对不起,这件事我不会劝你“静待花开”

文 | 黛西

我在粉丝互夸群潜水,经常看到有新手妈妈提问老司机:
“娃xx月龄了,还没见到传说中的“语言爆发期”,怎么办?”
老司机们通常是这种风格:
急个毛啊?静待花开!
这话听着没毛病,正常人迟早都会说话,着的哪门子急啊,长大就好了。
我曾经也在一些事上这么劝人宽心,但是,唯独语言启蒙这件小事上,我不认同,甚至非常反感“静待花开”。
因为这四个字暗示我们,你无须努力,就可以毫不费力。
这就好像总有人在我的早教启蒙文章下留言说,我们小时候也没做这些啊,现在还不是一样长大了?
问题是,您长得很好吗?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聊了一个很扎心的话题——
贫富家庭的差距,差的不只是钱和资源。
抛开那些惊人的实验数据,结论可以归纳为一句话:
学龄前,尤其0-3岁低幼阶段,我们跟孩子说多少,怎么说绝不仅是“词汇量”的问题。
那篇文章收到了好多提问和质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道理我都懂,但实践起来太难!
道理我都懂,但没时间实践!
道理我都懂,就是懒得实践!
我是个偶像包袱很重的人,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不能视而不见。


  
孩子大脑的可塑性,我已经在里论证过了。
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认为,娃只有坐那读绘本、拼拼图、玩桌游、上网课、刷练习册、做手工、探索点啥,才称得上“启蒙”,才能让娃长脑子。
我们好南啊!
搬砖已经够累了,哪来的精力成天搞这些?
泡一杯莲花清瘟,跟娃坐下聊聊天,随意交流下感情,难道不香吗?!

太香了!
丰富的语言环境,本身就是不花钱的启蒙途径。
太虚了对吗?什么叫丰富?什么叫不丰富?
还记得里的“3000万词倡导组织”吗?
他们除了用大半本书的篇幅给自己写软文以外,还提出了非常有用的“3T原则”。
Tune in(共情关注)
Talk more(充分交流)
Take turns(轮流谈话)
这三个原则,就是“丰富语言环境”的落地方案。


  

Tune in(共情关注)

共情关注说人话,就是娃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
做到这点真不容易,因为我们默认孩子不如我们,要么处处想引导ta们,要么功利心过强,总希望娃“把聪明用在正地方上”。
当娃漫无目的在家里闲逛,霍霍屋子,你就忍不住叫ta过来读个书;
当娃拿着玩具汽车满屋疯跑,就会玩些没营养的奥特曼,你就忍不住叫ta过来拼个图;
当你指着绘本里的农场说“数数有几只羊”,娃却说“你看奶牛吃草呢”,你就气不打一处来。

“共情关注”要求我们:
你要观察娃在霍霍什么东西,并跟ta展开讨论这些东西的细节;
你要留意Ta玩的那些“没营养”的东西,并以这些东西为轴心发散聊天;
Ta既然满眼都是奶牛吃草,你就应该忘了你的羊,跟ta讨论牛吃草这件事。
牛吃草有什么好讨论的?
太有可讨论的了!
这就是3T原则的第二个T,Talk more(充分交流)。


  

Talk more充分交流

充分交流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说的那样。
我们对娃的回应,不应是只言片语,而是应该尽量话痨
接着刚才牛吃草的故事。
你可以回应娃说,嗯… … 所以来数羊吧。
你也可以跟娃说,是的,奶牛在吃草,牛要吃很多草,才能产出牛奶,咱们平时喝的牛奶都是从奶牛身上挤的,然后经过工厂的加工和消毒,最后批发给超市,人们就可以买到牛奶了。

我知道,充分得过于浮夸了。
这只是个例子,请领会精神。
我只是想表达,“充分交流”没有想象中那么南。
当娃说一个短句,我们可以用2-4个短句回应,就可以达到“充分”的标准。
连这么没营养的一句“奶牛在吃草”,都可以讨论这么多,涉及自然科普和多个高阶词汇(加工消毒批发),同时还包含了“脱离语境的语言”
“脱离语境的语言”又是什么?
通常你说话,都是娃在当下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
“比如“你💩了,好臭呀,来换尿布吧!”
在这句话中,💩、臭、尿布,都是娃可见或可闻的“语境语言”
而上面我举的浮夸例句中,奶牛产奶,挤奶,工厂加工,运到超市,都脱离了语境。
而这种“脱离语境的语言”,比“语境语言”要求娃具有更高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回应能力。
这也是帮助娃塑造大脑的聊天方式。


  

Take turns(轮流谈话)

轮流谈话,是3T原则的根本。
当娃在蹦词期,我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想给ta尽可能多得输入,期待语言爆发的到来。
而当娃真的到了语言爆发期,成了话痨的烦人精,我们就觉得语言启蒙的任务结束了,能闭着嘴嗯一声,就不张嘴说一个词儿。
如我开头所写,语言输入的意义,绝对不是积累词汇那么简单。
轮流谈话有个技巧,即多提开放式问题。
怎么办,为什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你觉得她/他什么感受,最后怎么样了等等。
这些问题都不能用是或不是回答,它们可以充分激发娃的思路,让ta们开始独立思考,并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我之前写过一篇低幼绘本共读,文中提到的互动提问技巧,就是贯彻了“轮流谈话”的原则。
这篇写得比较早,偏“低低幼”了,现在我又多了不少心得,等我缓一缓,继续分享。


  
与娃交流的3T原则,总结下就是,在“共情关注”的基础上,用“轮流谈话”的形式,展开“充分交流”。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聊娃感兴趣的话题。
娃的执行力不比成人,就算你痛恨工作,觉得同事都是贱人,也一样可以为了钱忍气吞声,完成任务,和睦相处。
但娃不行,ta们只能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
如果不感兴趣,无论多充分多有技术含量的交流,对ta们来说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对塑造大脑的贡献更是微乎其微,或者完全没有。

不怕你说我散播焦虑,语言这件事,不能因为迟早开花,就真的坐等花开。

开花也得分开出个什么花,开得怎么样。

黛西 于法兰克福



 近期精选



 精选里的精选

(点击词卡查看文章)

德式育儿   |  |  |   |  | 玩具 
英语启蒙    |  |  |  |  
STEM启蒙  

 
 
益智玩具   | 

 | 意义 | 

 |  | 

绘本共读  

 | 
 | 

 

收纳整理   |  | 
儿童心理

  
 | 
 
 | 
 
|
 
养育小事   |  |  |  |  |  |  
理念解读   | 
择园入园  

 | 
 | 
 | 
 | 
 |

 

自我成长  

|学

 

 


亲子游戏 

 | 

 | 
 | 
 | 
我的故事  |  | 


   来围观我的野生视频号吖!  



最珍贵的东西都不花钱,
比如你点的“在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对不起,这件事我不会劝你“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