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First,教育Second
不知你发现没有,养育孩子,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培养自己的“大心脏”。
小朋友的表现,简直就像孙猴子,说变就变,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可能出点小状况。刚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些让你欣慰的进步,明天就给你来个“大咔嚓”,很少有能让你连续安稳踏实超过一周的时候。

想必你也深有体会吧,当白天孩子上幼儿园或上学,而你在上班的时候,最怕的事情就是接到班主任电话。班主任给家长打电话,肯定是孩子在学校出了点状况:把别的孩子撞伤了?被别的孩子打伤了?闯祸了?犯什么大错误了?于是你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赶紧出马,先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出诚恳的态度,再怀着“悲愤”的心情领孩子回家,然后或许一场“家庭风暴”就该上演了。

我家里那个“小孙猴子”前两天也遇到点状况。晚上老师发微信告诉我们,单元测试的卷子,一节课时间,猴儿子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题量,多半张白卷就交上去了。当时我还没有下班回到家,没法立刻知道原因,于是只能先压抑住各种负面想象的冲动,提醒自己,先耐心地和孩子了解,到底考试时发生了什么。

回到家后,我就发现猴儿子一脸的羞愧,看来他很清楚有可能因为这件事挨批评。我平静地问猴儿子:做卷子的时候,先做的哪道题?发生了什么情况?原来他是先从最难的几道题开始做的,而其中一道类似小作文的题,确实题目有点深度。他构思了几次,都被自己否定了,终于打定主意开始写时,已经过了30多分钟的时间。写完之后就临近交卷了,前面很多基础的填空题、选择题,看都没时间看。

经过和猴儿子的对话,我猜想他可能在考试时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陷阱。前两天我们刚刚夸过他一片小作文写得好,他在写小作文这件事上正处在新鲜感和自信心都“爆棚”的阶段,因此拿到卷子,先从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小作文题开始了。没想到这道题有点难,他前两三个构思都不成功,有点沮丧,就跟这道题“死磕”上了,越想不好,越着急,越急躁,最后演变成破罐破摔,半张白卷交了上去。

其实不止是孩子,我们大人也经常出现类似的“坏情绪多米诺”。偶然一件小事不顺利,影响了我们的心情,接下来对待别的事情时也都带上了情绪和负面的预判,结果一件接一件地搞砸,直到彻底毁了自己的一天。有时候我们会突然被身边的亲人、朋友或同事莫名其妙地“怼”一下,甩个冷脸。我们要想到,可能并不是我们惹到了ta,而是此时ta正处在“坏情绪多米诺”当中呢,我们只是被ta一路惯性压倒的又一块骨牌而已。而作为身边的人,我们怎么帮助ta拜托这种“坏情绪多米诺”的惯性呢?一句话:如果你也是一片薄薄的骨牌,你也会被殃及,甚至也诱发了你自己的“坏情绪多米诺”,但如果你是一面厚实的墙,你就能强有力地扶住ta的情绪惯力,让trouble到此为止。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最近看过的一本无字绘本原版书《The Wrong Side of the Bed》。这本书的书名就很有意思——“The Wrong Side of the Bed”,床错误的一边。一张床的左右两边,怎么会有哪边是正确的,哪边是错误的呢?原来主人公小男孩儿,每天早上起床的习惯,都是朝左边翻身下床,但这一天早晨,他却莫名其妙地从右边下床了。床的右边里墙很近,一来他找不到自己的拖鞋,二来很可能他的脑袋或膝盖还跟墙壁来了个“亲密接触”。

从起床下错边开始,小男孩儿倒霉的一天开始了:早餐失手打翻了水罐,揪妹妹头发被妈妈训,做手工太吵闹被老师骂,钻栅栏裤子被刮破,想和大孩子一起踢球被鄙视……忽然,他从上衣口袋里翻出一枚硬币,好运气开始出现了。而真正给这倒霉的一天,完全扭转过来,画上一个温馨结局的,还是小男孩儿对妈妈朴素纯真的爱。他想起家里的妈妈,于是没有用硬币给自己买糖果,而是给妈妈买了一束小花,回家后,妈妈感动得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另外有趣的一点是,这是一本无字绘本,除了封面的标题和封底的一段梗概,全书都由版画风格的绘画构成。不需要一句台词和叙述,我们都能看懂发生的事情,还能清晰地读出画中人物的心情。这种无字绘本,对小读者的想象力和读图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幸运地从口袋中翻出硬币,要帮助孩子赶紧与坏情绪拜拜,将失败的体验“翻篇儿”,我们父母自己就要扮演这枚“幸运的硬币”。我们要切断自己心中那种负面的联想流:孩子犯了错误——态度有问题——品质变坏了——不如别的孩子——我的教育很失败……我们要坚信,人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犯错又修正,不断跌倒又爬起的过程中实现的;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评价孩子的品质,要帮助他分析情况,总结教训,划清界限,还要鼓舞士气,树立信心。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失去对某门学科的兴趣,或因为反复失败,而在孩子自己心里形成“我不行”的思维定式。

我们自己呢,也是一样。其实很多时候小朋友在忘记不快方面,比我们强,他们情绪调整得特别快。“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一会儿就没事儿。”上一分钟还被你熊呢,下一分钟又甜甜地贴上来跟你起腻了。我们也可以向孩子学习这种“快速翻篇儿”的能力,让自己稳定得像一面墙,而不是敏感脆弱如同一长串的多米诺骨牌。

《The Wrong Side of the Bed》,作者Edward·Ardizzone, Puffin Books 2016年出版。

猴叔讲绘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爱First,教育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