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学习兴趣的作用更大了

有很多家长和孩子在学袭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对自己特别喜欢的内容或认同的理念特别上心,对不喜欢的内容或不认同的理念则会选择性地忽视,最后的结果大概也就是学得好的科目依旧学得好,学得不好的科目也很难有大的起色。


其实针对每一科的具体的学袭方法对孩子(尤其是初中的孩子)的学袭成绩的提高作用有限,因为某种学袭方法有效果的前提是孩子感兴趣,从内心深处想要去学这门课,他才能会去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提高这门课的成绩。


经常有家长跟我反映,说某某方法我觉得特别好,但是孩子并不认同,不愿意听,强行让孩子试了一下,说没啥效果,问还有没有啥办法。其实这是大部分孩子处在中游水平的家长都会碰到的问题。而大部分处于中游的孩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科成绩都平平,不好也不坏,另一类就是偏科,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


对于第一类孩子来说,学袭方法对他的帮助并不大,因为他对于学袭的兴趣并不大,基本上属于完成任务就算达标的心态,不愿意去深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鸡不动,佛系,孩子学袭没有目标、动力。这时家长去四处寻找提高学袭成绩的方法基本上是不奏效的,因为使劲的方向不对。此时家长要做的就是需要给孩子找一个能让他为之努力的目标。


这个目标在书上、网上是找不到的,因为图片视频和文字是很难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此时需要在身边去找,比如厉害的老师、考上名校的学长,如果周围找不到这样的人,那也可以带着孩子去著名的大学或科研院所甚至是某些知名的大公司去参观,让现实中的某些元素对孩子的心灵产生震撼,从而激发孩子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继而树立起学袭的目标。当目标竖立起来后,家长就要跟上,要把那些科学的好用的方法让孩子用起来,帮助孩子提升。此时家长才会发现,原来那些之前觉得没效果的方法威力巨大,只是之前不懂得该怎么用。


但是大家要注意,针对这类学有余力的孩子是有效的,但对于那些拼尽全力才能到这个位置的孩子来说,则没有多少上升的空间。也就是说对于只弄课内就可以保持成绩在中游没有短板的孩子来说,上面的方法是有效的。


而对于偏科的孩子来说,其实孩子如果有几科学得特别好,就说明孩子有他自己的一套学袭方法,并且适合他而且有效。兴趣肯定是最大的学袭动力,感兴趣且投入的时间精力多,自然是可以学得很好很深入和超前的。学得不好的科目除了不喜欢排斥外,投入的时间精力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也不要有过高的期望,觉得孩子某一科或某几科学得特别好,应该属于头部的孩子,不能就这么埋没了,其实偏科本身就说明孩子综合能力不强,处于中上游的水平其实已经很好了。


学不好的科目如果强行投入时间精力去学,提高的程度是有限的,但优势科目一旦减少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可能就会变得没那么有优势了,此消彼长,可能对总成绩的提高帮助不大。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保持优势科目不变,然后提高短板科目的成绩,以此来获得总成绩的提升。想法虽然很好,但实际上能实现的孩子非常少,大部分的孩子成绩排名变化不会太大,这是一个很扎心的事实。我之前有篇文章就讲过,这个是一个天花板,是很难轻易突破的。


所以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在小学期间要首先提高孩子的学袭兴趣,小学科目少,内容浅,孩子兴趣大不大对成绩的影响不大,再加上今后双减,成绩就更看不出来真实的水平,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到了初中,你对科目的兴趣决定了你愿不愿意去好好学这门课,而能不能学好这门课取决于你的学袭袭惯和对应的学袭方法,这些环节缺一不可。但有些家长过分相信学袭方法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所以即使你把清北学霸的独门学袭方法拿来套用,依然是很难见效,背后的逻辑就是前面所述。


那么要想成绩能够真正的提高,就需要家长去朝着这几个方向去分析孩子,找到孩子成绩不好的背后真正原因,你才能对症下药,治标治本。否则哪科不好就补哪科的知识一个是难以见效,要么就是一补就起,一停就掉,关键是后面这种补的机会都快没了。但我说的这几点家长不管学历高低都是可以去帮到孩子的,关键是长期有效。所以在小学期间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对自然科学、人文历史多多接触,通过各种有趣的书籍、杂志来提升孩子的兴趣,这比你提前学奥数和初中的各科知识还要重要,千万不要忽视。


这里是学霸爸爸长不大的公众号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给您的朋友,谢谢!同时,也希望您能点个赞,设个星标,方便第一时间阅读,同时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到其他群,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想进交流群的家长扫码加微信进群,直接注明:进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霸爸爸长不大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双减后,学习兴趣的作用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