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国儿童音乐会上打酱油,居然被一句话撩到了

去年年初,疫情还没来,世界还很好,有次周末实在无聊,我带饼饼去听了场儿童音乐会。
▼ 没见过世面的娃东张西望中

——典型的德式养娃作风。
这个房间很不一样,不是那种放羊的模式,里面坐着一位“老师”(暂且这么叫),有点要上音乐课的架势。
,家长们陆续带着娃们入场,所有的鼓都被娃们认领了。
轮到谁就是谁拍,不抢先也不拖后,如果轮到你,你不想拍,就大声喊pass。
到了第三轮,除了一个男孩坚定地大喊pass,其他孩子都参与进去了。

“不想拍就大声喊pass”,我就顿时觉得被撩到了,她是个育儿大V没跑了。
你自己决定吧,女人
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主宰自己的命运,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权利,不仅是女人想要的,也是孩子向往的。
,第一轮喊pass的孩子,多是比较谨慎和安静的,但在第二轮和第三轮,他们的兴
致都被其他孩子调动起来了。
几个喊pass的孩子其实非常活跃
,第一轮就迫不及待参与了拍
鼓,但第二轮他们选择不拍,
喊pass,其实只是想享受
“可以选择”的权利。
慢热的孩子留足时间,
也是让所有孩子体会力量感和自主权。
虽然我是被爸爸妈妈“带”到这堂敲鼓课上的,但它是“属于我”的
,这是我的事,我说了算。
上次回国,我带饼饼在早教班上打了几次酱油。
早教老师和其他热心家长出于好心,对她火力全开进行鼓励动员。
饼饼不为所动,卷在我身上。
早教班不等于早教。
违背了早教的初衷。
,有些孩子慢热,新的环境会让ta们无所适从,花很长时间才能feel free;
你被推到全场焦点上,唱了那首你特别拿手的歌,
你真的像看上去那么开心吗?
,那么孩子在类似的情况下也不开心。
每次我们想引导孩子做些什么,“成功”与“不成功”的判断标准,就是孩子最后有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来。
折射的是成年人对“成功”的理解。
光,那是他心中的火苗被点燃发出的光,
这比学会了几个
鼓点
,知道每个鼓叫什么名字,
意义更深更远。
黛西推荐,明晚截团!
近期精选文章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
01 02
05 06
07 08
09 10 适应期
11 12
13 14
16
加星标啊姐妹,这样就不会错过一个亿了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天赋一饼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我在德国儿童音乐会上打酱油,居然被一句话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