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河立传,为“母亲”画像——《一条大河》



“黄河远上白云间……”、“九曲黄河万里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每逢提到黄河,我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些诗句,古人诗歌中的黄河,带着一种原始蓬勃的力量,冲出沙漠,劈开高山,一路豪歌奔腾入海。

而今,当我们真的见到黄河时,却不免有些失望。特别是在华北平原上,我们开车或坐火车走过某一座黄河大桥时,早早驶上大桥,迟迟看不到河水,河床堪称一望无际,但其间断断续续,丝丝缕缕,玉带般的水体,静静地躺在河床中央,既不奔腾,也不浩瀚,甚至也不怎么黄。很难想象,辽阔富饶的华北大平原,就是这汪清水亿万年冲击形成的。

后来,两次旅行的经历,让我在黄河的另一些部位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她,才改变了我的看法。一次是向西南走,从华北平原进入豫西,黄土高原的边缘,在洛阳市以北的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我看到了小浪底泄洪的恢宏场面,才感受到李白诗中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而水库大坝以上的黄河小三峡景区,又呈现出一片山水俊秀的温柔风姿,让我感慨黄河的仪态万千。另一次是向东南走,进入山东一直走到东营,我们去了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公园。这片湿地大得仿佛无边无际,一整天的时间,我们都驱车走在黄河最后一段肢体——入海前的三角洲上,很难分清哪里是河,哪里是海,哪里是陆地。

最近这几天,我又突然萌发了一种冲动,想到更多的地方去看看黄河,感受这条大河从孩提到壮年,从奔放到安静,每一个阶段的力量与气韵,更想看看那些在黄河滋润之下,古人留下灿烂文明的一座座古城,一件件遗迹。引发我这个冲动的,是一部了不起的绘本,画家于大武先生创作的中国首部黄河大主题绘本——《一条大河》

“5464千米路程,和你一起感受中华5000年辉煌文明。用一本书点燃每个中国孩子心中的民族梦想。”腰封上的文案,让我们在翻开这部书前,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封面上的壶口瀑布更是将大河的气韵与民族的沧桑融于一体,似乎有无数的故事等着向读者倾诉。作者在文字中用了黄河的第一人称进行自述,而画面则用了一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壁画风格,在大全景写意的基础上,又对局部景观进行写实,有点像人文地图的感觉,特别能引发我们亲临其境的冲动。

在共读这部绘本时,我和猴儿子聊天,他问我:为什么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说:大多数中国人如果寻根的话,都会与黄河流域有些关系。比如咱们家,爸爸妈妈的老家都与黄河有关。我的祖籍是山东泰安,黄河以南不远处,东岳泰山平地而起,携黄河而眺东海,我的老家就在泰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妈妈的故乡也在黄河以南,一条黄河重要的支流洛河养育了那一方水土,还有伊水旁壮观而不失秀丽的龙门石窟。

黄河是亿万中国人的根,更哺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跟猴儿子说:你喜欢听评书,评书里历朝历代建都的地方,大多在黄河流域,特别是几大文明古都,受黄河的滋养最多。你听东周列国,东周就把都城从镐京签到了成周,也就是今天的洛阳;你听东汉演义,刘秀定都就在洛阳;你听三国演义,曹操把政治中心迁到了黄河更下游的许昌;你听大隋唐,唐朝定都长安,武则天却搬到了洛阳;你听杨家将,北宋的都城在黄河边的东京汴梁,也就是开封……拿我们最熟悉的洛阳来说吧,因为有黄河的支流伊水、洛河的灌溉,这片宝地成为了自周公以来很多王朝的政治中心,数一数居然是十三朝古都。河套里面的西安,也是十三朝古都。下游进入华北平原的开封,是八朝古都。而黄河边的郑州,黄帝就曾建都于此,考古发现夏商周的王朝很多在此建都,郑州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看着绘本中的黄河与两岸的高山、沙漠、古都、新城,回味着历朝历代在这条大河边发生的故事,我和猴儿子心中除了来一场说走就走、到黄河边去的旅行的冲动,还油然而生了一种自豪感——我们骄傲,我们是黄河的孩子;我们自豪,我们民族的文明源远流长,就像这奔腾的黄河水,波澜壮阔,从未断绝。


《一条大河》,于大武著绘,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猴叔讲绘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为大河立传,为“母亲”画像——《一条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