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女儿脸上涂了3个月激素,后悔涂晚了

文 | 黛西 


原谅我用这样的标题,请务必读完全文。

1

你最近肯定一个视频,5月龄女婴的脸部肿大多毛,父母跑了多家医院,查不出原因,后来发现
每天给孩子涂的婴儿面霜
惹的祸。

我就不放照片了,关注我的大多是妈妈,每次看到都会心如刀割,当妈的人最见不得孩子受苦,别人的孩子也一样,因为会忍不住自我代入,胡思乱想。

售卖婴儿面霜的人称,面霜是纯植物草本配方,零添加,无激素,可以作为日常护理用,还甩出了一份不含激素的检测报告。

经过送检第三方,面霜里测出了超高剂量氯倍他索丙酸酯,一种超强的糖皮质激素。


2

各大医学科普号,已经第一时间把这件事扒得透透彻彻,衷心向他们致敬。

但是,当我看到一篇篇被疯转的“激素面霜”文章,妈妈群里讨伐的声音,我开始担心事情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不是医生,但为湿疹操碎了心,因为家里有个湿疹娃。

饼饼从2月龄开始,下巴反复发红,后来全身湿疹爆发,最严重的时候,背上跟画地图似的,头皮都没能幸免,身上很难找到巴掌大的一块“好皮肤”。

▼ 怕引起不适,只放个小的局部图,这种照片我拍了几百张

湿疹有不同类型,急性的,亚急性的,慢性的,她全占了,教科书级别。

最让人糟心的是下巴上的湿疹,溃烂流水,几天后结痂,等痂掉了,又会起一片小泡,小泡连成片后,从里往外溃烂流水,再结痂,再破,大约十天一个周期,往复循环。

我为此跑了好几趟儿医。

德国儿医说,湿疹嘛,就是这样的。

每次开的“处方”也都一样,一大罐保湿膏。

指望不上佛系的德国儿医,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信息,中英德文网站上搜索“湿疹”和周边关键词,前十几页的文章我都读了,还在谷歌学术上付费下载了一些关于湿疹研究的paper。

我懂了,儿医是真爱护我们。

湿疹的成因极复杂,诱因排不尽,玄学一般,世界上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湿疹,只能“护理”。

护理的方式,就是保湿保湿再保湿,给皮肤增加一道屏障,等到孩子大一点,皮肤更皮实了,基本都会自愈。

3

女儿的湿疹,并没有因为我读的那一堆paper而得到改善。

眼睁睁看着孩子痛苦,却又帮不上忙,现在我回想起那种感觉,心还会猛地沉一下。

人终究是非理性的,当一样东西反复折磨你,怎么都摆脱不了,你就会开始… … 信邪。

我开始关注一些好评如潮的“神奇湿疹霜”。

它们的名字起得都够“天然”,都宣传是“纯植物草本配方”,“零添加”,“无激素”,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商家都贴出了“不含激素”的检测报告,称“可作为日常护理使用”

我天真地以为,如果偷加了激素,商家肯定会心虚啊,不会那么大胆让家长每天不限量给孩子用。

我低估了人性的恶。

我在谷歌学术上搜索“草本湿疹霜”,意外找到了大量研究,以及多国药监局对此类湿疹霜的禁令。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曝光,丹麦的某执证中医,给一个男孩开的“天然草本霜”(神夫草)里,含丙酸氯倍他索,是一种超强激素。

▼ 《柳叶刀》原报道

“中国草本霜中被发现含激素和抗真菌成分”


英国政府网站(GOV.UK)上,药监局发布过对两个“中国草本湿疹霜”的禁令。

这个拼音为Yigangerjin的“草本霜”,含丙酸氯倍他索(极强激素)。

这个拼音为Zudaifu的“草本霜”,含氯倍他索丙酸酯(极强激素)。

英国伯明翰儿童医院,检测了24种“植物草本面霜”的成分

其中11种被检测出含极强激素,只有4种不含激素。

▼ 检测结果,激素种类不需要认识,看强度就够了

你可能要问,那4种真的“纯草本霜”中文叫什么?

说了也没有意义。

因为,真的“纯草本霜”对湿疹根本没效果——不是diss草本,这才是符合常理的逻辑。

4

关于“中国草本霜”对湿疹的效果,外国学者早就操碎了心。

1999年,他们做了临床试验,相关的paper我也找到了。

检测分析的11种宣称“纯草本零添加”的面霜中,8种含地塞米松(一种弱激素),并且浓度超标,不适合在面部或给儿童使用。



对比“地塞米松含量”和“临床效果”两栏,足以说明一切问题。

3种未添加激素的草本霜(地塞米松含量=0),对湿疹的临床效果是“没有效果”(No benefit)或“恶化”(Exacerbation)。

(一码归一码,恶化的原因也很复杂,不一定是因为涂了霜)

但可以确定的是,凡使用后湿疹得到改善(Improvement)的,100%添加了浓度超标的激素。

这才是人间真实啊!

这些“神奇湿疹霜”卖到国外,会给自己包装个英文名,跟国内的叫法对不上号,所以第一栏的名称参考性不大。

至于那些unlabeled(无贴标)的,我不信家长会给孩子用无名氏霜涂脸,让我胡乱猜一下:老外不认识中文。

此类的研究论文,在PubMed上不胜枚举。

研究来研究去,都是同一个结论——

凡是宣传”纯植物草本“、“零添加”、”不含激素“,同时用后效果显著的“神奇湿疹霜”,100%偷加了激素。

至于偷加的什么激素,多强的激素,浓度是多少,无从所知,但一定不是商家甩出的检测报告上的“零”。

5

看到这里,不知你现在什么感受?

很多人原本对激素就没好印象,再结合最近听到看到的新闻,朋友圈刷屏的“激素面霜”大标题,难免会在脑中沉淀下一个结论——

草本霜本无害,它之所以“坏”,是因为里面偷加了激素,所以,激素是“坏”的。

人脑就是这样,会自动加强自己希望看到或预设的信息,可以理解。

这就是我今天起这个标题的原因——我要给“激素”平反。

激素不“坏”,更不可怕,可怕的是滥用。

我女儿从7月龄到10月龄之间,断断续续用了三个月激素,我真的很后悔,后悔用晚了,不然她可以少受一些没必要的苦。

那段时间,她下巴的湿疹加剧,溃烂渗水面积变大,一不留神,就被她抓得血肉模糊,并且复发周期缩短,两次复发中间,几乎没留给我喘气的时间。

我精神极度紧张,她用手抓皮肤的声音,就可以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我再次去找了儿医。

德国儿医这次开了外用弱性激素,规定了剂量、频率、使用周期、以及两周期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

▼ 德国儿医开的激素膏,明确标注了激素种类和浓度

在德国,一些儿医开激素也相对保守,因为不少德国家长谈激素色变,解释门槛较高,而且给儿童开激素处方,还需要向监管机构报备。

儿医告诉我,短期外用弱性激素,严格控量控时,不会对健康产生任何危害。

涂激素的第一天,她下巴上溃烂的皮肤愈合了,变魔术一般。

第二天,几乎看不到湿疹了,皮肤上只有一点浅红色。

第三天,完全没问题了,我好久没见过这么“完好”的下巴了。

激素的一个使用周期到了,减量停用后,过了3-4天,湿疹又复发了。

意料之中。

激素不是用来“治疗”湿疹的,但它可以让破溃的皮肤迅速愈合,避免感染,更重要的是,减轻孩子的痛苦,以及对妈妈的精神折磨。

从那以后,她的湿疹一旦溃烂流水,或是影响到睡眠和生活,我就涂一个激素周期,毫无心理负担。

她晚上不再被痒醒,白天不那么烦躁,我的心情也放松了很多。

有一次,用完一轮激素,我已经做好再次复发的心理准备——我已经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但是,它没来,再也没来。

我等到了自愈的那一天,跟婴儿湿疹的斗争,就这么成了过去时。

来得措手不及,去得毫无征兆。


6

客观地说,绝大部分湿疹不是什么严重问题,都算不上“病”,
你也明知道它有一天会自愈。

但是,它的顽固和反复发作,真的可以击垮一个妈妈的精神堤线。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翻手机相册,不敢看朋友圈,因为别人的孩子脸蛋都白嫩可爱,而我的相册里,全是惨不忍睹的湿疹记录照片,满眼辛酸,我看到就会流泪。

“总有一天会好的”——这句话给人多少希望,就带来多少绝望。

人不怕“没希望”,最怕你以为希望要来了,却一次次发现,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真正的修行不是在山上,不是在庙里,是在跟湿疹斗争的日日夜夜里。

拜托某些商家,做个人。

黛西好物,明晚截团

近期精选文章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

01     02 

    

05     06 

07     08 

09    10 适应期

11    12 

13     14 

15 
    16 

加星标啊姐妹,这样就不会错过一个亿了

你点亮的小花,是我的加油站!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天赋一饼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我给女儿脸上涂了3个月激素,后悔涂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