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一粒种子,期待无限可能——《生命乐音》

提到“练琴”两个字,想必不少家长和孩子都会在心里泛起波澜。在那些把器乐作为孩子重点培养方向的家庭中,日复一日的练琴时间,不总是温馨愉快的亲子时光,不论练的是钢琴,还是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而在所有的考级都通过之后,少年时代的学琴经历,会给孩子留下些什么财富呢?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家里有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他让女儿从小就学拉小提琴。经过不懈的坚持和漫长的斗争,小姑娘按照父母的意愿考过了十级,也拿到了各种升学特招、加分的“红利”,但被拉琴折磨了多年的姑娘,心里暗自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碰小提琴了。小姑娘高考后没有留在国内,而是被父亲送到意大利留学,专业也是父亲给选择的“艺术品国际贸易”。


小姑娘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冒,但却很喜欢意大利的氛围,在佛罗伦萨的街头闲逛时,偶然路过了一家小提琴行,走进去一看就入迷了。她发现,这家琴行前店后厂,主营手工维修和制作小提琴,再一打听,店主人居然是意大利有名的手工制琴大师。于是她课也不上了,每天来琴行拜访,终于打动了大师,同意她来帮工,传授她技艺。儿时练琴考级的磨砺,居然在异国他乡的氛围中,变成了对小提琴如痴如醉的迷恋。她发现,自己终于找到了想投入一生的事业——手工制作小提琴。回国后,她又拜在国内顶级制琴大师的门下,加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工作室……

我还认识一个大哥哥,也是从小被爸爸妈妈逼着弹钢琴,长大后他没有如父母所愿成为钢琴家,却机缘巧合地走上另一条道路,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调音师。我常跟家长朋友们讲这两个故事,孩子们的童年里,各种探索实践和学习的经历,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埋下一些种子,未来的人生中,遇到恰当的阳光雨露,就有可能会生根发芽。


当我们陪着孩子练琴,一步步地修炼到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肖邦这些大师名作的时候,我们别忘了,还有另外一类大师,他们的使命不是谱写经典传世的乐曲,而是为音乐家打造最为精密、臻至、耐用的乐器,甚至改进和发明新的乐器,他们并非天纵英才的“报时人”,却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突破创新的“造钟人”。世人公认的现代钢琴的发明者,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就是一个对音乐史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乐器大匠。

18世纪初,欧洲流行着两种键盘式多弦乐器,一种叫Harpsichord——“拨弦古钢琴”,又称“羽管键琴”、“大键琴”,另一种叫Clavichord——“击弦古钢琴”,又称“翼琴”、“小键琴”。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本是一名居住在帕多瓦的乐器制造师,受到佛罗伦萨公国执政者美第奇家族的费迪南多王子的赏识,成为了美第奇家族首席制琴师。费迪南多王子本人就是一位资深的音乐爱好者,大键琴演奏家,他对克里斯多佛利的赏识,成了现代钢琴诞生的“阳光雨露”。有300年历史的美第奇家族,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重要的“阳光雨露”,马萨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等众多影响艺术史的大师,都承蒙美第奇家族的赞助和荫庇。钢琴的发明,可以说是文艺复兴历史长卷中的一幅小画面。

中年的克里斯多佛利已经成为了佛罗伦萨著名的乐器大师,享受着美第奇家族的厚俸,在大键琴和小键琴修复制作领域,无人能出其右。但他却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他在皮蒂宫花园的大理石雕像中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在波焦阿卡亚诺别墅的画廊中惊叹于色彩与线条的旋律和跃动,在普托拉里诺的歌剧演出中聆听着弦乐器的情感表现,他要让键盘乐器也脱胎换骨,成为可以承载艺术家生命情感的不一样的发音工具。


大键琴的外形、小键琴的发声原理、创新的琴槌设计、革命性的击弦装置……能感受琴师的指力,发出强音和弱音的钢琴“pianoforte”诞生了。克里斯多佛利用尽毕生的精力,来改进他的发明。当然,现代钢琴从滥觞,到进化流行,直至成为乐器之王,还离不开西尔伯曼、索赫尔、克莱门蒂等后继的大师,特别是有赖于作家希皮欧尼·马费对克里斯多佛利钢琴原型的精细描绘。

这部《生命乐音——钢琴发明家克里斯多佛利的故事》,是一部十分厚重的传记绘本。屡获大奖的美国童书作家伊丽莎白·鲁斯,用学院派的历史研究方法和严谨的人物传记写法,来编织一本孩子可以轻松阅读的传记绘本。她的工作方法,主要是文献考据(读万卷书)和考察探访(行万里路)两种。通过这两种研究,作者对克里斯多佛利的生平与工作、当时人们对他制品的评价有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对古老的钢琴文物和复古的制琴方法,以及克里斯多佛利生活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了深刻的体验。


然后,她以作家的心思对具体情节和人物心理活动进行了演绎,让小读者们仿佛穿越回到17、18世纪之交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亲耳聆听巴洛克时期欧洲文化中心的音乐盛宴,亲眼见证器乐大师矢志不渝地精工雕琢。有趣的是,作者将研究的过程与核心史料,一并收入书中——一些结合到故事中,一些附在了书后,这就让小读者们有机会领略到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人文科学的深厚底蕴。在聆听乐器大师生命旋律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感受到另一种“匠人”的长言咏叹,那就是文史学者和传记作家。

作者结合本书的主题,在文字中融入了大量的声音,有自然的声音,有乐器的声音,还有环境中或嘈杂或悦耳的人类活动声音。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妨闭上眼睛,试着在脑海中还原书中的场景,试着想象这些声音的存在。文字是线性的,画面是平面的,加上丰富的声音,这部绘本就变成了立体的、流动的、丰满的。作者也借助这种形式,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对声音极为敏感的匠人,或许他的人生使命就是将“乐器之王”带到人间。


钢琴家为了谱写和演奏更美的旋律而激越人生,乐器大师为了造出更精良的发音器具而呕心沥血,作家和学者为了从史海中钩沉出人类先贤的事迹,歌颂他们的伟大精神而笔耕不辍……他们的人生丰盈蓬勃的秘密,就在于找到了一件事并投入毕生的热情,这件事是自己喜欢的,自己擅长的,对世界有价值的,同时还能给自己带来回报的。

回到开头的两个故事,制琴的小妹妹和调琴的大哥哥,都找到了生命中最奇妙的这件事。亭亭华盖的大树,总是会来源于一粒无心播下的种子。每一段童年时代的热爱、探索和实践,都是这样的一粒种子。我们可以在学琴这类磨炼“恒毅力”的事情上,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常年坚持,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我们却无法预设。因此,不要替孩子把路径规划得清清楚楚、别无选择,请帮他们留着一扇扇敞开的门窗,期待人生中各种奇妙的可能。


《生命乐音——钢琴发明家克里斯多佛利的故事》启发2021年1月出版。

BOOK

我是猴叔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埋下一粒种子,期待无限可能——《生命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