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初中数学的提分方法

有很多孩子刚从小学上来时,数学底子还不错,数学也能考个一百零几甚至是一百一以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成绩开始慢慢下降,尤其是大考成绩,基本上是稳步下滑,慢慢到了初二下学期或初三上学期,数学就大概稳定在了70-90分左右,基本上处于这个分数段的孩子,难题就不用说了,更多的是基础没打好,导致一些简单题目的丢分。这一类的孩子在双减之前,是辅导班老师最爱教的孩子,因为底子还行,然后教法得当的话,提分效果明显。


如果说后面没办法报课外班补习,而分数又恰好在这个区间的话,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办法也还是有,主要还是靠家长,也不需要家长具备给孩子讲题的能力,但还是有个最低的要求,那就是家长照着题目的解析能看懂整个解题过程。家长具备这个能力后,也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数学成绩。


那具体该怎么来操作呢?首先,对孩子的数学薄弱项进行摸底。有很多平时比较关注孩子学袭的家长其实这一块应该是比较清楚的,如果家长不清楚孩子哪个章节没学好,可以通过考试卷或作业总出错的题目类型来找出孩子的缺漏。


其次,摸底完成后,就是对具体的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一般来说,基础的概念性错误比较少,但不排除有部分孩子上课没认真听讲,造成有些知识的概念模糊不清,这一块单纯地看书是很难弥补上来的,必须要通过具体的题目才能把概念搞清楚,尤其是选择题,容易混淆的选项正是帮你理清概念的最好方法。但很多教辅因为这类题目太简单太基础,所以大部分只有一个答案,没有各选项的解答分析,所以对于概念不清的孩子来说单纯地刷这类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必须要挑带详细解析的题目来做,做后要认真看各选项的解析,尤其是要看错误项的分析,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真正理解这个概念。这一块主要是家长督促孩子做题看解析,然后过几天去掉解析再让孩子来解释为什么选这个选项而不选其他的选项,说明理由,很快说出来则说明孩子的概念搞清楚了,后面再适当刷一部分题巩固一下即可,不需要再大量地刷题,因为这部分并不是重点。


真正的重点还是在计算题和中档题上,因为这个分段的孩子丢分大部分在这部分上面。其实很多孩子的问题主要出在理解和计算上,这一块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题目意思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错误。比如有些应用题根据题意是需要列一元二次方程来解题的,但有些孩子题目压根就没读懂,列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题,那肯定是不能得分的。另一部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不爱用草稿纸,就喜欢用他那天才的脑袋凭空瞎想。比如在一些多项式的化简中,合并同类项时的去括号变号和合并同类项甚至除法变乘法时的分子分母互换一步完成,答案倒是出得快,就是成功率惨不忍睹,看着不起眼但随便就四五个3分没了。


对于这类错误,中档应用题其实大家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不是真的理解不了,而是题目的字太多,看着就眼晕,很多时候都是跳着看,逻辑关系都没有理顺就下笔列式子,自然容易错。这类题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还是记题型或者记关键词来区分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或是分段方程更加有效。对于分段方程来说,看懂题目中的图是关键,尤其是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单位要特别注意。这一块只能通过做题来熟悉,但是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这个分段的孩子其实非常不喜欢做这类题,可以说是非常排斥,但是没办法,如果别人都不爱做,你能熟练掌握你就有了一点优势,这个家长是帮不上忙的,必须自己克服。


但是草稿纸的使用家长还是可以督促一下的,尤其是这类题反复出错的话,家长更应该要求孩子做题时使用草稿本,否则会做得不到分真的是很可惜,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情商太低的缘故,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需要家长恩威并用,总之,计算不用草稿纸,考试别想拿高分。


对于压轴题这类难题来说,这个分段的孩子可以暂时不考虑,只需要把第一问的送分题的分拿到就行了,后面的几问随缘,有感觉就做一下,没感觉就放弃,把时间留出来尽量去捞前面的分,会更容易些。


今天发了2篇文章,后面还有一篇,不是广告,是推荐给初中生的一套如何写作文的书,之前总有初中家长在问。如果大家没时间去上培训班的话,这套书非常适合自己看,看完后自己会对写作文有不一样的感觉。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单。


这里是学霸爸爸长不大的公众号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给您的朋友,谢谢!同时,也希望您能点个赞,设个星标,方便第一时间阅读,同时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到其他群,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想进交流群的家长扫码加微信进群,直接注明:进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霸爸爸长不大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双减后初中数学的提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