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你不知道的这些真相

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

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



豆爸


超级奶爸,专注养娃。国家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注册家长/学校双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出版有《父母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等作品。他一边上班一边带娃,对养育有自己深刻的体验和见解。追崇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并积极实践。

1

早上,豆宝同学把她仅有的一个蛋挞切成了两半,分给我一半。跟我说:你昨天不是想吃蛋挞吗?我分给你一半。

我说:谢谢!

她又接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分给你一半吗?

我问:为什么啊?

豆宝答:因为我爱你啊!

哈哈,一大早就被暖到了。

还有一次,晚上,豆宝同学洗漱完之后,我去洗澡。到卫生间一看,嘿,一盆水,一个小凳子,放得好好的。我问豆宝:这是你为我准备的洗脚水吗?

豆宝说:是啊,我觉得你很忙,我先给你准备好。

内心顿时暖暖的,真是小棉袄啊!贴心无比。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再说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们跟朋友们聚餐,我由于有事耽搁了,晚一点才能到,豆宝跟妈妈一起先去了。我到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吃了。

豆宝同学看到我来了,赶紧夹菜给我:爸爸,这是留给你的,你赶紧吃。

暖心举动赢得了一片称赞。

从这些行为中,我可以看出,豆宝是一个很有爱尤其很爱爸爸的孩子,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她很孝顺,有感恩之心。

而我,从没教过她孝顺的道理,也从没说过要为爸爸妈妈考虑的话,从来不指望她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没有任何期待。


2

我不喜欢孝道文化,虽然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我不喜欢。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绑架,有一种道德胁迫,甚至还有情感勒索。

我一向对此不感冒,所以更不会跟孩子说孝顺的道理。

而豆宝,反而自发地表现出了传统所说的孝顺行为。所以,我觉得孝顺就是自然发生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不需要去教导。

孝顺、感恩,只是一种爱的反馈。你给出了爱,就有反馈,你没给,或者你给的不对,就没反馈。你是因,孩子是果。

那些总说孩子不孝顺的人,其实最应该反思的是自己,有没给到孩子爱,最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你的爱了没。

是去年吧,有一个新闻火爆全网:北大毕业生失踪20年,母亲临终不愿意回来见一面。

因为触及到了我们很多的情感问题,以至于大家议论纷纷。有把这个人骂得狗血淋头的,也有人对他力挺的。

我更喜欢探索这背后的原因,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了今天的状况?父母对他做了什么,让他记恨几十年?

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谁,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你知道了当年父母是怎么对他的,你就理解了他今天的所作所为。

其实,这样的悲剧很多,在中国多到数不过来。杀父杀母的都有很多很多例。

就在上半年,青岛还有一位15岁的女生,把妈妈杀了。

所以,我不提倡宣扬什么孝道。愚孝不值得夸赞。到了今天,我们更应该宣传科学地爱孩子和良好的亲子关系。

不要只看到老年人的孱弱无力,还要看到孩子在几十年的折磨中艰难生存,他们一样是受害者。

还有那么多自杀的孩子,谁为他们负责呢?但凡家庭里能有一点温暖,孩子又怎么愿意放弃生命?


3

这两天刷短视频的时候,又看到很多人在拍摄这个话题:你生孩子是为了什么?

一个让很多人感动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都抱有这个初心,孩子怎么可能还会去背叛你、恨你、杀你?

你给他都是欣赏、赞美、无条件的爱,他怎么会不爱你、孝敬你?

我们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态去抚养孩子的呢?

胡适先生曾说:“十月怀胎产子根本不算什么恩情,含辛茹苦抚养也根本不算什么功劳,那不过是父母理所应当该尽的责任。我对孩子只有抱歉,决不居功,决不市恩。至于我的儿子将来怎样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决不期望他报答我的恩。”

学者刘瑜在她的著作《愿你慢慢长大》里,有这样两段话:

“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伟大的母爱’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难堪。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

以前我不是母亲的时候不敢说这话,现在终于可以坦然说出来了。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

我们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桥梁,孩子是用来爱的,不是给你寄托的,也不是你实现梦想的工具,不是你的附属品,更不负责你的后半生。

我们指望孩子那么多,我们好意思吗?

孩子背负着你强烈的个人愿意,孩子能走得远吗?他怎么还有能量来爱你、孝顺你?他自己的人生都没法绽放呢。

我这个人不喜欢孝道文化,我赞赏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我坚信,当我们无条件地付出真爱的时候,孩子自然会给我们有所反馈。

不需要渴求,也不需要期待,自然而然地,爱就在彼此之间流淌。

把自己的厚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按自己的规划走,操控孩子的人生。这都不可能换来孩子的真心孝顺。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麦豆爸爸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你不知道的这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