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也“疯狂”?——《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

前几天猴叔和大家一起聊了一个话题——“小学阶段,成绩与潜力哪个更重要”,当时我们举的例子主要是数学课的。猴叔提出,有些着眼于提升考试成绩的做法,实际上是给孩子未来漫长的求学生涯做减法,如果是以牺牲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代价来换取好成绩,那结果就是门门课都合格,但孩子将来可能不会在任何一门学科上树立志向并有所造就。


一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又没想让孩子将来当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得诺贝尔奖,我们追求的就是通过一次次关键性升学考试的好成绩,来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最终上985、211的高校就行了。高考之后,很多学科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再碰了,喜不喜欢无所谓。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标化考试定升学的环境下,家长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存在这种“敲门砖”思维。也许对多数孩子未来的一生而言,高等数学真的没什么用,外语将来也不再是交流的壁垒,物理化学有高中的基础知识就足够了,但语文一定会跟随他的一生,无论他喜欢不喜欢,使用母语进行阅读、表达和思考的能力,都是他事业和生活的核心支柱,也是他人生境界修为和欢欣喜乐的重要基石。

我经常跟猴儿子讲过一个辩证关系:谁是语文最好的人?不是班上语文考试成绩最高的那个人,而是最喜欢读书的那个人,最喜欢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的那个人,能把读书、写作这两件事持续做下去的时间最长的那个人。


以猴叔自己为例,从小学到高中,我几乎从来不是班上语文成绩最好的学生,但多数时间都是语文学习热情最高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的学生。通过高考,我进入了大学中文系,在书堆里一泡就是七年,从这个角度讲,我是从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老师那里获得财富最多的学生,而一些的同学,虽然带走了一个比我更高的考试成绩,却把语文课真正的内核还给了老师,用个成语形容,就是“买椟还珠”。从中文系毕业十五六年后,我还坚持大量阅读和日常写作,并从这些业余爱好中收获精神食粮和快乐满足。可以说我是同龄人中,通过语文课收获最大的极少数了。

从小到大,我遇到过很多位让我终身难忘的语文老师。小学时,语文成绩平平的我,曾经莫名得到班主任语文老师的错爱,各种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的机会,都会义无反顾地给我;初中时,语文老师容忍我在学生上讲台进行阅读分享的“课前五分钟”活动中,整整侃了35分钟,只给她留了10分钟上课;高中时,语文老师每次判考试卷子时,一定要在教研室里给所有同屋的老师们念一遍我的作文,请大家一起点评打分;大学时,古代汉语老师曾经因为我课后请教她的一个疑问,一直追到我下一节课(英语课)的教室里,不给我讲明白不罢休,害得英语老师也跟着普及了一下古汉语知识……


在各科的老师中,往往语文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以外的影响最深远,比如价值观、气质、修养、审美、兴趣爱好、自我意识等等,因为语文比其他学科更富有人文色彩,更能走进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语文老师中颇多“偶像派”的典范。我从小到大遇到的语文老师中也有具备偶像气质的老师。比如曾经在我读书的中学任教,后来又成为我大学时代现代文学史老师的孔庆东先生;比如教授我们古代文学史,后来因病牺牲在援疆支教战线上的孟二冬先生。总体而言,我遇到的语文老师大都是热爱语文学科、对待学问一丝不苟,对待学生严厉与慈爱并存,有点像我们看过的《老师·好》里面的苗宛秋。

也有一些老师,我们听说过,却没有见过。有的老师带着学生们组织地下诗社,排演莎翁剧,诋毁课本上古板陈旧、矫揉造作的文学批评,对抗学校虚伪、反人性的学风纪律要求,比如《死亡诗社》里面的约翰·基廷老师;有的老师把课堂变成乐队排练场,带着孩子们一起玩摇滚,要把校园闹个底朝天,比如《摇滚校园》里面的杜威·费恩老师。我原以为,这种颠覆体制,不走寻常路的老师,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很难存活。没想到最近在读书时发现,在四川真得就要这样一位另类的“疯狂”语文老师。


这位老师形象不修边幅,留着络腮胡子,看起来像个流浪诗人;他上课常常不带课本,而是凭借脑中的印象即兴发挥;有时甚至自己不讲,而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轮流讲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他每节课都给同学留出时间,让大家自选诗词进行分享;他在课上开展音乐鉴赏,带着同学们从古典音乐听到摇滚乐,有时还自己给孩子们弹吉他;他利用晚自习开展电影鉴赏,别的班都在晚上考试、做作业、讲评试卷,他们班却在放电影……

这可不是小说中或影视剧中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一位新时代中学语文名师。夏昆老师,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语文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特聘培训师,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特聘教师,《中国诗词大会》擂主。这位老师年轻时组过乐队,混过歌舞厅,后来将教书育人作为毕生事业。他的理念是:语文与历史、哲学、美学密不可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把男孩教成男人,把女孩教成女人,也就是让男生变得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让女生变得美丽、温柔、善良、知性……夏昆语文老师的外衣下,包裹的是一颗教育改革实践先驱的心。


带我走进夏昆语文课堂的,就是他的著作《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在这本书中,他以一个班级从高一到高三的语文课堂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他本人的教学创新,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和成长进步,也论述了他对于语文学习和中学阶段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书中,多元智能教学、翻转课堂等实践创新随处可见,我作为一枚语文资深学生和学生家长,读得酣畅淋漓,恨不得亲临夏老师的课堂。这样的老师,学生们一定欢迎,也一定会在他的课上收获高考成绩以外的、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夏昆著,天地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这本书猴叔推荐给所有的语文老师,以及对孩子语文课的期待不止是考试成绩的家长们。

BOOK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语文老师也“疯狂”?——《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