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也是养自己,要有一颗仁慈、谦卑之心


01

去上学的路上,因为天气凉和戴口罩的原因,我的眼镜糊得都看不清路了。于是,取下来擦拭。

一边擦,一边跟豆宝同学说: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眼睛,你看你现在的眼睛多漂亮啊,其实爸爸以前眼睛也挺好看的,但是自从戴上这个眼镜之后呢,我的眼睛就变得很难看了,你看像个死鱼眼。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近视了。

豆宝同学说:没有啊,我觉得你的眼睛挺好看的呀!

哦,好吧,真没想到是这样的回答。我说了句谢谢。

然后豆宝同学又说了一句:爸爸,我也是可以温暖你的心的,对不对?你可以温暖我的心,我也可以温暖你的心。

我说:是的,相互温暖。

虽然听起来有那么一点点模仿和刻意,但感觉还挺好的,哈哈~ 一不小心又被暖到了。

02

其实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哪怕是亲子之间,也是这样的。你如果好好地对她,温柔以待,那么她对你也是温柔以待;如果你对他又吼又叫,他对你也是又吼又叫。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爱你,那么你就要先爱他;如果你想让孩子嘴甜会表达爱,那么你也得会对他表达爱;如果你想孩子有礼貌,那么你就要对孩子有礼貌;如果你想让孩子好好说话,那么你就要对孩子好好说话。

养孩子其实也是养我们自己,所谓育儿育己、双向养育,就是这样的。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他来纠正我们的那些不美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

不要老想着去教育孩子、修理孩子、管理孩子。我们不一定比孩子更好。

03

前几天我去豆宝学校图书馆看他们的“图书展”,所谓图书,都是孩子们的自然美育作品。老师把每个孩子上学期的自然美育作品分别做成了小书,特别惊艳。

我在参观的过程中,就听旁边的一位不知道是老师还是家长的男士说:孩子的审美是比大人强的,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和看法,所在的纬度是比大人高的。

我记得之前在一些书上也看到过类似的观点,尤其在审美方面,孩子是远远超出成人的,是比成人强的。

其实,在很多方面孩子都比大人强。比如你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就可以做到不对你发脾气,还能反过来安慰你;比如无论你怎么对待幼小的孩子,孩子都全心全意地爱你;比如孩子学一样东西比你快;比如有些你做不到的事情孩子就可以做到,有时候孩子可以去监督你。

04

有一次,我在外面学习的时候,听一位老师说:现在很多人在说父母是引导者,父母是教育者,还有的人说要做教练型父母;孩子都比你厉害得多,他是属于未来的人,他有些看法,他对这个世界的洞察可能比你还强,你引导他什么,你能给到他什么?还教练型父母,你教练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说的一些词儿说的一些话你懂吗?我们能做的只有陪伴,跟随孩子的脚步一起成长。

当老师这样说的时候,给我震惊到了。因为之前我也是觉得“做一个教练型的父母”没毛病。经过这位老师一说,我有点动摇了。

在某些时候,或者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是没法引导孩子的,我们是没法去教育孩子的,能力都达不到。别说其他了,孩子初中后,我们连作业都辅导不了了。孩子站在一个比我们纬度还高的一个地方,你怎么可能去做他的教练呢?

所以呀,不要小看孩子,不要觉得你什么都比孩子强。你走的路比孩子走的路多,你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多,这没错,但你不一定就比他强。

所以,不要站到一个高高的位置上,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孩子,那显得很蠢。

其实,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谦卑,我们要去发觉、发现孩子的美好,要去看孩子的特点,要去学习,去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有很多东西其实我们根本不懂,尤其是对于人,对于孩子——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

在教育当中,如果我们能多一些谦卑,或许能看到更多、更好的风景。我们给到孩子的可能也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05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自高自大,什么都是我们说了算,什么都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走,那孩子岂不是活成了另外一个我们?我们很成功吗?我们很优秀吗?我们很了不起吗?

所以,教育孩子真的不要太自大了。我发现越是那些什么都不懂的父母,越爱指指点点;越是对孩子懂得少的父母越爱指指点点。

因为不懂孩子,所以做出来一些不恰当的可笑的行为,说一些可笑的话。而有时候,也可能是有害的可恨的话。

面对孩子,就像我们面对未知的未来,像面对这个还有很多解不开的迷的世界。谨慎行之。

对孩子好一点,就像对你自己一样。

(长按下面二维码,可看本文视频版。)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麦豆爸爸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养孩子,也是养自己,要有一颗仁慈、谦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