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Book书遇到Blockchain区块链——书籍的3.0时代

区块链,近日成为了所有推文热贴的头号关键词,“中国进入区块链时代”,“全民学习区块链”,似乎区块链技术已经“杏林在望”,明天就会进入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又一次改变我们的世界。猴叔也和你一样,恶补了一下区块链ABC,我立刻就被一个想法吸引了:如果区块链技术能够迅速落地,那么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精神消费品——书籍,会变成什么样子?与此相关,作家的创作会变成什么样子?出版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子?阅读会变成什么样子?于是,猴叔借着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做了一个预言性的“梦”,梦到了一个全新的BOOK3.0时代。以下内容,你不妨当成科幻小说或童话来读:

当书籍遇到区块链,第一个了不起的改变将是——盗版将从本质上消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属性,几乎先天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救世良方。写作行为和作品发布行为一旦上链,作品将永远且大量备份地打上原创者的标签,任何复制、仿制、修改行为都可被追溯。就像数字货币让扒手下岗,共享单车让黑摩的下岗一样,区块链技术,会让无良盗版书商被历史扫进垃圾箱。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改变就是,作家的取酬形式会从当前的稿费和版税模式,变为流量变现的网络知识付费模式。因为链上产品每次被提取,被阅读都可记录,所以作家不再需要由出版社预付稿酬,也不再需要通过出版社的加印提取版税。作家和读者可以在网上进行C2C的交易。甚至作家的回报也不一定是现金,而可以是区块链上的各种可供交易的资源。只要我在链上有可验证的巨大点击率作资本,我就可以在链上获取各种我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猜到第三个转变了,那就是——出版社的商业模式会被颠覆。我们不再需要一种叫出版社的公司,对书籍价值和销量做出预测,先行投资,再从读者端收益。实现了作者到读者的C2C链上交易后,出版社可能会变形为一种挖掘数据价值、精准营销的互联网公司。它的作用是获取读者端大数据,对每个读者阅读行为精准分析;获取创作端大数据,对每部作品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精准分析,然后通过各种平台,进行精准推送。


接下来,该说说编辑这个职业的变化了。猴叔的朋友圈里,最多的就是图书编辑。编辑朋友们可能会猜,既然出版社变成大数据公司了,小编是不是要变身算法专家了呢?非也,图书编辑这个职业,在区块链时代真正的未来,我认为会是“作家顾问”、“创作咨询师”。编辑们会从选题论证、版权谈判、译者与推荐者寻源、审校、营销推广活动等传统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转而为作家提供创作方向、创作内容、艺术手法、写作风格、作品定位、目标群体偏好分析等技术咨询和辅导的工作,也就是一类特殊的咨询顾问。编辑老师们,猴叔请你们放心,你们不但不会下岗,反而还会升级呢。

接下来被改变的,就是猴叔自己了,猴叔的一部分工作是童书翻译。未来的图书翻译可能会有一部分被AI取代,比如信息类、技术类、工具类的书籍,可能机器人比人翻译得更准确,或者是机器人翻译,真人审校。但文学艺术类的书籍,比如小说、诗歌、童话、绘本等等,很可能仍然会是我们这些“人肉翻译”的自留地。但不幸的是,链上传播的图书,不再是出版社先行指定唯一的译者,然后所有读者都阅读唯一的译本了。翻译可能会变成所有翻译爱好者在链上PK的“武林大会”。一部名著,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译本,每一个都打着译者的标签,和作者标签一样不可被篡改,不可被仿冒,而读者则可以自由选择。让流量来证明,谁的翻译最受读者的欢迎。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到图书领域的另一类经济体——印刷厂。区块链时代,印刷厂是不是不存在了啊?首先我们要判断,纸质书阅读的行为是否还会长期存在。猴叔的答案是——会,在今天的故事中,咱们不具体展开了,你可以自己头脑风暴一下,哪些场景下,纸质书阅读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取代。纸质书还有需求,印刷厂就还会存在。但随着书籍上链,译者分散化、插画家也可以分散化、每个读者的阅读需求都不一样。很可能同一部作品,不同读者想看的纸质书长得都不一样。印刷厂可能会从今天的规模化、标准化地批量生产,变为分散式智能化地生产。甚至可能会出现读者远程操控的“共享印刷机”。

接下来就是阅读场景的变化了,如果阅读行为也在区块链上进行,就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读书时也可以看“弹幕”,只要你想看,就能看到全世界读者在你读的这段内容上做的“眉批”。甚至这些“眉批”也会根据受欢迎程度来自动排序和推送。看书有如看微博,人人都是“金圣叹”。阅读行为将高度社群化,你可以保留一个人在角落里安安静静读书的权力,也可以和全世界的同好者一起,在一本书中碰撞思想的火花。

转了一大圈,最后该说说作家了。区块链时代,特别是区块链+AI时代,图书创作很可能会是两种作家的“华山论剑”——一种是真人,一种是机器人,甚至作为读者并不需要做出分辨。而作家也会分化成两类截然不同的人群:一类仍然是自己码字,一类则研究算法和深度机器学习,开发个性化的写作机器人,然后让带着自己知识产权标签的机器人来写作。真人作家写一本书,机器人可能已经写了一千本书,但究竟谁的书更吸引流量,更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大家一起在区块链上PK。


以上八大变化,就是猴叔对区块链时代书籍存在形式的预言。从古人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刻字开始到造纸术、印刷术的演进变革,这是图书的1.0时代;数字图书在互联网上传播,书籍进入了2.0时代;区块链来了,书籍会不会开启一个全新的3.0时代?欢迎你来和猴叔一起,做这个“梦”。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当Book书遇到Blockchain区块链——书籍的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