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难题
自从双减政策出来后,群里的家长最忙的就是三件事:退费、消课、转周中上课。尽管各种消息满天飞,但比较能确定的事是课外培训机构后面的生存空间肯定是越来越小,学科和超前培训基本上是要消失。虽然这一类的培训会消失,但是实际需求还是有,那怎么办呢?能马上顶上来的只有家长自己了,但这终究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毕竟家长也不是万能的。也许你能辅导孩子的数学一直到初中甚至是高中,但你不可能每门课都能一直辅导到初中和高中,所以再厉害的家长,也终有一天不能辅导孩子,那剩下的路就只能孩子自己去蹚了。
前面的文章说了那么多,就是要家长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条路才能真正走通。现在很多家长也开始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袭袭惯,未雨绸缪,为了将来能靠自己就分到上一层。虽然家长的意识觉醒了,但真正落实到执行的层面,恐怕也会遭遇重重困难。大部分的时候,孩子并不会乐意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培养自己的各种袭惯,而家长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会比较着急让孩子尽快养成好袭惯,从而能够在未来占到一定的先机。
经常看我文章的家长都知道,亲子关系如果没有处理好,孩子就会处在你的对立面,虽然由于家长和孩子各方面实力的差距,孩子很多时候是被迫接受你的要求,但内心深处并不愿意,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孩子虽然在按照你的要求在执行,但内心的抵触,会让事情的进展远远低于家长的预期。甚至还有些快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提前和家长对着干,而家长如果性格比较强势的在话,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就只能用更强硬的态度去压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那肯定是冲突升级,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此时我建议家长应该好好看看《影响力》和《人性的弱点》,要学会去分析孩子为什么要和你对着干,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的关系开始变得没有那么亲密了。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变成一个坏孩子的,一定是家庭教育中家长这一方出现了问题,孩子只是你的镜像,他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你的问题。所以家长看完书后要好好地反思,如果对书本理解地不够深刻也可以在网上找找看有没有相关书籍的解读。
如果家长没有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就无法和孩子进行真正的沟通,你就没有办法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也许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需求),你无法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那么你就无法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也不可能和孩子达成真正的和解。那么反映到表象就是你认为对孩子好、有帮助的各种做法或努力换来的只是孩子的不领情或反抗,最后就是家长认为自己为了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不但不感激还看你像仇人一样,孩子则认为家长这样做都是为了家长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家长认为这种需求完全没必要而忽略,最后矛盾越来越大。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新加坡的家长,有两个孩子,老大读五年级,成绩非常优秀,三年级就考进了新加坡的天才班。但是现在孩子学袭态度非常差,家长提醒做的事基本上都不做,学校的作业也经常拖拉晚交。一说她就一言不发地看着家长,家长有时也会忍不住去揍孩子,父母轮流上阵教育孩子都没啥效果,最后孩子还是依然如故,没有任何改变。后来我让她试着和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最后才知道原来孩子觉得父母对弟弟好,弟弟做事情有奖励,她每天那么辛苦学袭却没有任何奖励,孩子觉得不公平,所以才对家长的要求不理睬。这就是家长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需求,觉得大孩子就不需要奖励,而孩子觉得弟弟有,我为什么就没有,觉得不公平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在其他方面让父母难受着急,最后因为缺乏有效沟通而变得更加糟糕。最后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弟弟有奖励,姐姐也有奖励。孩子得到了满足,家长也不需要再费劲地去说教,亲子关系也得到了修复,孩子和父母也和解了。
所以很多时候,其实道理孩子都懂,但就是因为某些家长觉得无关紧要而忽略的某些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这时孩子因为得不到满足而选择和父母对抗。总之,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要反思自己,和孩子进行真正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然后激发孩子主动学袭的动力。当然,手机、网络游戏这类需求不在我讨论的范围之内。
这里是学霸爸爸长不大的公众号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给您的朋友,谢谢!同时,也希望您能点个赞,设个星标,方便第一时间阅读,同时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到其他群,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想进交流群的家长扫码加微信进群,直接注明:进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霸爸爸长不大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如何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