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聪明又文雅的“段子”——《地球的笔记》

一直以来,猴儿子聊天时,总把班里一个小男生H的名字挂在嘴边,:“我们班H可有意思了”、“我们班H说的”、“我们班H教给我们的”。后来我发现,不仅是猴儿子,他们班里很多男生都是张口闭口地提到H,这位H小同学俨然是个男生中间的小明星。

又一次,H同学参加了猴叔组织的研学营。和他们共同上课、生活的一周时间里,我发现了H的天赋。三年级的小H,聪明,反应快,发散思维能力强,长于联想,善于表达,词汇丰富,表情滑稽,语言幽默——一句话,活脱儿一个 “小小段子手”。

回想我们小时候,班上最受欢迎的孩子,是那种能聊能侃的故事大王。现在孩子们的朋友圈里,总有几个引领语言时尚的段子手。“段子”和“故事”有什么区别?故事可以是真实的,段子则往往有胡编乱造的成分,简单地说就是“吹牛”。故事可以平铺直叙,可以有欢乐、悲伤、惊险、恐怖,段子的格调基本上都是搞笑的。

 

故事可以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地讲述,段子必须有意料之外的新鲜刺激。故事里小白兔一定会遇到大灰狼,老奶奶过马路一定会遇到红领巾,段子里李白可以是个馋猫小孩儿,杜甫可以扛着AK47 上伊拉克,充满了各色混搭错位。讲故事需要条理清晰,明明白白,段子则可以似是而非,胡乱跳跃,不明觉厉。

吹牛、搞笑、意外、混搭、似是而非,段子的这些特点结合在一起,你有没有觉得像一个东西?——没错,有点像诗歌的艺术特征。诗歌里面充满了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诗歌里有很多高级的幽默,“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未流到腮边”;诗歌里必须有令人意外的语言创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歌的语言需要一些错位来制造张力,“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诗歌里有很多朦胧和双关,“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诗歌里面的这些艺术技法,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一定都能读懂,诗歌中多元的情感内容,也不一定都适合孩子们阅读。但有一类诗人,他们擅长用孩子能读懂的语言,写出浅显简洁又新奇有趣的短诗,表达一些阳光、清纯、绿色的主题,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我们将这类诗人称为儿童诗人,将他们的作品称为儿童诗。这里所谓的儿童诗,并不是孩子们写的诗,而是写给孩子的诗。儿童诗人,并不是写诗的孩子,而是给孩子们写诗的大人。

林世仁

台湾有个儿童文学作家林世仁,他喜欢给孩子们写诗。偶然的机会,林世仁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用儿童诗来歌颂一下生我们、养我们的地球。诗人没有就此动笔,而是又加上了一层创意。他用地球第一人称的口吻,创作了一系列笔记体的无韵短诗,并把它们归为五个部分:地球小时候的笔记、地球少年时的笔记、地球长大后的笔记、地球的读书笔记、地球的心情笔记。无韵短诗,非常接近我们说的新奇有趣的“段子”,只不过是一些比较文雅、比较高明、能激发想象力的段子。我们从这本《地球的笔记》中随意撷取几首,给大家展示一下,儿童诗和“段子”一样的特点和妙趣。

说!那个想用一根长棍子

就把我撬起来的阿基米德

躲到哪里去了?


我要罚他写一百遍

“我再也不吹牛了!”

——《杠杆原理》

“吹牛”、“躲”、“罚写一百遍”,孩子们学习生活中最熟悉的元素,用在了阿基米德发明的杠杆原理身上。主人公地球的话语,就像一个淘气的小男生,学着班主任的口气在教训同学:“把阿基米德揪出来!”这种吹牛式的夸张,孩子们立刻就能GET到。

坏脾气的老师

一开口

就吓得天空娃娃大哭

——《雷》

大嗓门的老师,总是用一顿“雷烟火炮”吓得学生们大气不敢出。学生们也会在背后把班会课比喻成一场“暴风雨”。天空中也有个厉害的老师,他一嗓子吼出来,不仅人们都会吓一跳,天上的云娃娃们也会被吓哭呢。这种幽默,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还带着点坏坏的小心机,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爱赌气的小孩

哪儿也去不成

就坐在那儿,不说话

——《石头》

这真是一首好诗,音韵和节奏充满匠心,刻画的形象如在目前。巧妙的是,只有看到它的标题,你才知道,它写的并不是一个小孩,而是在比喻一块石头。将石头比喻成赌气的孩子,这是一个新的发明,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细一品味,又是那么的恰当生动。

机器人?没见过

人机器?朝九晚五一大堆

——《机器人》

这首带着嘲讽语气,有点黑色幽默的短诗,只有两句话,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冷冰冰的,有点瘆得慌?“机器人”这个词,最平常不过。“人机器”这个作者生造出来的词,给我们一种错位的感觉。人机器是什么?是你,是我,是大家。这种错位造成的张力,是诗歌语言直刺人心的锋芒。

坏脾气的房客

一来

就赶跑好多室友

——《人》

人,是一个物种,地球上几百万个物种之一。房客是一个个体,或许用许多的室友或邻居。如果地球是个大公寓,那人类可能不是一个好房客,因为人类的活动,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地球与公寓,人类与房客,野生动植物与室友,这种类比似像而非像,说近又不近,短短一句话,留下很多空间,让读者慢慢回味,自己脑补,见仁见智。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今天,我们从小学生中的段子手,聊到了诗歌中的儿童诗,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台湾诗人林世仁《地球的笔记》中的几首短诗。什么是诗?这个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猴叔认为,并非押韵的就是诗,也并非换行的就是诗,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诗歌形式。诗歌的核心不在于外在形式,而在于对语言的探索、实验和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生活中的段子,还真的具备诗歌的特征,说不定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流行体呢。

《地球的笔记》,林世仁著,唐唐绘,广西师大社魔法象2018年7月出版。

猴叔讲绘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儿童诗≈聪明又文雅的“段子”——《地球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