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恐惧,都是父母给的

豆宝3岁了,我带她去医院接种3岁的疫苗。和前几次一样,她依然没哭。她是不知道痛吗?当然不是!因为她能接受这点痛,对她来说这点痛根本不算什么,并且我一直都在引导她,打针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所以她对待这件事情就很平静。

上次生病去医院,需要采集指尖血,采血的过程中,她不但没喊痛,还说像小蜜蜂采蜜一样。真是让我惊讶,竟然能联想到小蜜蜂采蜜!这次打疫苗,我们依然是说小蜜蜂采蜜,打针不但不是一件恐惧的事情,竟然成了一件美好的事情了,小小的疼痛早就给忽略掉了。

很多孩子做不到豆宝这么淡定,许多大的孩子都做不到,比如豆宝10岁的表哥;甚至是成年人,比如我和豆妈,都做不到。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被大人吓成这样了!

君不见,很多父母对付孩子的一招就是“再不听话就带你去医院打针”。如果孩子不愿意穿衣服或者玩水,大人就会说:你不听话,感冒了让你去打针。

这样传统的吓唬、恐吓孩子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对打针持有恐惧的心理,并且一代接一代地往下传,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虽然打针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不是疼痛难忍的事情,可我们就是有畏惧心理。我们自己害怕,也用来吓唬孩子,恶性循环。

我记得我小时候,全村的孩子都害怕村头的那个医生,如果孩子哭闹,只要大人一说那个医生来了,小孩子立马就不哭了,吓得藏了起来。怕医生打针,给我们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对打针有不适感,哪怕只是说说而并没打针,我都会感到稍稍的不适。

当我了解了这些常识,并且读了育儿专家的文章后,我对豆宝的引导就不是老一套了,所以她现在比爸爸都强。

害怕打雷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夏天的时候,有一天一大早就下大雨了,伴随着炸雷声。我起床的时候豆宝还在睡觉,我就趁机赶紧干点活。又一声炸雷,我听到了豆宝叫我的声音,我答应了一声继续忙活,想着让她在床上再待会吧,起来也不能出去玩。几分钟后,又一声炸雷,雷声消失后我听到了豆宝又叫了我,我一边不抬头地忙活,一边问她:是不是听到了雷声?她说是的,我说:我也听到了,今天下大雨了,有雷声。

至始至终,我们俩的对话都很平静,豆宝丝毫没表现出对炸雷声的恐惧,我也只是客观地描述发生了什么。

虽然炸雷声有点恐怖,但豆宝也没惊慌,也没让我抱她。也许她自己在内心消化了对这种响声的惊慌反应,就跟大人一样,听到这么大的声音肯定不适,但知道它是自然现象,没什么,所以她也只是在雷声过后叫一声爸爸,表示自己的反应。

而我小时候不是这样的,我接受的教育是:打雷是老天爷在劈坏人,在劈恶鬼;打雷的时候,鬼都是不敢出门的,可能就躲在家里哪个角落里;打雷有时候会下火球,老天爷要烧坏蛋……

类似这种恐怖传说,在小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恐怖的种子,以至于很多年后,听到雷声都是害怕的。我记得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放暑假后几天需要去学校领成绩通知书,我的成绩非常好,同时还领了奖状,然而,回来的路上下大雨了,雷声滚滚,像炸弹一样在天空中爆炸,我吓得哭着往家跑,成绩通知单也淋湿了,奖状也淋湿了,本来开开心心的,全部被炸雷毁了。

就是现在,听到特别大的炸雷声,我第一反应还是内心恐惧,需要马上自己给自己做个安慰。我还是会想到小时候那些传说,内心不适,虽然我知道那是再自然不过的声音了。

所以说,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对事情采取了不当的应对方式。

我曾跟豆宝幼儿园的老师说起过豆宝打针不哭的事情,她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总结得非常好:孩子的恐惧,都是父母给的。

可不是吗,你看我那些恐惧心理,都是小时候拜父母长辈所赐,而豆宝的淡定应对,则是我这个爸爸给引导的结果。

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交流亲子育儿话题,也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号:shuhex


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加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麦豆爸爸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孩子的恐惧,都是父母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