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分享过,大致可以总结为16个字:互动提问、演技爆棚、不按套路。
文中在“互动提问”一节,我拿几册饼饼喜欢的绘本为例,挑了几个内页图附上,分别说明在不到1岁,1岁+,2岁+如何有侧重地提问,有的放矢鸡娃。
她说,写了跟没写一样,你举的例子都是有代表性的绘本,不用你说我都知道应该这样读,但对于一般绘本并不普适。
我又仔细把文章里的例子翻了一遍,我想她大概是这个思路——
“兔子躲在沙发上面了”,“兔子躲在熊后面了”,“兔子躲在衣柜里面了”,“兔子妈去外面继续找了”。
这册书的侧重点本来就是学习方位,拿它提问方位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它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智商正常的中年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应该学形状鸡几何,还用你来告诉我?
昨天我首次开团绘本,选择了数科学英文启蒙绘本,大家鸡娃的迫切心情被推向高潮。
我就趁这个机会,拿一册“极普通的绘本”举例,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详细写写一本“没什么代表性”的绘本,如何在每个年龄段各有侧重点地读。
假如你觉得我是为了团购才写的这篇文章,那你真冤枉我了。
就是这本《小布上幼儿园》,全书共9页,讲述了小布在幼儿园傻玩的一天。

打眼一看,这册书的功能应该就是让娃了解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园有所向往,是入园前的洗脑专用绘本,其它真没什么好读的。
这册书是《小布启蒙成长翻翻书》系列中的一册,来自英国麦克米伦(Macmillan)出版社,是六大出版商(The Big Six)之一。

谁都知道,0岁和3岁的读法肯定不同,那具体怎么不同?
说出并指出你和娃在画面中共同看到的东西,即输入,以名词为主。
每个名词都对应着一个具像化的实物,这是婴儿时期最容易理解的概念。
从名词输入开始进行语言启蒙,娃可以更容易地把发音和所指物体对上号,并在听到词的时候指认。
这个过程可不可以增加娃的信心我无从考证,但肯定可以给新手妈妈增加信心。
▼ 第一页
此处省略“这是包,这是外套,这是鞋”,大家领会精神。
▼ 第二页
这页很多物品与第一页重复,为了避免篇幅过长,重复的部分我就省去了。
我记得饼饼1岁前,对新绘本并不感冒,基本每天都是读那几本旧的,怎么都读不腻。
我没办法,只能反复陪读,以至于我到现在都不想再见到那几本书。
▼ 第三页
▼ 第四页
不知道我们娃这代人,长大后还能不能理解“电话簿”到底为何物。
曾有段子说,男孩指着一个3.5英寸软盘问爸爸,你把save icon(word文档的“保存”键)3d打印出来了?
▼ 第五页
桌子明显不是这页书重点想展示的物品,但不妨碍我们跟娃提到它。
我发现越是非重点和不显眼的东西,饼饼反而越感兴趣。
▼ 第六页
▼ 第七页
▼ 第八页
▼ 第九页
1岁后你发现娃悄悄记住了不少词,并可以在听到它的时候指出,这时候就可以在读绘本时,对名词进行提问了。
对名词的提问可以有两种句型:
-
“xxx在哪?”(娃指出)
-
“这是什么?”(娃作答)
有的孩子1岁开始可以说出不少名词,有的孩子憋到快2岁才开始蹦词儿。
开口早点晚点都不代表什么,语言能力的判定标准绝不是蹦词儿早晚那么简单粗暴。
同时词汇输入还要继续,并开始加强对动词和方位的输入。
▼ 第一页
▼ 第二页
▼ 第三页
▼ 第四页
▼ 第五页
▼ 第六页
▼ 第七页
▼ 第八页
▼ 第九页
目标:
阅读兴趣和习惯
数感培养
重复细节
(名词/动词/颜色/形状/方位/ 大小/长短/高矮等比较形容词)
前一阶段名词动词输入差不多了,2岁+可以逐渐开始花式提问,验收鸡娃成果。
2岁娃还可以理解更多数学概念,例如形状,方位,比较,也逐渐可以说出基本的色彩名称。
这个阶段你也可以开始“读”绘本上的字,并就其中的某个细节提问,方法参加中学英语考试的划线提问题型,下面开始举例。
▼ 第一页
▼ 第二页
▼ 第三页
▼ 第四页
读“在幼儿园,小布喜欢用玩具电话打给他的朋友们。”
▼ 第五页
▼ 第六页
▼ 第七页
▼ 第八页
读“在幼儿园,小布最喜欢故事时间。他会看他特别喜欢的书。”
小布在干什么?
小布在幼儿园最喜欢什么?
你看到几个小朋友?
书架是什么颜色的?
书架上哪本书最大?那本书最小?
小布看的书有几个动物?
长颈鹿在干什么?
▼ 第九页
读“现在该回家了,小布在幼儿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小布同朋友们挥手再见。”
在2岁+目标中,我特意回避了“数数”,而是改称“数感”。通常情况下,3岁以下的孩子数数如同念顺口溜,无法理解数字代表的真正含义。
意思就是说,2岁+会数123456789不代表将来数学一定厉害,怎么数都是123475986也不说明任何问题。饼饼每次数数都把4跳过去,我怀疑她是在图吉利。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这本书,它还是那本极普通的,没什么代表性的书,但你还觉得它“没什么好读的”吗?
累趴。
这次再说“跟没写一样”,我就真没辙了… …
看完这篇,你应该开始理解我为什么在昨天团文中说,Baby All的适读年龄非常宽,从6月龄到6岁都能有所收获了。
尽管它的一些知识点要等孩子3岁才能更好理解,但如果你认真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就会同意:读绘本若只局限于预设的知识点,实在可惜。
昨天撸了绘本的小伙伴,请火速看今天的二条推送,自愿自觉入“天赋一饼Baby All反吃灰群”接受自鸡,我给群内小伙伴也额外准备了50个盲盒,大家要争做积极分子啊!

– End –
你舍得转发朋友圈,
我舍得祝你瘦十斤。
扫码入群,互夸解压(非反吃灰群)
(添加须备注:“粉丝群”+居住地)


天赋一饼 | Daisy
慕尼黑工大金融硕士妈妈
不端不装的非主流育儿博主
讲身边最真实的德国育儿故事
写让人读着不累的海外育儿理念
扫码关注「天赋一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