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抱歉,爸妈让你难堪了
爸爸育儿,别有天地 爸爸的亲子时光和育儿经
元旦假期3天,跟豆妈一起参加了她们培训班的年末活动,见到一个小姑娘,让人非常感慨: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好啊!你看人家这性格,真是让人羡慕!开朗活泼又懂事,会说会吃又独立。
小姑娘比豆宝还小一个月呢,个子比豆宝还要高一点。平时我觉得豆宝在外面表现已经很棒了,看看这小姑娘,比豆宝还棒!(不知不觉就做比较了,可恶的爸爸~)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发现有件小事,豆宝同学的能力还没到位,并且反应出了两个孩子的家教情况。
大人们在会议室开会,孩子们在外面玩,有我暂时负责照看。刚开始就她和豆宝俩小孩,她们玩得不亦乐乎,根本不用大人看着。后来,陆陆续续来了六七个小孩,大的初一,小的幼儿园,还有几个年级不同的小学生。
豆宝同学上的是混龄幼儿园,这场面对她来说应该毫无压力。可是,玩没多久,我就发现豆宝同学气呼呼地站到一旁去了。
然后我就在旁边观察了一会,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豆宝气呼呼地站在边上,不时还朝其他小伙伴大声吼上一句。可是小朋友们都不理她,最多看她一眼,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而那个小姑娘呢,至始至终都跟大家玩得很开心。你会发现,她情绪很稳定,沟通能力很强,跟大孩子们一起玩也是游刃有余。
我就反思了下,看到豆宝这个表现,问题肯定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了。我们平时在家的沟通方式,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因为豆宝运用和借鉴的行为方式,看起来太眼熟了。
我再看那个小姑娘的妈妈跟她互动的场景呢,更是确认了这一点。
可不是人家表现好嘛,你看人家妈妈的方式就很好!
这位妈妈对待孩子非常尊重平等,语气温和,什么事情都是有商有量。对孩子接受度非常高,非常有耐心。孩子哭闹,她一点也不烦躁,先是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共情安慰,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引导孩子想办法,或者告诉孩子接纳现实。孩子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不吃辣,不吃某些菜),不强制,先鼓励,鼓励不行拉倒,随孩子去吧。即便是不那么阳光的事情,也能想出事情积极的一面。
虽然她才4岁半,在平等尊重方面,妈妈把她当大人一样。所以她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小大人一样,比如哭闹的时间极短,能很快平复心情,比如很理解妈妈,不纠缠。妈妈在开会的几个小时里,她非常独立,跟小伙伴玩得很开心。
我发现,这位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简直就是活体教科书。也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妈妈”。
当天晚上,我就把这件事跟豆妈说了,说了一些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不然害的都是孩子,你看她在一边生气,白白耗费了精力,浪费了玩耍的时间,关键是别人不喜欢她这种行为,很容易受到排斥和挤兑。
懂事的孩子怎么教育的?不教!
家长只要做好家长的角色,孩子自然懂事。
看看这位妈妈,三天中,我都没听到她所谓教育的话,最多就是启发引导。
孩子不调皮,妈妈不吼叫,一派母慈子孝的祥和场面。
别说三天,根据我的观察来看,能做到三个小时的就不多。
为啥人家孩子好,是人家父母好。咱家孩子差,是父母做得差!
昨天我走到路上,看到一个怒气冲冲的妈妈,正对着孩子吼:你给我憋着,不许哭!
那个孩子看起来也就一岁多,一边踉踉跄跄地走着,一边哭着说:妈妈抱妈妈抱。
妈妈吼:你不许哭!你不哭我就抱你!
其实我看着感到非常生气,我很想对她说:你给我憋一个试试,憋着,别发火!
这样的妈妈,能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吗?不可能!
这种行为是爱吗?但表现出的明明是恨,是厌恶和嫌弃,是把自己的坏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哪里表现出了爱?
投胎真是件技术活,摊上什么样的父母,就会遭遇什么样的人生!
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会轮回到暴烈的父母家里!
不禁想起来这些天在网上被声讨的深圳虐童事件:
比较看一看,“别人家的孩子”所受到的待遇,是一些孩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啊!
我曾经在文章里看过,有些人成年了都不懂得可以质疑父母,可以对爸妈说“你们什么都不懂”,看到别人跟父母在饭桌上平等争论问题感到不可思议;还看到过有人长大了才知道有温和民主的爸爸妈妈存在,被专制了很多年以为是正常的事情;还有人到了结婚才知道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而有少部分人,终生都不知道甚至没见过有爱的家庭是什么样。
这样的人,要想走到幸福,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无论贫富,我们只需要改变一下对待孩子的方式,或者稍稍改变一下观念,可能就会让孩子少付出很多年的心力。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别把什么事情都甩锅给“没钱”,都甩锅给“忙”,事实并非如此。
新的一年,期待所有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更上一层楼。也期待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强调一下,是孩子感受到,不是我们以为孩子能感受到。)
都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
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


关注有好运
惊喜送不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麦豆爸爸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孩子,很抱歉,爸妈让你难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