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考出新高分,先允许他玩儿出新花样!



在咱们国家,每年的六月下旬,都是一个几家欢乐几家愁的阶段。为什么呢,因为在那几天,孩子们的高考成绩就公布了。分数理想的家庭,赞扬褒奖纷至沓来,挑个理想的大学,然后轻轻松松去休假。成绩失意的家庭,父母在外面都不敢跟人打招呼,就怕人问起孩子的分数,而孩子自己,可能会渡过一个倦怠麻木、破罐破摔的,人生中最迷茫的暑假。

猴叔的读者朋友们,大多数孩子还比较小,可能还不会为高考的事情操心呢。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提前预言,你的孩子在高考他那一年,会成为所在省(直辖市)的状元,你高兴不高兴?不用问,肯定很乐意了。如果再让你想想,为了成就这个十多年后的“小状元”,你现在需要为他做点什么准备呢?

我猜可能你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立刻想到的不外乎三件事:一是择校,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上一个最好的学校,一路上名校,才有希望夺状元;二是补习,学而思、新东方等等这些名声在外的课外补习班,一定要不惜重金给孩子多报几个;三是习惯,让孩子养成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学习习惯和永争第一的自我要求,不当学霸,誓不罢休。

但是,今天猴叔可能要唱唱反调了。猴叔坚持认为,如果你真想让你的孩子,在十八、九岁到二十五岁之间,人生的青年阶段,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就,比如TOP5%的标化考试成绩,那么在他五岁到十岁左右的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投资就是——给他大把大把的时间,让他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自在地玩耍。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自主玩耍时间,意味着孩子可以自发地培养兴趣爱好,自发地进行对世界的探索和对知识的获取。这就给了孩子一个宝贵的机会,他会发现属于自己的爱好的领域,并学会跟着兴趣出发,主动进行学习,自我激励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之前自主探索知识的经验,就会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不分主科副科、课内课外的。

再大一点儿,到了中学阶段,孩子们在自己的业余爱好方面已经下了七、八年的工夫了。他会有机会在自己最喜欢,投入精力最多的领域,收获一些成绩,得到一些人生的巅峰体验,比如全国比赛得冠军,登上舞台表演,上电视上报纸,去外地甚至出国游学等等。青少年时代巅峰体验的经历,是可以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奋斗领域,孩子都可以享用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到了冲刺、倒计时为主题的高中阶段,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还能拿出固定的时间,从事他喜欢的业余爱好,那简直太难得了。不论这个爱好是高雅一点的钢琴、小提琴、舞蹈、绘画,还是奔放一些的足球、篮球,都能成为孩子心理能量的充电宝和压力情绪的释放站。对于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和满格的状态投入主课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这两天,各省的高考状元已经产生了,我们一起认识北京的两位小状元。理科状元人大附中刘浩宇,猴叔在他身上发现了一些关键信息:创建人大附中戏曲社,热爱相声和快板。相声讲得好的中学生里,成绩最好的。成绩好的学生里,相声讲得最好的。

再看文科状元,北京二中曹婧怡,不仅在学习上是个学神,也是个多才多艺的小姑娘,她热爱戏剧,曾经参演过北京二中铎韵剧社参演的五校联排话剧《枣树》。她还是二中四月文学社的采访部记者,还是学通社的小记者。

这两位小状元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并且在这件事情上玩儿出了一定的水平。猴叔真心佩服现在的孩子们,也要给这两位小状元献上膝盖。当年同为北京中学生的猴叔,可以真的只知道闷头学习,相声啦,话剧啦,这些爱好,都是到了大学之后才开始萌发的。
再举几个猴叔身边的例子。二十年前,猴叔刚上大学时,班里七十多个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尖子生,颇有几位状元、榜眼。但我惊讶地发现,高考成绩最牛的那些同学,并不是书呆子,而是兴趣爱好广泛的大玩家。有一位女生是北方某大省的状元,98年高考前正好是足球世界杯,身为球迷的她居然熬夜看直播一场比赛没落下,不耽误高考照样全省第一。猴叔隔壁班的那另一拨儿尖子生里,居然有4、5个人小提琴都是专业N级的水平。这还仅仅是大学刚入学,四年本科读下来,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些人,往往都是琴棋书画,体育文艺,上网打游戏,甚至交友恋爱,样样没落下。反而是成绩不好的那些人,别的方面也不出彩。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当然不够全面,但猴叔确实有个歪点子,可以从6、7岁孩子的表现中预测一下,将来谁会成为学霸。怎么看?就看孩子们在玩儿的时候,谁更兴致勃勃,更投入,更专心,更乐于钻研,更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习惯和能力,更多地不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学到的,而是来自于他们自由玩耍时的体验和从事课外兴趣活动时的锻炼。

最后,我们绕回到开篇时给大家提出的那个预言,假如你的孩子在十七、八岁之后能够成为考试成绩上的尖子生,那么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应该做点什么?猴叔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要以孩子的兴趣作为最高标准,而不要太在意品牌、价格、家长口碑、主课成绩相关性等这些现实功利的因素。第二,尽量给孩子留出更多的自由玩耍的时间,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不受家长和老师的左右。平时的晚上,周末还有寒暑假,这样的时间安排,来自于家长的心态,而与我们的经济实力无关。

猴叔讲绘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想让孩子考出新高分,先允许他玩儿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