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做作业竟如此轻松愉快?——猴叔教你几招教练技术(完结篇)

在前面的两集中,我和大家分享了在陪孩子学习时应用教练技术的一些场景,我们介绍了自我评分、情绪触发点、倾听、关注感受、能量漏斗等概念和工具。今天,猴叔还是用我们家的故事举例子,和大家一起学习教练技术。

07

魔法问题——“Give me 5”

孩子的学习,从本质上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化训练式的学习;一种是探索实践式的学习。对于强化训练式的学习,比如练字、背诵、背单词、口算这类,比较适用我们在上集中推荐过的“自我评分”法,让孩子自己定目标,提升他的主动性。而探索实践式的学习,孩子收获的不是确定的答案,而是自己动脑、动手找到答案的过程。我们要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不用把探索式学习“降格”为强化训练式学习。

教练技术中有一个魔法问题,在启发孩子主动思考和发散思维时非常有用。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还有吗?”当孩子想出一个答案(方法)时,我们不要就此打住,一旦给出肯定评价,孩子的小脑瓜就不再飞转了。我们可以继续问他:“还有吗?”在持续发散思考的过程中,他很可能脑洞大开,探索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那么问到何时为止呢?我们不妨以5作为一个参考,任何一个问题,都要求孩子想出5个不同的答案(方法),这就是“Give me 5”

举个“栗子”,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爬山,爬到山顶上,明显比山下冷得多。加衣服时,猴儿子问我:“为什么山上比山下冷呢?”我说:“有个自然规律,平均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猴儿子若有所思。我立刻给他出了个问题:“你说,我们有什么方法能知道,一座山峰有多高呢?”

猴儿子现炒现卖:“拿温度计,在山下量量温度,再到山顶上量量温度,看看低了多少度。”

“算一个方法,还有呢?”

“嗯……好像咱们的旅游地图上写着海拔呢,看一眼地图就行了。”

“还有呢?”

“问一下缆车的工作人员,他们应该知道。”

“还有呢?”

“嗯……如果山顶是悬崖的话,扔一块石头下去,看看落到地上需要多长时间。”

“然后用重力加速度换算,非常好。还有吗?再来一个就凑够5个了。”

“啊?还有啊?!……会不会山顶上的气压和山下也不一样呢?”

“太棒了,你一共想出了5种方法,Give me five!”

07

BEST反馈模型

前文中我们谈到过“能量漏斗”,能量状态越好,孩子的学习效率就越高。要帮助孩子提升“能量柱”,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及时正确地给予反馈。反馈的关键在于:怎样表扬才能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而不会使他骄傲;怎样批评才能让他心悦诚服,激发他的内驱力,还不挫伤他的自信心。教练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BEST反馈模型

B——Behavior描述行为,E——Express表达感受,S——Solicit征询看法,T——Talk指出结果。我们给孩子的反馈,要基于他的行为,而不要针对他的品质。比如表扬他可以说“你真的很努力”、“你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你的做法很有创造性”,但不要说“你真聪明”、“你是天才”。我们表达出对孩子行为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我们很在意他、在观察他,就是一种很好的反馈。我们在表达表扬或批评意见时,别忘了问问孩子自己的看法,让他自己想想有什么办法和计划。要从正面指出积极结果,“如果你再尝试几次,或许就能解决”、“下次再细心一点,一定能更好”,而不要从负面去给出威慑,“再敢……,看我不……”。

一天,我们在猴儿子的书包中发现了一张揉的皱巴巴的数学卷子。一问他才知道,这是上周小测验的卷子,本来应该让家长签字后再交回老师的,但因为这次成绩不理想,他害怕挨批评,硬是藏了好几天。你说,当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批评他隐瞒考试成绩的行为?批评他考试成绩差的结果?虽然面对他这种“学渣”式的表现,我们确实很窝火,但还是忍住了没有发飙。我想,他隐藏试卷,就是因为怕成绩不好挨批评,如果再批评他的考试成绩,那无疑是进一步增加他的压力,反而会强化对他隐藏试卷的行为。

我问猴儿子:“你回想一下,我和妈妈曾经因为你考试成绩不好,批评过你吗?”猴儿子想了想,其实没有。我说:“你害怕把这张卷子拿给我看,说明你对自己的数学成绩是有要求的,但这次考试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是吧?”猴儿子点头。“那我们就一起分析分析,是什么东西挡在你和好成绩之间吧?”我们一起分析了每一道错题,让儿子回忆当时出错的心理过程,并且让他自己总结,下次避免类似错误的办法。

经过对这张揉皱了的数学卷子的复盘,猴儿子重拾了对数学课的信心,也放下了“成绩不好怕挨骂”的心理包袱。你发现了吗?很多时候,孩子的撒谎行为,其实是被父母逼出来的。因为父母给了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过分的压力,让孩子骑虎难下,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他自然会想到,用作假的方法来躲避严厉的惩罚。

08

父母的核心稳定性

教练技术中有一个最“玄”的部分,那就是核心稳定性。当我们和另一个人面对面的时候,他的情绪会对我们构成影响,他的态度会对我们的理念产生冲击。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与自己利益捆绑极为紧密的人的时候,比如父母、爱人、孩子,对方的情绪波动会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剧烈的起伏。如果不能与对方达成共识,不仅影响彼此的关系,还会拖累自己的生活,甚至可能造成长久的伤害或损失。对孩子难以保持自己的“核心稳定”,这是我们在陪娃学习时,动不动就发飙的主观原因。

其实,我们被一个从小灌输的“信念”深深地毒害了,那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每当看到孩子有点不如意的表现,我们就会在自己心里给他扣上一顶“大帽子”,懒惰、粗心、没礼貌、自私、说谎……并把这些东西与孩子一生的人品人格挂起钩来,于是我们就不淡定了——我家怎么能养出一个这样的孩子呢?接下来的想法就是,问题不能过夜,必须立刻解决;坏苗头不能容忍,必须扼杀在摇篮中。

要知道,孩子是一个新鲜的生命,每一天身边的人与事,对他们来说都是崭新的和有趣的,他们自己也会向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迈出一些试探的脚步,这是他们的人生实验室,也是成长的最佳课堂。我们家长要牢记的可能就是那八个字——“鼓励创新,包容失败”。一个人少年时代该走的“弯路”,该跌的“跟头”,并不会因为爹妈的严格管教就能少走、少跌,只是有可能推迟犯那些错误的时间。但人生很多错误,往往是越早出现,代价越小,越晚出现,后果越沉重。

父母的核心稳定性,基于一个更加科学的规律,那就是——身教胜于言传。你要坚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必然会长成什么样的人。这个认识会引出两个观点:第一,孩子既然选择了生在我们家,他就选择了我们这样一对父母,包括我们的优点和缺陷,这就是他的人生。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完美的童年,我们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童年作斗争,孩子也是一样。第二,如果想要改变孩子,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自己做不到的还妄图通过说教要求孩子达到,那只会平添烦恼而已。

至此,我们分享了与教练技术相关的8个概念和工具。陪娃做作业,只是亲子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侧面,而教练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变心态,改善与孩子的沟通。

 

学会技术的前提是自我觉悟,猴叔说:教练式父母的自我觉悟,就是爱与信任。我们要把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永远摆在成绩、习惯、纪律、听话等这些要求的前面。我们要发自内心的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天生爱学习,爱思考,相信他最终一定会走上人生的正路。

从爱与信任开始,学做教练式父母,我们一起上路!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陪娃做作业竟如此轻松愉快?——猴叔教你几招教练技术(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