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带孩子走亲戚,你早晚逃不掉的必考题
先来一道送分题热热身:
过年带孩子走亲戚,妈妈听到哪句话,最想发飙?
A. 你大,要让着弟弟妹妹。
B. 这孩子真自私,都不知道分享。
C. 叫大伯!叫二姨!叫三叔!叫四婶!
D. 给大家表演个唱歌/跳舞/拉二胡。
答案:
以上全选。
1. 请仔细阅读题干,不要跳行
前年春节,我和Lam在法兰一家中餐馆涮火锅,欢度节日。
餐馆不大,但羊肉特别嫩,还有蛏子、肥牛、牛百叶、虾滑。
邻桌是个大饭局,四张长桌拼一起,才勉强塞下所有人。
这桌人尽管来吃火锅,但打扮特别正式,一看就是高端局。
他们相互称「张教授」「刘博士」「王处长」,但正常人会称他们「张大爷」「刘师傅」「王叔」。
毕竟,衣装掩饰不了油腻本质。
他们中间,有两个年轻人,显得特别扎眼。
一个是瘦削的小伙,戴无框眼镜,白衬衫穿他身上显得空荡荡的。
旁边是他妻子,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德国妈妈。
小伙一边把涮好的肉放在妻子嘴边,一边见缝插针自己吃几口。
他的妻子呢,双臂环绕抱着他们的孩子,一个3、4岁的混血男孩。
小男孩看上去很累,在火锅的烟雾中,趴在妈妈肩上,一动不动地熟睡着。
油腻男们大声赞许男孩爸爸「有本事」,博士毕了业,进了研究所,娶了洋妞,生了混血儿子,真是人生大赢家。
男孩爸爸很不自在,但坐他另一边的王师傅,全场穿着最朴素的一位,却红光满面,笑得嘴角可以挂几条毛巾。
他不断提示大家:我家儿子噢,从小就很优秀的!
我突然明白过来这一桌人的关系:一个老同学聚会。
而这两个倒霉孩子,是王师傅的儿子和儿媳。
这时,门口冲进来一个中年妇女。
她向两个年轻人的放向快步走去,大声喊:
「哎哟!我家的混血宝贝在这儿呢!快让大娘抱抱!」
男孩被吵醒,揉了揉眼睛。
男孩爸爸有点尴尬,男孩妈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样子,她听不懂中文,也根本不认识这个大娘。
两人低语几句,妈妈面露难色,但还是极不情愿地把男孩交给了那妇女。
男孩有点慌张,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妇女抱到张大爷教授跟前。
此时,默默涮茼蒿的我,听到一句尴尬又熟悉的话:
「叫人啊!叫张爷爷!」
男孩一脸懵比,用带欧洲口音的蹩脚中文,小声说:
「张爷爷。」
我刚替他松了口气,就听见那位张大爷说:
「你说什么?我没听到!」
妇女转头对男孩说:
「你大声叫:张——爷——爷——」
男孩提高音量,重复了一遍。
接着,妇女抱着男孩,挪到下一个大爷跟前,又对男孩说:
「叫爷爷!」
男孩二脸懵比,还是照做了。
就这么,男孩被妇女抱着,绕桌一周,叫了十个爷爷、八个奶奶。
还没完。
叫完一圈,妇女依然不尽兴,而大家已经继续埋头涮羊肉,不再理她。
她清了下嗓子,大声问男孩:
「想不想吃火锅?」
男孩点头。
她又问:
「火锅好不好吃?」
男孩没作声。
这时,终于有人说了句公道话:
「人家还没吃,上哪去知道好不好吃?」
妇女脸上浮现一丝尴尬,但转瞬即逝,变成了得意,对男孩说:
「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唱个中文歌!」
这时,男孩爸爸终于站起来,跑到妇女跟前,压低声音跟她争吵了几句,把男孩领回妈妈身边。
妇女脸上有点挂不住,讪讪地坐下,加入大家涮肥牛。
2.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小两口和他们儿子,为什么会突兀地出现在父辈同学会上?
我不怀恶意地揣测下:
以往同学会,大家有钱途的炫富,有仕途的炫官。而他没钱没权,只有个出息的儿子,博士毕业,娶了洋妞,生了儿子,这次同学会,说什么也要把他们带去,给自己挣回来几分面子。
他在桌上滔滔不绝,从儿子8个月就会走路,说到幼儿园就会算数;从小学组诗歌朗诵一等奖,说到中学任广播站站长;从奖学金不计其数,说到发paper做学术… …
我很想提醒他一句:牛肚都涮老了,不先捞一下吗?
我能想象,他儿子小时候,有多少次被他要求,站在大人面前表演节目,背诗、算数、弹琴、拉二胡。
如今,儿子的整个奋斗人生,也变成了一个节目,可以帮他长面子的那种。
而窜出来的亲戚,更是帮他把节目推向高潮,昭告全桌:
不仅我儿子出息,我孙子也优秀!
有一种亲戚,他们的原则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他们人前客气寒暄,背后闲言碎语,但他们却要求别人孩子有礼貌,见人就要主动叫,不然就是不懂事。
她们在菜市场抢到最后一捆蒜苔,坚决不会分一小把给晚一步到的张大娘,但他们却要求别人孩子懂得分享,不然就是自私。
她们最喜欢的纱巾,不会把它送给广场舞队的大妹子,但却要求别人家孩子让着他们家小的,不然就是没教养。
他们就算得了街道办探戈一等奖,也不会在饭局上表演,但却要求别人家孩子,孤零零站在一群陌生大人面前,唱歌跳舞、表演特长,不然就是怕生、不大方、成不了大器。
我想对这些人说:
通过「教育」别人的孩子,来获得优越感,
你不配。
也不乏一些父母,自以为在教孩子礼仪,但却忘了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当你逼孩子叫人,真的是在教孩子礼貌吗?
当你把孩子的玩具抢来,递给别人,真的是在教孩子分享吗?
当你把孩子推到一群大人面前,孤立无援的他站在那里,向你投来求助的目光,你却一厢情愿「鼓励」他表演节目,真的是在教孩子自信大方吗?
当你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孩子让着小的… … 你知道吗?三年级孩子都会告诉你:孔融把大梨让给了哥哥好吗?!
别扯了,你不是教孩子,你就是爱面子。
3. 加分题
摊上这样的亲戚朋友,尤其当对方是长辈或领导,除了撕「哔——」,我该怎么做?请举例作答。
我有个德国同事,请我们去她新家做客,部门主管也在其中。
她老公常出差,那段时间,她独自带4岁半的女儿。
吃完饭,小姑娘玩过家家,我们喝咖啡唠嗑。
聊到孩子的兴趣,她轻描淡写地说,女儿在学弹琴,每天练习Jingle Bells,打算圣诞节弹给爸爸听。
主管夸道:
「小姑娘真棒,让她给大家弹个曲子吧!」
妈妈这样对女儿说:
「宝贝,你现在想弹琴吗?
比如你最近练的Jingle Bells,
你愿意试试吗?」
小女孩看了看妈妈,摇了摇头,低头给娃娃盖上被子。
妈妈表情很自然,没再多劝一句,转过头对我们说:
「我女儿现在不想弹琴,
待会儿她想弹了,你们可以顺便听到,
不管她弹得如何,请你们多夸夸她的努力。」
一直到我们离开她家,女孩都没有弹琴的意思,妈妈也没主动向她提这件事。
相信我,主管不会小气到介意女孩没弹那首Jingle Bells;
女孩在玩过家家,大人突兀地要求她放下玩具去弹琴,她的拒绝很正常,也没有让我觉得不礼貌;
她妈妈的表达,也丝毫没有让我觉得主管「丢面子」了。
短短几句对话,我只看到了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妈妈。
当客人希望女儿展示特长时,她首先询问女儿此时有没有弹琴(而非表演)的意愿,并提出一个具体可行的建议(你最近练的Jingle Bells),然后又用商量的口气再次询问「你愿意试试吗」。
全程对话,只涉及弹琴本身,而对「表演给大家看」只字不提。
当女儿拒绝后,她没再多劝一句,更没有「不要这么害羞」之类的废话。
对我们,她态度坚定明确,也没有虚荣地补充「她平时不这么胆小」。
当女儿看到,妈妈是如何尊重我的意愿,如何落落大方地拒绝,她已经学到了为人处事的全部奥秘。
-The End-
一到春节
我就想起那个尴尬饭局
我时常想
如果换做我是那位妈妈
我会怎么做?
一开始我的答案是
我会在女儿被迫叫人时阻止
现在我的答案是
我会在对方想抱我女儿时
立刻阻止
对于无理的要求
如果从一开始就拒绝
就无需忍到没法收场
再去跟人吵一架
我还会告诉女儿
如果有人要你委屈自己
做个所谓的「好」孩子
请你不要那么懂事
而是坚定地告诉他:
No!
好了
祝大家猪年诸事顺利!
为什么在文末才祝福?
我就是想让那些
进来看了几行就关上的人
得不到我的祝福
爱你们
Daisy原创,欢迎后台联系转载
抄袭洗稿追究到底,当妈的人不打诳语
参考文献
又美又瘦的博主Daisy火锅店遇奇葩有感
图片来自网络
不忍心你错过精彩
?

会做学术、会写段子
靠谱、有趣、不装的育儿博主
扫码关注「天赋一饼」
入群唠嗑:daisydaisy1007
(请注明「公号入群」+宝宝年龄+所在地)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赋一饼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过年带孩子走亲戚,你早晚逃不掉的必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