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封、二衬、三页、一册:读绘本不要“裸奔”——猴叔说书之三

一部精美的绘本,就像一个网红小女生,也是要描眉画眼,穿衣戴帽,精心打扮一番,才能出来见人的。而我们读一部绘本,也像欣赏一个美女一样,不能光看脸,还要看看发型是否时尚、服饰搭配是否讲究,皮肤白净不白净,甚至戴的表、穿的鞋、拎的包都是她综合气质的一部分。绘本的封面和封底包含了什么信息?前后环衬起着什么作用?版权页在哪里?导读手册有什么用?今天,猴叔就带大家从头到脚地解剖一下绘本作为图书的各个器官和配件,让大家能更全面细致地欣赏绘本,不错过它的每一处“小美好”和“小心机”。

五封,就是塑封、护封、腰封、封面和封底。拿到一本新书,第一个动作就是撕掉塑封。塑封就是包住书的那层透明塑料皮,它起两个作用:一是保护,二是保密。保护是防止新书被翻折、污损,卖不出去了。保密是不想让你在书店里光看不买,特别是篇幅较短,文字量少的绘本,十来分钟就能读完。现在也有一些书店会在架子上放一本拆开塑封的样书供大家阅读,如果读完之后还有买回家的冲动,你拿一本塑封完好的去交钱就好。

腰封好比是一本书头上戴的帽子。腰封其实就是一个窄窄的长纸条,折起来挂在封面外面。腰封的作用其实是为了促销,让你隔着塑封就能看到这本书受欢迎的程度,产生购买的冲动。因此,腰封上的内容以傻大傻大的文字为主:本书获了什么大奖,翻译成多少种语言文字,在国外印数有多高,以及一些名家对本书的背书。腰封上往往连名家推荐的内容都不写了,只是罗列一堆能吓住家长们的名字。但是绘本圈的名人其实就那么多,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绘本腰封越来越同质化了,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位专家的名字。腰封对于绘本的内容,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很多读者拆开塑封后,会将腰封和塑封一起随手丢掉。

护封就是把书完全包住的单独的封面,或者说是封面外面的封面。由于绘本封面和封底的材质使用硬纸板的居多,所以很多绘本会在外面加一层护封,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封面和封底的地位,书名、作者、绘者、译者、出版社等信息都印在护封封面上。有护封的书,还会多出来两个部位,就是前后勒口。勒口就是护封在封面后折起来的一条,前后勒口往往会印上作者、绘者的简介,还有本书的内容提要等等。
《你好,灯塔》的勒口和前环衬

对于封面和封底,猴叔要提醒大家三件事。第一,除了吸引人的图案和书名外,封面上的其他文字信息也很重要,建议在给孩子读绘本时,也一起读一下,比如作者的名字和国籍,绘者的名字和国籍,还有译者的名字,出版社的名字。这样能让孩子对作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还能建立起作家和插画家的概念。读的多了,他就会联想起来,他还读过这个作家或插画家的什么作品,这样我们的小读者也能对绘本的艺术风格建立起初步的概念,形成鉴赏能力。

第二,记得要完整地欣赏封面和封底。或许你都没发现,很多绘本的封面和封底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而你必须把书完全摊开再翻过来,才能欣赏到这幅画面。甚至有些绘本,它的书名从封面一直延续到封底上,如果不完整地看一下,你连书名都没看全呢。例如下面这本书,只看封面,你会以外它的名字就叫《贝太太从前为什么那么凶……》。

完全打开你才发现,原来它完整的书名是《贝太太从前为什么那么凶……现在又那么和气了?》。

封面连着的那一个对开页,叫前环衬,封底连着的就是后环衬了。有些绘本的前后环衬只是纯色的背景,有些则是与书的内容有关的一些图案,有些环衬则是书中故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是上面这部书《贝太太从前为什么那么凶……现在又那么和气了?》,书中的前后环衬就是故事最开头和最结尾的情节性画面。


再如,英国著名绘本作家约翰·伯宁罕的代表作《迟到大王》。本书的前后环衬,就是主人公小男孩儿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被老师罚写一百遍的本子,仔细看你会发现,他很快就把“弄丢”写成了“弄去”,他索性将错就错,之后就全是“弄去”了,通过这个细节,“迟到大王”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生动地突显出来。这样的环衬,就是书中情节的重要补充。

三页,指的是扉页、版权页和致辞页。扉页,就是除封面外,又一次出现书名和作者姓名的那一页,打开扉页,就像打开了阅读本书的大门,情节就开始了。很多绘本会借助扉页带入情景,比如让主角出现或让环境出现等等。有些绘本的情节,从扉页就开始了,还是以上面这部书《贝太太从前为什么那么凶……现在又那么和气了?》为例,邻家孩子听到贝太太的动静,吓得不敢出门,躲在门镜后面看她。如果不注意阅读扉页上的画面,这个有趣又有深意镜头就会被我们错过了。

版权页是有版权声明和出版信息的那一页。对于研究绘本的猴叔来说,版权页非常重要,对于大家而言,也不妨细看一下版权页。首先是了解作者和创作年代,版权页上有作者母语的名字而不是译名,有些作家在中国的译名不统一,比如《比得兔》的作者波特小姐,有的翻译为比阿特丽克斯·波特,有的翻译为碧翠丝·波特,看到版权页我们就知道,她的名字是Beatrix Potter。又如《大卫不可以》的作者David Shannon,有的翻译为大卫·夏农,有的则是大卫·香农。版权页上还有本书初次获得版权的年份,我们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创作的年代。
《你在这里呀!》的版权页和扉页

致辞页,就是写着作者的一句话——“本书献给……”的那一页。有些致辞会透露出作者创作本书的源起,获得灵感的来源。我们会发现,很多绘本作者的灵感来源,都是自己的孩子。
《你好,灯塔》的致辞页和扉页

最后说说一册,也就是书中夹的单独的小册子,导读手册,也有的绘本会将导读的文字印在书的正文后面,而不是单独的小册子,这里我们就说说导读这个东西吧。猴叔自己就是一个写导读的人,但对于导读,我还是建议家长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导读,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辅助和拓展我们的阅读。理论上讲,就是请一些比一般地读者知识更丰富、更见多识广的专家,就本书的艺术手法与特色,创作背景与作者,主旨和深刻含义,进行一些阐发,帮助家长更好地选择,帮助大读者和小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

但是,任何专家都也有他自己的思路和局限,有他自己的喜好和眼光。绘本说到底是个艺术作品,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不会有统一的正确答案,也不会只是单一的维度。任何专家的评论,在“洞见”的同时,也伴随着“不见”。作为一枚导读作者,我当然不同意大家拿到新书直接把导读手册扔掉,但我也建议大家,一定要先读作品本身,充分咀嚼和消化之后,再读导读手册的内容,同时不要迷信我们这帮人在导读中写的观点,猴叔的导读和猴叔的推文一样,不敢自命“引导”,只是和您分享、交流我的想法和感受。

今天,猴叔和大家一起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地认识了一下绘本这个“网红”,分析了一部绘本的各个“部位”和附带的“零件”。就像我们认识一位美女,光看脸和身材,是有可能受骗的,我们在欣赏与讲读绘本时,可不要跳过封面、环衬、扉页等部分直接从正文开始啊。


猴叔讲绘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五封、二衬、三页、一册:读绘本不要“裸奔”——猴叔说书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