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敢告诉你他干的挫事吗
上周末,豆宝幼儿园组织了春游活动,地点是植物园。春暖花开好时节,这可真是一个好去处。到了园里,孩子们就开启了疯狂撒欢模式。家长们跟在后面,累得气喘吁吁。一边开心不已,一边感叹孩子们的好精力。
终于到了休息的时刻,大人们都三五成群地坐在一堆聊天,孩子们依然在欢天喜地上窜下跳。一个角落里停着两台废旧的清扫车,迅速被孩子们占领了。
天知道上面积了多少天的灰尘,全被他们蹭干净了。一个个猴子瞬间变成了一只只花猫。
峰峰跑来跟妈妈分享他们的壮举,妈妈还没听到他说什么,已经笑倒了,因为他脸上糊了一层土灰。不一会儿,老师又在群里发了一张童童的照片,这次全员笑趴,比峰峰的脸更精彩啊!乐乐也跑来跟妈妈分享,他手里拎着一张湿纸巾,上面粘着一层层厚厚的灰尘,他得意地说:我们把车子都擦干净了。其实就乐乐一个人有意识地拿了一张纸巾去擦,其他孩子都是用身体行动,手、嘴、衣服,能用的都用上了。
看着乐乐和妈妈那轻松快乐的表情,我想起来一位妈妈讲的他儿子的事情:
每天放学后,感觉都是从流浪中心回来的,早晨干干净净的小王子,下午就成了衣衫不整的流浪儿。妈妈问:你是用了什么神力每天把自己搞成这样子?儿子说:这很容易,每天中午我都在学校的沙坑里打滚儿,爽死了!妈妈又问:还有别人这样吗?儿子想了想说:他们都不懂得这样享受,好像只有我这样。
穿了一周的新皮鞋,脏旧得像穿了一年;新袜子,一天穿出了两个洞。爸爸以为鞋子是跟别人穿错了,儿子说:不会的,他们都没我踢东西多,而且我每天都把脚埋进沙坑里,可好玩了!我比过了,我的鞋子比他们的都脏,哈哈哈哈~
如果这个是你家的孩子,你会有什么反应和行动?还能保持轻松愉快不?
我想很多家长都不能了。后面紧跟着就是吼骂。而这位妈妈,在听到孩子的理由后,依然是轻松的,没对孩子做任何的批评指责。所以,孩子才会把自己那些“挫事”开心地讲给爸妈听。就像豆宝的那些同学一样,脏兮兮的还在妈妈面前炫耀。
只是,这样由着孩子闹的家长,不多。孩子的脏乱,是很多人不能忍受的。能把孩子的脏乱差和干净美好一样接受的更是不多。
我们通常采取的方式就是阻止、吼骂、批评。
而这些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扫兴,还有压抑和说谎。孩子就不会轻轻松松把那些所谓的挫事告诉你了。甚至不挫的事,说起来都有所顾虑了。至少,在特定的人面前(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有可能),他不会轻松起来了。
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孩子放学回来,她问他:今天在学校想妈妈了吗?儿子回答:想了。她又问:那你哭了没?儿子答:没有,哭了妈妈会不高兴的。听到儿子的话她很吃惊:谁说的妈妈会不高兴?你想妈妈的时候可以哭的,你想哭的时候就可以哭,妈妈不会生气。
你看,孩子哭都不敢。
豆宝也有类似的想法,有一次她拿着糖躲到卧室里去吃,我问她为啥要到卧室里去,她说怕妈妈回来会说她;有时候做了什么不符合妈妈要求的事情,她也会突然跟我说:妈妈回来会说咱们的吧?
我跟豆妈就把这个情况说了,建议她以后少说点孩子。豆妈最近做得都很好,然而并不能很快消除孩子的顾虑。前天在楼下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摔跤把下巴磕了一个口子,流了很多血,我立即抱她到门口的诊所包扎了下,医生说让打破伤风针,以防感染。我觉得没那么严重,就没打。包扎好后我跟豆妈打电话,让她查一下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伤风。豆宝就跟我说:不跟妈妈打电话,她知道了会批评我的。
说真的,听了孩子这话,我心里是不舒服的。这比孩子下巴受伤更让我不舒服。孩子出现这样的言行,我觉得我们大人是有问题的,我们平时到底做了什么,让孩子不愿意告诉大人真实情况?连伤痛都不愿意说?伤了痛了不都是想扑进妈妈的怀抱吗?
其实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孩子在你面前根本不是舒展的,她是有所顾虑的。她才3岁多,在父母面前都不能舒展的话,在别人面前能吗?以后那么长的时间里,她能舒展吗?甚至连伤痛都不想告诉父母,以后你还能跟孩子有亲密的连接吗?发挥想象力的话,简直让我不寒而栗。
我很羡慕那个在沙坑里把衣服滚脏把袜子搞烂了还能很开心地跟妈妈讲的孩子,他那么舒展,那么毫无顾虑,有着孩子该有的样子。
而我们常常把孩子打造成大人希望的样子,结果,越打造越不对劲了。父母心里住着魔,孩子就能长成鬼。
只有我们给的环境是自由的,是宽松的,允许孩子犯错犯二,允许孩子做想做的事情,允许孩子“不听话”,孩子才能无忧无虑、轻松快乐、积极阳光。否则,孩子可能长不成我们希望的样子。一颗小树苗再挺拔再生机勃勃,在风雨不断的环境下也只能长成歪脖子树。
都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
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麦豆爸爸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孩子敢告诉你他干的挫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