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五是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在中国简称“黑五”,你也可以形象地叫它“歪果人的双11”。
据说黑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感恩节后的第二天,大家就开始争着为圣诞购物大放血了。
连中国双11的热度都要蹭的德国,当然不会错过黑五这个日子。
各电商从一周前就开始预热,德亚也开始大黑字警示,相信商场应该同样热闹,只不过我很久没机会逛街了。
跟中国双11相比,德国黑五就跟买玛莎拉蒂赠5元代金券、海景别墅直降20块钱差不多。
这让我想起半年前,时隔三年我回到祖国度假,由于长期生活在移动支付落后100年的欧洲,我一度觉得自己穿越到了未来,不夸张。
据兄弟(娃爹)讲,祖国支付界存在这么一条鄙视链 ——
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信用卡支付<手机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用除了微信支付宝外的app扫码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
经过13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了,已是半夜11点。
趁饼饼不到2岁,我们赶紧带她回了趟国,省掉一张机票,哈哈哈哈。
我发动队友,搜出家里所有的人民币现金,分散塞到背包的几个暗层里,上面又压了几件衣服掩护,一路上看谁都像贼。
真是失算,为了携带方便,出发前我把零钞都放家里了。
我队友开始在背包里继续翻零钱,这时店里的人都在偷瞄我们。
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拿出一个ipad,亮出二维码说,扫吧。
我爸接到我们,带我们去停车场。
出停车场时我提醒他,你是不是没付停车费?不用打卡吗?
我和队友很快就学会了扫码支付,经过几次实践,就可以做到付钱时非常自然地掏出手机而非钱包,一点做作的感觉都没有。

第二天,我跟队友甩娃坐高铁去北京办事,他坚持要给饼饼带个玩具。
我提醒他,30块一个破回力车,坑孙子呢,白送我都不要。
▼ 老父亲首次体验高铁购物,喜笑颜开
我队友对这次购物体验非常满意,虽然玩具包装一拿来就是烂的,但他坚信上面写的“澳洲进口”不是忽悠人。

不管怎样,我终于摆脱了现金和刷卡,从支付鄙视链最底端一跃而上。
又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动去超市,最后就买了点酸奶。
争了几个来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一共就12块8毛,你俩有完没完?
我妈也急了,你那个不行,我是用xx付(某app名字)的,立减5块!
我实在端不住了,这个xx付到底是啥?我也要安一个。
在我爸的指导下,我安好了app,弄清了立减优惠怎么玩,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跟收银小哥说,哪个优惠多我扫哪个!
除此之外,队友还教给我一句他新学到的话—— 你扫我还是我扫你?
有了上面这两个句型,我变被动为主动,向着鄙视链上层又爬了一级,再也不怕露怯了!
我最爱的二人活动是撸串,我最爱的集体活动是跟一帮人撸串。
终于把娃放倒,托老人在家放哨的福,我跟队友溜进一家烤串店。
这烤串店是我喜欢的大排档风格,人声嘈杂,酒瓶满地,空气里都是孜然味。
临出门前,我爸就千叮咛万嘱咐,去餐馆吃饭,别上来就傻付钱,先问问能团券么。
我爸应该是犯了经验主义,这种小烧烤店怎么可能扫码支付?还团券?我带回来的现金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一坐下我就惊呆了,不仅可以扫码支付,竟然还可以扫码点串?!

而回国前一天,我和队友在德国中餐馆是这样点串的 ——

撸完串去结账,我队友从容不迫地问,你扫我还是我扫你?
我示意他退后,用“我是老司机你坑不了我”的口气问,你们这能团券么?
店里很吵,老板头也不抬地说,你是没钱还是抠B?
???
你什么意思?团券就是没钱了?没钱就是抠了?抠就抠,你骂抠B是几个意思???
老板抬起头,迷离地眼神看着我说,你不是要团券么?我问你是美团还是口碑?
我问我爸,除了支付宝微信钱包xx付美团口碑,到底还有什么招,一并告诉我。
我爸说,其实现在我都不怎么扫码了,太麻烦,直接用指纹。
这几天被人白得心烦意乱,我马上开始研究指纹支付,一定要站在支付链顶端!
我问我爸,这是什么?可靠吗?脸就在外面,人人都看得到,拿它代替密码支付,难道不是非常不安全吗???
我爸说,其实还好啦,我也有刷脸支付的,怕一下子教你太多新东西,你接受不了。
我拿了两袋面包,对自动收款机旁的工作人员说,帅哥,我要刷脸支付,怎么弄,你帮我设置一下。
结果这厮竟然回我一句,大姐,不会弄算了,您还是扫码付吧,后面挺多人等着呢。
我实在气不过,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回德国前一天把刷脸支付弄好了。

当机器上显示“支付成功”那一刻,我膨胀了,我感到整个世界的科技都在尽在我掌握中。
经过13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法兰克福,已是半夜11点。
一夜之间,我又跌回了支付鄙视链的最底端。而周围来来往往的人,浑然不知。
Daisy的小纸条
话说马爸爸的支付已经开始抢占德国商店了——

不用数硬币的感觉真好。
晚安。
Daisy

– End –
你舍得转发朋友圈,
我就舍得祝你新年瘦十斤!
扫码入群,互夸解压
(添加须备注:“粉丝群”+居住地)


天赋一饼 | Daisy
慕尼黑工大金融硕士妈妈
不端不装的非主流育儿博主
讲身边最真实的德国育儿故事
写让人读着不累的海外育儿理念
扫码关注「天赋一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