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工具拔草,拔得我手抽筋
文 | DAISY

昨天我娃从抽屉里翻出一个东西。



其实我买母婴产品还算理智,下手前功课一般都做得很足,尽量避免冲动跟风,但还是被莫名其妙收了不少智商税。

免撕声明
任何东西,除了人民币以外,都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别人怎么说我管不了那么多,我只写我的个人体验。
文中提及鸡肋产品,我尽量只聊东西,不针对品牌,尽量。
值得买的我会注明品牌,所有品牌均无合作,没那么多套路。
1. 辅食机

大件鸡肋产品。
短期功能:满足新手妈妈大干一场的三分钟热情;
长期功能:占地,接灰。
辅食机主要功能是把食物搅成泥状,但娃吃泥状食物真的是极短的一个阶段。
等这个时期一过,它就是个摆设。
BLW(Baby-led weaning)的喂养方式,主张第一口辅食就吃固体手指食物。
我不是主张你粉BLW,但任何一种喂养方式,都会强调咀嚼对婴儿的意义。
咀嚼不仅可以按摩牙龈,促进口腔健康,娃还可以体验食物的多种质感,增加进食乐趣。
说起影响,上面这些都可以先暂时放一边,毕竟都是短期影响。
咀嚼带来的长期意义是,它可以让娃锻炼口腔肌肉,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咬字发音的清晰度。
而这个影响可能伴随终身,不夸张。
我这种理智购物型的,当然不会在这种大件上栽跟头。
我没买辅食机,花差不多的价钱买了个伯朗搅拌棒5代,搭配三个头,分别是压泥转头,打蛋转头,切碎转头。

做蔬菜水果或土豆泥,我就用最左边的压泥转头,几秒钟搞定;
做牛肉肠鱼肉丸,我就用右边的切碎转头,转得越久切得越碎,切多碎自己把握;
过了几个月,我娃完全不吃泥了,我继续用打蛋转头烤蛋糕,我妈用切碎转头做饺子馅。
当然了,如果你说你买辅食机就是为了用俩月,那就当我没说。
2. 冷冻格


鸡不鸡肋要分情况。
冷冻格用来分装做好的辅食泥,放进冰箱冷冻储存,所以也是只在加辅食初期才用得到。
其实它就是个冰格,但毕竟是装婴儿食品,大家对材料要求自然会高一些,一般都不会用塑料,所以这个产品诞生了。
婴儿一开始吃辅食的量很小,可能只有几十克蔬菜泥,但你不可能一顿做50克蔬菜吧?
于是冷冻格就派上用场了。
我比较了市面上的冷冻格,口碑较好的是oxo的。
但是!冷冻格只对经常做辅食的亲妈才有用。
我娃刚加辅食时主要靠吃瓶,所以冷冻格我是不需要的。
如果你像我一样,自知厨艺不行,做饭这件事上又没那么勤快,只是偶尔用到,那就不需要买了。
偶尔用的话,还不如直接用辅食盒分装冷冻。
上图是oxo的辅食盒,颜值高,密封好,材料安全。缺点是硅胶封口容易藏灰,不好清理。
我家自用的辅食盒没那么高级。我是在德国超市买的Nûby塑料辅食盒,像碗一样,也带盖子。
冷冻格只能做冷冻格,而辅食盒不同。除了分装冷冻辅食,它还有很多其它用处。
今天是来拔草的,辅食盒的多功能放到明天种草文里写。
3. 零食碗

鸡肋工具没跑。
我当时好像为了凑单领优惠券,买吸管杯时顺便加了个零食碗。
根据商家宣传,这零食碗是多功能的,不仅可以吃零食,还能用上面的粗吸管喝米糊,嗖嗖嗖就喝完了。
嗖嗖嗖。
实际上,任何一个普通辅食碗/盒都可以代替它,手柄没啥意义,娃不会老老实实抓着。
至于用它喝米糊… …
添加辅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让娃从喝奶往吃饭过渡,并开始习惯和学习用勺子进食。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辅食“怎么吃”比“吃多少”还重要。
而为了图效率让娃用吸管喝米糊,纯属本末倒置,曲解添加辅食的意义。
4. 辅食剪


可以是鸡肋的工具。
看到这你可能要跳起来了,辅食剪鸡肋?怎么可能?老娘天天用!
反正这东西我在德国没怎么见过,但回国发现几乎人手一把。
我给娃准备辅食,从来都是洗干净手,肉直接用手撕,绿叶蔬菜稍微掰断粗长纤维,就可以开吃了。
我个人不喜欢用辅食剪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懒,二是大人吃饭用勺子刀叉和手,没见过谁用剪子吧?那娃也应该享有“同等待遇”。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懒。
如果你不习惯上手,用辅食剪当然也可以。
关键是,不要过渡剪碎食物!
像下面这种剪刀头,一刀剪下去,那真是稀碎稀碎了。
9月龄前用一下还可以,如果1岁+还在用上面这种辅食剪,就有点过了。
我们是在养娃,不是喂鸡,人家连咀嚼自由都没有了吗?
而下面这种剪断面条的操作,不知让娃少了多少吃面乐趣。
5. 咬咬袋

这东西,真的可以简单粗暴地说是智商税产品,文章开头就cue它了。
咬咬袋对我唯一的用处就是,促使我写了这篇拔草文。
不知道设计这些产品的人怎么想的,好好一个水果,直接吃不好吗?
如果非要吃果泥不可,直接捣成泥或者用勺子刮不行吗?
为什么非要放在一个硅胶袋里,让娃咬得口水拉丝,果汁流一脖子?
而且清洗也不容易,水果的纤维全部留在袋子里,娃根本吃不到多少果肉。
据说是比较方便?
嗯,捣泥的麻烦是省了,但吃一颗草莓要冲一次咬咬袋方便吗?
而且,凡是能被忽悠买这种咬咬袋的,一般都是小月龄娃的新手妈妈。
让小婴儿自己拿着自己着咬,基本是幻想,还是要亲妈举着放在嘴边。
方便吗?
6. 挤压勺


挤压勺也是一言难尽。
有意思的是,挤压勺和咬咬袋经常成套捆绑,你懂的。
一眼看上去好像很方便,把辅食泥直接灌进去,就不用每次从碗里舀了!
但问题是,从碗里舀有什么好麻烦的?往挤压勺里灌才更麻烦吧?!
我们中年母亲不至于孕傻到这种程度吧?
7. 双头勺


哎,不研究辅食工具,都不知道商家多么惯着我们。
辅食勺就分塑料的不锈钢的长柄的圆柄的非对称的不倒翁的,现在又来个双头勺。
双头勺用意是,不锈钢的一头刮果泥,塑料的一头喂食。
嗯… … 我不能用普通塑料勺刮泥吗?!
塑料勺不好刮?
真的不会。
如果非要用勺子刮泥,也仅限于香蕉牛油果那么几种软水果。
假如塑料勺刮不了,那不锈钢勺也一样刮不动,即使刮下来也不是你想象中“泥”的样子。
8. 保温杯


不能说鸡肋,但真正用处不是大部分人想得那样。
我娃从喝第一口水到现在2岁,从没喝过温水,只喝室温水,其实就是凉水。
1岁半后,她夏天喝冰酸奶,吃冰西瓜,消暑解闷,开心到起飞。
1岁以内婴儿肠胃发育不成熟,冰水可能刺激肠胃,但室温水完全没问题,不需要加热(前提是水清洁卫生)。
喝凉水伤胃,喝凉水拉肚子,喝凉水“寒气入里”?
全世界大概只剩下中国(部分)孩子没有喝凉水自由了。
你可能说,我去年夏天吃了冰箱里刚拿出来的西瓜,确实拉肚子了,这是事实。
真是事实吗?
导致腹泻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入侵,包括病毒、细菌和原虫感染——这是医学界的权威结论,不关“凉”什么事。
(除非你有“肠易激综合征”,对冰水极度敏感,喝一口就腹痛腹泻,这些个别案例另说。)
西瓜切开时间久了,可能会滋生细菌,这才是导致腹泻的原因,不管凉不凉。
再凉的水,只要它是清洁卫生的,喝了也不会拉肚子;
再温的水,如果它滋生了细菌,喝了也会拉肚子。
放下“喝凉水拉肚子”的执念,你可以省下好多保温杯钱,还可以跟冰箱和解。
但如果说保温杯完全没用也很冤。
冰天雪地出门在外面久了,你担心水太冰,娃喝了不爽,也是可以用上的。
或是在外面给小娃冲米糊、加热辅食,有个保温杯就不用满世界找热水了。
总之,保温杯有时可能用得上,但用处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也不是必须品。
可能是因为天太冷我就懒得遛娃了,也可能是因为我带娃比较糙,我家当时备的保温杯到现在一次都没用过。

Daisy的小纸条
饼饼已经早过了吃辅食的阶段,但我还是会没事回忆回忆往事,写写小月龄那些事。
本想拔草种草放在一篇里写的,但刚拔完草就累趴下了。
为什么市面上的鸡肋辅食工具特别多?
因为你是新手妈妈,没什么作战经验,不宰你宰谁。
我的公号有很多小月龄娃妈看,更让我觉得身上责任重大,要帮你们避坑,少花冤枉钱。
欢迎过来人继续在留言区拔草。
晚安。
Daisy
– End –
一定要舍得转发到朋友圈啊!!!
宝藏女孩也是需要被看见和鼓励的
扫码入群,互夸解压
天赋一饼 | Daisy
慕尼黑工大金融硕士妈妈
不端不装的非主流育儿博主
讲身边最真实的德国育儿故事
写让人读着不累的海外育儿理念
扫码关注「天赋一饼」
近期精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辅食工具拔草,拔得我手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