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留神,“机器人”来跟你抢孩子啦!
先声明一点,我们今天说的“抢孩子”,可不是人贩子在商场里抢人啊。我们要聊的是,人工智能进入亲子和早教领域,会对亲子关系和低幼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具体到一个小问题上,有多少人工智能产品,会和你争夺给孩子读书、讲睡前故事的权力?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正在进入属于人工智能(AI)的时代!
不知你发现没有,在你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人工智能的影子。给你打骚扰电话的那些讨厌的家伙,很多都不是苦B的电话推销员了,而是服务器上的人工智能(所以冲它们发脾气没有意义);你在开车时,人工智能在帮你规划路线,绕开拥堵,提示探头;你在手机上浏览新闻或看小视频,比如刷头条或刷抖音,都是一套算法在根据你的爱好,或背后的商业机制,在给你推送内容;你打游戏“吃鸡”,和你刚枪的都是一帮机器人;你追的电视剧,很多都是“剧本机器人”写的剧本;你在SHOPPING MALL购物时,头顶的摄像头就在分析你的行走路线甚至是面部表情;下次你去医院看病时,给你看X光片或化验结果的,说不定就是人工智能;明天给孩子们上一对一英语课的,可能就是发音标准、无所不知的云端人工智能“老师”,而不是美国或菲律宾家庭妇女……

难怪大家都在担忧——明天,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我的职业啊?或许真的会有越来越多的工种,被机器人取代。好消息是,到那时我们也不用工作了,成天玩儿就行了;坏消息是,大多数人可能也就是“穷开心”。但是,有一个“职业”,据说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永远无休息,终生不下岗,还没有一分钱工资的——没错,那就是妈妈!自从你有了娃,从喂奶、洗澡、换尿布,到讲故事、唱歌、哄睡,再到伺候吃喝、花钱刷课、辅导作业……妈妈这个职业的发展通道非常清晰,成长空间很大,个性化因素极强,人工智能取代不了!

人工智能取代不了吗?先别那么乐观,其实在妈妈的职责范围内,也有一些工作,正在受到来自机器人的威胁!比如给娃讲睡前故事。
给娃讲故事这件事对妈妈来说有多重要,我仅举个小“栗子”——爱因斯坦说,曾经有位母亲问他,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更聪明。爱因斯坦回答她:“给他朗读童话故事。”那位母亲以为爱因斯坦是随口一说,于是又追问道:“那么读完之后,该做些什么?”爱因斯坦说:“再读下一个童话故事。”

在给娃讲故事这件事,妈妈们一直是有竞争对手的。猴叔听父辈们说过,他们小时候,刚刚有收音机和广播电台时,就有一位孙敬修老爷爷,特别会给孩子讲故事,那时很多妈妈还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劳动妇女呢。猴叔小时候也有过在匣子边等着“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的记忆。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作家梅·福克斯曾讲过一个故事:妈妈发现电视上有一个给孩子讲故事的节目,小女儿一开始很喜欢,但两天后,女儿自己关掉了电视,来厨房找妈妈。妈妈说:“电视上的叔叔不是讲故事很好吗?”女儿说:“但是那个叔叔不会抱我啊?”

猴儿子很小的时候,有亲人送给他一个高级“洋娃娃”(非智能的故事机),名字叫“康吉”,肚子里装着几百个故事和几百首儿童,只要一按开关,孩子就可以边抱着它边听故事,但或许我太擅长讲故事了,这种电子玩具并没能获得孩子的欢欣。后来,当睡前故事已成为习惯,我们每天晚上忍着困意,给娃讲睡前故事讲到自己睡着,或是读书读到口干舌燥时,以“凯叔讲故事”为代表的一些APP或公众号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很多家长也都开始追这些线上的“哄睡神器”。
也就在这时,猴叔开办了“猴叔讲绘本”这个公众号,很多家长以为我也是在公号上给娃读书,替妈妈们代劳,纷纷问我“如何听故事?”“猴叔为什么不讲故事?”因为猴叔的公号,其实是给爸爸妈妈们写的,我讲的再好,对于你家娃,也不可能超过或替代你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智能产品越来越多了,据说已经有能陪养老院的老人聊天的智能机器人了,我也见过能跟孩子简单对话并传授知识的机器人玩具。前两天在某个行业峰会上,我看到一组让我震惊的数据。“智能故事机”的消费量,过去四年在中国呈现指数级增长,2015年10万台,2016年100万台,2017年1000万台,2018年2000万台。粗略的说,就是2018年全国有2000万个家庭,在用智能故事机给娃讲故事。

而比智能故事机更领先的产品也出现了,那就是绘本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除了具备故事机的全部功能,它还有“眼睛”,可以边看绘本,边给孩子读书,一般市面上买的绘本就行,据说它能读的绘本量已经达到了30000+。这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孩子如果从出生开始,每天读一本绘本,30000本够读一辈子,而这种绘本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仅有150元左右,也就是7、8本绘本的价格。

前两天,猴叔又发现一个新鲜玩艺儿,微软开发的智能睡前故事程序——“小冰姐姐讲故事”。这个微信上的小程序,有好多简单的童话故事和古诗词,而且可以定制化设计。你可以选择故事属性是偏教育还是偏娱乐,你可以把自己家宝宝的名字,设为故事中主角的主人公名字,还可以添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作为故事角色,也可以把宝宝喜欢的好朋友或卡通人物的名字编进故事里。比如我定制的故事,主人公就是猴叔和小猪佩奇,还有安妮。

一启动小程序,这个声音甜美的“小冰姐姐”就会请你选择,是给娃讲故事,还是哄娃睡觉。讲故事模式就是以孩子的名字为主人公的各种小故事,哄睡觉就是以温柔的语音朗诵古诗词。更有趣的是,这个小冰姐姐,是微软开发的一个具有智能聊天功能的机器人,她不仅可以用文字和表情和你聊天,还可以用语音的方式和你或和宝宝对话。这么强大的人工智能“哄娃神器”,是不是能把妈妈们从睡前故事和哄娃睡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了?

猴叔并不这么看。我的感觉是,各种技术、软件、硬件的机器人大军,正在围剿着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共读、共处的亲子时光。无论云端的还是实体的机器人,虽然一肚子故事,甚至可以学会简单地对话,但“它们”不是人,没有温度,没有爱,不会观察,不会反馈。
亲子阅读是现场互动的活动,孩子可以提问,我们可以引导启发,可以一起讨论,甚至一起分角色朗读,这种互动是人工智能实现不了的。最重要的是,亲子阅读是爸妈和孩子共度的快乐时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向我们学习,我们向孩子学习,我们和孩子一起向书本学习。多年之后,这段亲子共读的时光会成为我们和孩子内心深处美丽、温馨而宝贵的回忆。而人工智能,不过是机械地调用程序和存储,不会累积任何感动,无法激发任何思想的碰撞交汇。

其实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对此也并非真不明白。“小冰姐姐讲故事”的版权说明最后一段话,就是这么说的:“您现在正在使用的,是这一系列(微软小冰人工智能创造平台)中的童话有声读物创作工具。但是,人工智能并不能取代人类。在子女的成长中,最珍贵的,始终是您作为家长本人的陪伴。”但是,资本还是把陪娃AI当成了一个商业机会,一个富矿,我相信,各种新颖好玩,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像“真人”的陪娃机器人还会不断涌现出来。

至此,我们可以有个结论了——坏消息是,妈妈们,人工智能还真的没有办法帮你在睡前故事和亲子阅读的方面替你“解套”,这些事情还得你自己干;好消息是,在亲子交流和共同学习、快乐成长方面,我们相信,你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妈妈,仍然是一个光荣而重要的角色,你在孩子童年时付出的一切,将是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心灵财富和精神港湾,也是人生幸福完满的重要部分。
当然,还有爸爸……


猴叔讲绘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妈妈们留神,“机器人”来跟你抢孩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