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疫情全面爆发,后台私信不断涌来,黛西,你还好吗?
我持续低烧2周,咳到前半夜无法入睡,每天对照新冠症状自查三遍,然后给自己洗脑:不像,不像,不像。
当然怕了,我上有老下有小,软肋多的人最怂,牵挂多的人最怕死。
今天的文章,是我作为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一个不敢病不敢死的普通妈妈,用倒叙日记的形式,回顾疫情爆发前后的45天,那些我在欧洲的亲身经历和目睹的满眼荒唐事。
当我把这些事串起来才发觉,今天欧洲疫情的全面爆发,是必然事件。
我生活的德国,很多人从隔岸观火到发觉火不知怎么烧到自家后院,大概就是一瞬间的领悟。
而多数德国人的那“一瞬间”,发生在3月13日那天,请允许我感性地把这天定为“全面爆发”的时间轴零点。
对了,那天是周五,在西方文化里,13日和周五遇见,是不吉利的征兆。
2020年3月17日 欧洲疫情爆发第5天
海外确诊10万+,德国确诊9000+
这里平时人很空,今天工作日竟然挤满人,空的变成了货架。

之前笑话别人囤卫生纸的那波人(比如我),现在都笑不出来了。
全体家里蹲,才知道卫生纸原来这么不扛耗,几周前囤的2大袋卫生纸,现在用得只剩半袋。

2020年3月16日 欧洲疫情爆发第4天
海外确诊9万+,德国确诊7000+
早上我收到园长邮件通知,幼儿园今天开始关门,5周。
德国各州自治,到今天为止,16个州全部陆续决定关闭学校和幼儿园。
不过,疫情归疫情,停课归停课,工还是得继续的,不工作就没钱拿。
我队友的公司老板很通情达理,上周五就提出,如果家里小朋友没法上幼儿园,员工就可以home office在家办公,左手撸娃右手搬砖。
但是,如果娃还小,本来就没上幼儿园,这个政策就跟你没关系了,你还得来公司上班。
2020年3月15日 欧洲疫情爆发第3天
海外确诊超8万人,德国确诊5600+
本来周六应该去超市补货,但想到要跟“在病毒前裸奔”的德国人一起排队,有点退缩。
我们决定网购,虽然送货时间久,但起码风险低,我负责日用品,队友负责食物。
卫生纸抽纸洗手液卫生巾尿不湿和湿纸巾,有多少要多少,不要钱一样往购物车里加。
一口气买了1500软妹币的卫生用品后,我觉得我… … 还是囤少了。
下单那一瞬,商铺弹出一个消息,说送货时间将延长至8个工作日。
他购物车里加了30多件东西,结算时才得知,14天内所有配送时间都已被预定。
2020年3月14日 欧洲疫情爆发第2天
德国人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前拉横幅,呼吁政府“保卫我们的边境”。
关于新冠的谣言在德国社交媒体蔓延,有人说布洛芬(退烧药成分)会加速恶化新冠病情。
连我们幼儿园的家委会群都在提醒,不要随便次布洛芬噢… …
▼ 截自我们幼儿园的家委会通知…

我作为陪跑了上半场的华人,看着欧洲人造的谣,如同博士生批小学生作业。
不过恕我直言,你们对囤货是不是有什么误解?抗疫跟野餐还是有区别的。
2020年3月13日 欧洲疫情爆发第1天
英国首相说,很多人将失去他们的挚爱,“群体免疫”论让大众愕然。
作为育儿博主,我不会自不量力评判一个国家的抗疫政策。
每个国家政治体系不同,医疗体系不同,社会结构不同,国民价值观不同,你只要相信一点:各国顶尖专家团队都不是吃素的。
对啊,包括英国,没有时间这块试金石,你凭什么说“佛系躺倒”不是最合适英国的?

德国社交媒体上有人传谣,联邦政府很快会学中国,禁止所有人出门,大家抓紧扫货鸭!
卫生部部长出来辟谣,稳定民心,但,民心再也稳不住了。
一位大爷在超市囤卫生纸,被收银员拒卖,两人争抢卫生纸的小视频在德国社交媒体上被疯转。

那些一周前说“怕毛啊看货架多满”的人,现在都被打脸了。
别笑外国人囤卫生纸,换你在这,你也囤,我赌5毛钱。
2020年3月12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1天
海外确诊4万+,德国确诊2500+
这几天,我加的好几个华人妈妈群都在转发求投票,请求州政府停课。
联邦教育部部长说,目前没有全德范围停课的计划,关学校不像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与政府的慢半拍相比,外卖app的反应速度尤其优秀。
德国最大的外卖app发邮件通知,今日起接受“无接触投递”,你可以要求外卖小哥按完门铃,把外卖放门口就走人。
2020年3月11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2天
我去幼儿园接娃,咳嗽不止,默默戴上口罩,以示自觉。
幼儿园老师看到我戴口罩,有点惊讶,跟我开玩笑说,哇你生病啦?那我得离远点哈哈哈!
我没笑,你真的最好离我远点,我咳嗽很久了,一直发烧。
老师说,是不是空气太干了?应该是太干了,我也总觉得嗓子不舒服。
德国总理默克尔首次公开讨论疫情,发言的精华总结为两句:
1)反对关闭边境。(卫生部长附和:dei dei dei,关闭边境阻止不了这一切鸭!)
2)60%-70%的德国人可能被感染。(数据引自德国首席病毒学家)

2020年3月9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4天
全德疫情排名第三糟的巴符州,建议取消1000人以上的集会活动。
德国民众对疫情反应麻木,但口罩消毒水早就已经买不到了。
我加的几个华人微信群,都在纷纷组织团购口罩,从中国空运到德国。
我看着半个月前就囤好的口罩,得意地问队友,我是不是特别nb?
德国人说了,健康人戴口罩没鸟用,等于跟医生抢夺防护资源,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您好意思吗?
2020年3月8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5天
意大利封锁14省,德国“截胡”瑞士的24万个口罩,西班牙部分地区封锁,我发烧38度。
2020年3月7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6天
德国卫生部长呼吁市民不戴口罩,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医护人员。
她告诉我,这周末她要办一场儿童模特秀,说着递给我一张邀请函。
犹豫了下,我决定提醒她,亲爱的,法兰确诊好几例了,还有很多轻症在家自求多福,真实情况远比你看到的更糟,这个节骨眼上,尽量避免室内大型活动。
她笑了,黛西你知道吗,为了筹办这个模特秀,我倾注了大半年心血,现在为了一个什么病毒取消,换成你,你甘心吗?
几天后,我又遇到她,她说可惜你没来,活动非常成功,全场爆满,几百个家庭观看,椅子都不够了。
2020年3月6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7天
我娃中耳炎,高烧40度,我们不得不去儿科急诊排队,2小时。
候诊室里挤满发热咳嗽的娃,没有一个人戴口罩,包括医生和护士。
我一进候诊室就觉得被病毒浓度冲击到了,顿时胸口憋闷,忍不住咳嗽不止。
我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口罩,心安理得捂上,保护了自己的同时,还给人留下了自觉的好印象,赞我的机智。
德国社交媒体上有人抱怨,我怀疑自己得了新冠,但病毒热线打不进去,想接受检测根本没那么容易。
德国还出台了病假条新规:感冒症状的人,无需去诊所候诊,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7天病假条(全薪)。
这意味着,很多轻症患者将稀里糊涂自己在家扛过去一场新冠,想想就觉得nb。
让轻症患者在家“自愈”,把医疗资源留给重症和更需要的群体,这似乎成了德国政府和民众心照不宣的默契。
德国同时出台的规定还有,禁止出口医用防护品,被欧盟批评“违背盟友精神”。
2020年3月1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12天
德国亚马逊上口罩和消毒液价格一天一个价,直到全面断货。
▼ 德亚口罩价格大赏

超市里凡是带“杀菌”的洗手液,全部售罄,包括0%酒精的洗手液,看来科普力度有待加强。
这个时候,除了防护物品,超市其它货架还都是满当当的。
公号的亲读者们开始关心我的安危,有武汉读者教我囤货基本原则:永远先人一步,比如当大家抢口罩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血氧仪了。
2020年2月29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13天
我朋友圈里的画风开始转变,口罩流动方向180度掉头。
一周前,我网购的2盒一次性口罩到货了,再看价格,已是下单时的3倍。
“德国钟南山”说,按照统计推断,德国60%-70%人口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并由此产生免疫。
该吃吃该喝喝该聚聚,好像眼前发生的这一切跟他们毫不相干。
我一直觉得(没有数据,只是觉得),德国人不是不怕死,而是在新冠病毒上始终心存侥幸。
身处这个大环境中,连我都经常产生一种“世界不可能变得太糟”的错觉。
至于这种侥幸错觉从何而来,我无从所知,大概是生活太安逸了。
2020年2月24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18天
如果不看中国的社交媒体,我完全感知不到病毒已经正式抵达德国。
我的生活几乎没受到影响,除了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中餐和韩餐馆。
意大利疫情开始进入欧洲人的视线,当然了,主要是欧洲华人的视线。
你们猜,当冠状病毒遇见“嘉年华病毒”,会有什么产物?
狂欢节前,德国之声采访汉堡病毒学家,如何看待病毒下不叫停狂欢节?
2020年2月22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20天
海外确诊1千+,德国确诊保持16人
这天队友休假,娃去幼儿园,我们难得二人世界甩娃逛街。
中国爆发新冠后,欧洲出现了少数歧视华人事件,但大部分德国民众并无偏见。
步行街上有孔子学院的中国同胞竖起牌子,向德国民众和媒体传递: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中国。
逛完街,我和队友找地方吃饭,思前想后,还是避开了中餐和韩餐馆。
2020年2月17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25天
海外确诊801人,德国确诊保持16人
我从前同事那里得知,公司开始要求中国回来的同事隔离14天,门口多了一瓶免洗洗手液——这在德国已经算是防护模范单位了。
公司的隔离政策仅限中国大陆,而实际上,此时疫情已在世界各地开始蔓延。
当从台湾回来的同事说“为了保护你,晚点再约”,坦白地说,我当时甚至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我身边德国人的态度基本都是:新冠?才16例,渣渣。
2020年2月12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30天
我的生活丝毫未受影响,也没有因中国疫情遭遇任何种族歧视。
我每天早上去家门口的面包店,买一份早饭,边吃边读书。
面包店早上的客人相对固定,大家好像也默认了自己的座位,很有默契。
我左边桌子总坐着一位退休的老爷爷,他每天边喝咖啡边做数独,然后读当天的《图片报》。
这天的《图片报》,头条就是关于中国的新冠疫情。
他发觉我在偷瞄他的报纸,冲我友好地微笑。
2020年2月8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34天
海外确诊290人,德国确诊保持12人
我持续在网上关注中国疫情,虽然德国已有人确诊,但这丝毫不会让我觉得担心。
我爸妈在国内,每天增长的数字让我揪心。
德国小伙Tobi为受歧视的华人抱不平,用#I Am China(我是中国)的标签,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声援中国抗疫,呼吁大家对中国多一点善良,少一些恶意。
这个视频被中国社交媒体疯狂转载,看哭了很多人,Tobi火得一塌糊涂。

2020年2月4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38天
德国媒体头条报道中国疫情,一位在柏林的中国女孩被种族歧视者殴打。
BBC等多家媒体,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武汉病毒”。
华尔街日报刊出奇文:《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

2020年2月1日 欧洲疫情爆发前41天
海外确诊137人,德国确诊7人
欧洲各国从中国撤侨。
打开微信,再看看窗外,如同两个世界。
我去幼儿园接娃,看到园里第一次贴出关于新冠的通知,大致意思是:
最近世界多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比如中国韩国等。
德国只有7个感染病例,且都集中在拜仁州同一家公司,新冠对德国的威胁非常低。
所以,没有必要隔离从疫区回来的孩子,可正常送幼儿园。
讲真,这个连词“所以”用得我一脸懵,“因为”德国感染人数少,“所以”从疫区回来的孩子无需隔离?
这两者到底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
当时有几位家长跟我一起看通知,我听到他们在议论:
还好了,其实每年流感都死很多人。
这就是个新型流感吧?
对的,还是轻症那种。
| | |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