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家,爱自己,敬天,敬人,敬真理——《少年读史记》
听猴叔讲……
家长们都知道,现在的小学生有一门必修课,叫“道法”。第一次见到课程表上这个名字时,我曾问猴儿子:道法课是教什么?是道术与仙法吗?猴儿子笑了:当然不是,是道德与法治。猴叔当然不会真的以为小学生会学道术与仙法了,这门思想教育的课程,我们小时候也没少上,那时名叫思想品德,现在加上了法治,很有道理,依法治国嘛,道德与法治正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维持我们的社会正常运转,让我们的国家和谐繁荣的纲纪,小学生确实有必要学习一下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法治意识,从小学做守法好公民和传递正能量的阳光少年。
我跟猴儿子说:我明白了,道法课的主题可以用一幅春联来概括——上联是:爱国,爱家,爱自己;下联配:敬天,敬人,敬真理。猴儿子说:横批:不用考试!没错,因为无关升学,没有考试,也几乎没有作业,道法这门课在家长心目中的存在感并不强。从另一个角度讲,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也并非课本教学、刷题、标化考试能够完成的,而是应该融入校园和家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们亲身示范,做出榜样,孩子们才能耳濡目染,入脑入心。

猴儿子问我:古代人上学只上语文课,没有数学课、外语课、音乐课、体育课,也没有道法课。我是:没有外语课是肯定的,但其他几样,中国古代的学童都是要学的。孔子说: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就是音乐课,孔子出身就是一位职业吹鼓手;射和御就是当时的体育课,孔子说:“吾从御”,他认为自己最擅长的就是驾车;数就是数学课;礼就是道法课。孩童启蒙时要读三百千,三字经就是道法教材。大学生要读四书五经,《论语》、《孟子》中大量的内容都与个人修养和治国安民相关,《礼记》主要内容就是解读法律制度和公序良俗,《春秋》用历史记载的方式蕴含了天人家国的危言大义和政治批判,古人云:《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
从《春秋》开始,中国古人总是将弘扬真理和正义、传递道德与文明的职能放在历史书籍中。而古人也特别在意身后的名声,是青史留名还是骂名千载。学习历史,其实是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培养高尚情操,树立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的良好课堂。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中也不乏一些典型的历史故事。聊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一部很好的史学著作,完全可以作为小学生道德法治课的课外扩展读物,那就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小学生可以读《史记》吗?要我说,所有古代史书中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就是《史记》了。《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鼻祖,纪传体,简单地说就是以人物故事为纲来串起历史,单独每一篇都有一个或多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读起来荡气回肠。小学生读史记,不一定按照原著的顺序,先读本纪、世家,完全可以从列传读起,并且选择其中故事性最强的,人物性格最鲜明可爱的来读。比如我最喜欢给孩子们讲的《刺客列传》,讲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行刺的故事。每一个刺客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古装武侠剧,改编成评书也能说上十几回。有趣的是,除了主角刺客外,故事中还有一些形象鲜明,饱含着人性光辉的配角形象,比如宽容仁厚的赵襄子、勇敢无畏的聂政的姐姐聂荣、重义轻生的荆轲的朋友田光等等。回头有机会,猴叔可以专门给大家讲讲《刺客列传》。

《史记》中还有一些我们读起来会有些疑惑,难以理解的怪人怪事,这些争议人物还被司马迁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来讨论。比如世家第一篇《吴太伯世家》中的吴公子季扎,全国人民都知道,四王子季扎最有治国的贤才,父王寿梦让三个哥哥一定要顺序将王位传给弟弟,直到最终传给季扎,可当三位哥哥依次去世之后,这位被国人期待已久的季扎公子,却扔下事业,自己跑路了,留下了吴国的一地鸡毛,之后才有吴王僚和公子光的争权夺位,以及之后的专诸刺王僚。季扎这样一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公子哥儿,司马迁为何大力赞颂他的品德呢?

还有,列传中的第一篇《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孤竹国的两位公子,却对继承王位没有兴趣,抛下国家和子民不顾,自己隐居起来。听说周文王有贤名跑去投奔,结果去晚了,文王已死,遇见了起兵伐纣的周武王,两位隐士拦挡武王的马头,劝说他不要讨伐无道的君主,无果。周王室平定天下后,这两位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跑到山里采薇而食,结果活活饿死了。这两位贤人,放着自己的国民不去治理,逆历史潮流而动地拦挡义军,还清高地不吃周朝的粮食,这是贤德呢,还是闲的呢?而司马迁将这两位放在列传的开头,用意是什么呢?

《史记》中类似的好故事,感动天地的人物,有意思的疑问还有很多,小读者不妨自己开卷一读。当然,中华书局的竖排繁体字十大本的《史记》小学生是啃不动的,好在当代的学者为孩子们编好了适合他们的《史记》读物。我前一阵读到了一套《少年读史记》,这套书打破了《史记》原来本纪、世家、列传、十表八书的体例,而是以类似的主题将史记中的故事和人物串起来,白话为主,辅以部分原文和注释,并且加了一些精彩的点评。猴叔推荐给小读者们,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中国先秦西汉历史的读本,特别是可以成为我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良好扩展读物。
《少年读史记》,张嘉骅编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BOOK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爱国,爱家,爱自己,敬天,敬人,敬真理——《少年读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