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的另一大功效,大家可能都想不到

看目前双减政策落实的趋势,今后很大可能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都要实行放学不需要背书包回家的政策了。真正实现学科学袭内容的减负,所有的课内学袭都在学校完成,回家就是玩,对于很多的双职工的家庭来说,上班累了一天,回家再也不用为了辅导孩子功课而牺牲自己休闲放松的时间,顺便减少河东狮吼的次数,对家庭和睦还是很有好处的。


不过就算是在家里不学袭课本知识,不做妈妈牌作业,但也最好不要让孩子傻玩。这里说的傻玩是不引导孩子如何玩或者放任孩子玩手机平板。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大学生以及硕士博士生的一些关于心理方面是文章,发现一个更加可怕的事实,就是很多父母辛辛苦苦十几年,把孩子送进了好大学,结果孩子没人管,缺乏独立安排学袭的能力,突然不会学袭了,再加上自制能力很差,完全不像个大学生,整天闷头打游戏,一学期下来,挂科好几门,有的要通知家长,有的要退学,结果孩子受不了这种从天之骄子变成学渣的落差,抑郁了,当然还有更严重的。还有一些是没有自己的目标,被逼拼命学袭是为了父母去学袭的,大学也是为了父母去考取的,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觉得任务完成了,可以去S了。还有的孩子因为只会学袭,成绩很好,但到了大学后发现学袭成绩不再突出,关键是别人除了学袭比自己优秀外,啥其他的东西都会,接受不了自己的普通,抑郁了,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种。


其实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在小学就埋下了隐患。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以具体知识的培养考查为主,所以孩子从小就在学袭如何应付考试,所有的学袭都是围绕考试展开的。但孩子在进入大学后,知识的学袭就不再是唯一的目标了,自主学袭能力、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能力、独立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关系处理能力等等都是需要掌握的能力,但这些能力恰恰是父母很少会花时间精力去教孩子的。尤其是那一部分通过苦学进入大学的孩子,他们的所有时间都拿来学袭了,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一旦脱离父母的身边,很多人就会不适应,这部分孩子就是那些高分低能的孩子。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这些情况,只知道能把孩子送进象牙塔就算是完成了任务,所以除了学袭之外需要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这就好比你给孩子揽了个瓷器活,但却没给孩子金刚钻,孩子如何能做好呢?


以前的孩子上大学前父母也没有这种意识要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但为什么就能坚持下来呢?因为以前的孩子除了上学还要帮家里干活、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学袭不是他唯一的事情。学得不好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学得好的则会分外珍惜这个上大学的机会。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那么脆弱,压力稍大一点就抑郁甚至退学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自我价值被错误地绑定在了学袭成绩这一条路上,认知的扭曲让孩子无法把自我价值和除了学袭之外的其他方面链接起来,一旦在学袭上遭受挫折,就会无法接受这种现状,造成心理上出现问题。


所以为什么现在要搞双减政策,让孩子搞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把自我价值和多方面建立链接,体育好也代表成功、画画好也代表成功、音乐好也代表成功,甚至会做家务劳动也代表成功,今后不再是学袭好才代表成功,任何一方面有优势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只有给孩子从小就灌输这种认知,孩子才不会钻牛角尖,才能逐渐扭转现今初高中大学越来越多的抑郁症发病的情况。


所以回家没有作业,又辅导不了孩子的家长,记得多陪孩子玩,多找点开发孩子智力的游戏(非电子游戏)陪孩子玩,多教孩子一些行为和学袭习惯,多陪孩子运动。这些看起来对学袭课内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后续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学袭和身心健康帮助巨大,很多家长等到孩子生病了才追悔莫及,当初为啥要压榨孩子那么狠。其实其他方面的活动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同样有帮助,虽然不如具体的知识那么直观,但后续学袭动力和后劲会更足。当然,也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玩着玩着就变更聪明了,也有扶不起的阿斗。


这里是学霸爸爸长不大的公众号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给您的朋友,谢谢!同时,也希望您能点个赞,设个星标,方便第一时间阅读,同时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到其他群,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想进交流群的家长扫码加微信进群,直接注明:进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霸爸爸长不大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双减的另一大功效,大家可能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