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童年——安德烈·德昂的美丽新世界
前些天,不少像猴叔这样的“文艺中年”,都被一部挺小众的电影深深地打动了,那就是《挚爱梵高·星空之谜》。6万多幅手绘画作,连成95分钟的电影,光影与色彩在银幕上恣意流淌,勾勒出一个善良真挚而敏感脆弱的灵魂,让我们对文森特·梵高产生了那种“想见其为人”的感觉。



有网友问我:带孩子一起看了这部电影,也希望孩子能藉此对美术萌发兴趣,但却发现梵高、莫奈、毕加索、达利这些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并不是为孩子们创作的,孩子们看不懂,会有距离感,有没有那种专门为孩子创作的美术大师呢?当然有啊,而且很多,就是那些给孩子们创作绘本作品的美术大师们。

比如带有达利、亨利·卢梭、玛格丽特影子的安东尼·布朗;大道至简,言简意深的画家和寓言家李欧·里奥尼;用画笔带着孩子们周游世界的安野光雅;擅用千变万化的线条营造诗意氛围的昆汀·布莱克……如果孩子正好对梵高那种色彩浓烈的印象派风格感兴趣,我们可以一起来认识一位当代的绘本名家,属于孩子们的“梵高”——安德烈·德昂。

安德烈·德昂,1935年出生于北非阿尔及利亚的圣-尤金尼,那是一个蔚蓝大海环抱下阳光明媚的地方。后来留学到了法国,并在巴黎定居。这样的经历有点类似我们熟知的足球巨星齐达内。北非血统让德昂、齐达内这些移民,在法国人群中属于少数派。德昂从巴黎工艺大学毕业后,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任教,并从事绘画创作。他的作品在巴黎顶尖的画廊展出,包括杜皮蓬艺术中心。

作为业已成名的大画家,52岁的德昂,忽然转回头去,开始为孩子们创作图画书。他笔下那鲜亮明艳的画风和纯真抒情的语言,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使他成为了当代儿童图画书领域独树一帜的大师。

我们知道,19世纪中期那批不满足古典主义的刻板矫饰,而追求描摹自然色彩光影细微变化的画家们,被称为“印象派”,他们的创作改变了人类艺术史。“印象”这个词到了中国又有了新的延展,我们看过很多山水实景舞台剧,最著名的就是谋导演冠名的“印象XX”系列,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等。如果给安德烈·德昂的绘本作品,也加上“印象”二字的话,我觉得或许可以称作一个“印象·童年”系列。

童年,多多数人来说是一串阳光灿烂的日子。阅读德昂的作品,就像穿越回到童年时代,重温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与欢欣,弥补儿时好多好多遗憾。比如他的第一部图画书作品《月亮,你好吗?》及其续作《我的三个朋友》,在这片梦境般的空间里,一个孩子可以与太阳、月亮、星星一起玩耍。

小男孩儿划着小船,漂在海面上,他叫月亮,月亮就来了,他叫太阳,太阳也来了,星星看着高兴,自己飞了下来。他们一起划船、爬山、跳舞,玩孩子们才懂得的那些快乐游戏……李白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能把太阳、月亮和星星当作玩伴的,可能只有三种人:诗人、画家和孩子。从德昂的“印象·童年”中,我们得到的第一句童年箴言就是——“与天地结伴,与万物为友”。

孩子是最具有博爱精神的人,他们不会给人打上三六九等的标签。在他们眼里,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德昂常常通过作品中的角色,热情地伸出双臂去拥抱世间万物,不论人还是动物,乃至日月星辰,天地间的一切“造物”,都是我们爱的对象,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挚友。在《了不起的一天》中,一只宠物小猴子和主人一起逛动物园,小猴子不明白,笼子里那些“野生动物”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人们要把它们隔离起来?

小猴子想了一个天真、奇特,又寓意深刻的主意,帮助野生动物们迈出牢笼,走出动物园,融入人类社会。这“解放”的一天,无论对于人类还是野生动物,都是“了不起的一天”。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齐达内用愤怒的一头,表达对种族歧视的抗议;德昂则是用画笔,描绘一个没有牢笼的动物园,一个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想国。我们也得到了“印象·童年”的第二句箴言——“每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

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最真诚也最执着,他们不会虚情假意,但一定会坚持到底。在《当牧羊人熟睡时》中,德昂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善良的灵魂,满怀热情地希望得到一群人的接纳的心理历程。德昂描绘出一个图画书世界中最优雅、最绅士、最富文艺气质的狼形象。这只狼羡慕每天晚上睡在一起的羊群,想和羊、牧羊人和牧羊犬成为一家人。

狼用骨头向牧羊犬献殷勤,用草莓向牧羊人递善意,用青草讨小羊的喜欢,还在月光下弹起钢琴,吹起牧人遗落在草原上的竖笛。天上的白云路过此处,听到如此婉转动听的牧笛声,不忍离去,于是翩翩落下草原,化身一头头白羊,伏在狼先生身边。爱的教育,是孩子成长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课,第一次试着表达爱、付出爱或接纳爱,将对孩子一生的幸福美满,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牵出了“印象·童年”的第三句箴言——“爱,让我们长大,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

但是,爱不等于完全拥有,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收缴对方的自由。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还是爱人之间,都是如此。在《亲爱的小鱼》中,小猫养了一条小鱼,他非常爱自己的小鱼,但小鱼一天天长大,鱼缸里容不下了。小猫把小鱼放回大海里,但小鱼自己游了回来。

已经大的像小猫的一条船、一座小岛的小鱼,依然可以和养育自己的小猫一起快乐的玩耍。小猫的那句话“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这真的是一段故事最好的结尾。我们关于“印象·童年”的第四句箴言是——“很幸运,也很遗憾,我们只是生命中一段旅程的同路人,且行且珍惜。”

有人说,艺术家都是没长大的孩子;也有人说,好爸爸、好妈妈,都是小时候没玩够的孩子。我们自己的童年,已经不可能回去了,但孩子的童年,我们却可以和他一起分享。从孩子的童年中感悟我们的人生,这对于我们父母,也是不可再得的一段生命体验。一起共读优秀的图画书作品,也就是在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童年,感谢安德烈·德昂,以画笔描绘出很多神奇瑰丽的印象空间,这些美好的图画与故事,属于孩子,也属于我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印象·童年——安德烈·德昂的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