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想到,孩子们的思维会是这样
上周三,我们开始了分级阅读体验课。
周五上午进行了总结。
我们讨论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没想到,一下子讨论了一个小时。
因为有太多话要说!
李老师说:我看到课堂上孩子的展现,感觉有点不好,不是孩子不好,是孩子们被套路得太很了!都是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思维就开始狭窄起来了。
比如,老师提问的问题,他们只会从书本中的内容里作答,绝大数的孩子不会联系实际生活,思维也发散不到别处去。
易老师说:我蛮想让他们说点书之外的内容的,可是大部分孩子做不到。竟然都没孩子质疑书中那些事情为什么不可以,没人反问。有一个孩子想反对“洗澡的时候不可以玩玩具”,但声音很小,几乎听不到。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的思维被禁锢了!
为什么?就像我们所讲的这个绘本《大卫,不可以》一样,生活中我们说了太多不可以,对孩子的束缚多到吓人。
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允许,孩子又斗不过大人,只好顺着大人的思路来。而大人的思维,往往没有孩子开阔。
如果我们读书就只限于书,那有什么用呢?
读书,是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如果不能把书中的知识跟生活结合起来,读完扔脑袋后去了,那还不如不读。
阅读师训的时候,导师告诉我们:咱们这个课程,能读能写能说和增加分数都不是主要目标,是副产品。我们重要的是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输出能力、迁移建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是的,会读会写会说只是副产品,分数也只是副产品。当那些基本而重要的能力提高了,分数自然而然就高了!
我们要做的,是提高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能力。
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们有点恨铁不成钢。
孩子的思维开阔,未来才能海阔天空啊!
李老师讲了个故事:在一个课堂上,有孩子问“为什么灰姑娘的水晶鞋没变回去呢”,老师说“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听我讲就行了”。
如果孩子们的学习都是这样进行的,再多的天才也会被扼杀掉。
然后我们从孩子们的表现谈到了教育,谈到我们自己的成长和受教育经历,谈到了原生家庭,谈到了这一届父母的进步和局限。
于是,一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期待孩子们,都能像大卫一样,贪玩、调皮、鬼点子多、思维开阔。
期待年轻的父母们,都能像大卫的妈妈一样,包容孩子、接纳孩子,不管他搞了多大的破坏,依然说我爱你!
附:经典绘本《大卫不可以》
(限于篇幅,绘本内容没有完整呈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阅读馆阅读或借阅。)
都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
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麦豆爸爸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我们没想到,孩子们的思维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