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比眼力、增强专注力、练照相记忆——“绘本”居然可以这么玩!

这是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也有人开始呼喊——“创新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孩子们来说,“创新”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们对万事万物都感到新鲜,他们会自己寻找事物之间存在的规律,自己动手探索某种东西的使用方法。因为没有经验,所以随时随地都在创造玩法,因为没有见过,所以一切都是新的——这就是孩子们的“创新”。

曾经听过一位科普老师给小学生们讲发明创造,他说很多发明都来自“嫁接”,也就是把本来不相关的两种东西,巧妙地组合到一起,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神器。他说,曾有天真的小朋友听完他的讲课,就把家里能找到的七零八碎的东西摆了一地,然后蒙上眼睛,左手抓一样,右手抓一样,发明的点子就找到了。结果左手抓起的是扫帚,又是抓到的是枕头……

别笑,说不定真正的发明家们也用类似的方式找灵感呢?比如有孩子左手抓起了铅笔,右手抓起了橡皮,于是就有了一头是橡皮的铅笔;有人左手抓起了苍蝇拍,右手抓起了手电,于是就发明了电击苍蝇拍;有个叫乔布斯的大叔、左手抓起了手机、右手抓起了笔记本电脑,于是就有了iPad……以上故事权当段子,话说猴叔最近还真的听说了一个有趣的发明小故事,而且还是和绘本有关的——

有个叫张冬的叔叔,他是一位很有眼光的童书出版人。在思考绘本阅读如何延伸,图画书的形式如何创新时,张冬叔叔也用上了“两手抓”的办法。他一手抓住了自己最熟悉的本土原创图画书,另一只手则抓起了一种叫“记忆配对”的游戏。“记忆配对”游戏是一种训练我们形象认知和照相记忆能力的小游戏,既可以用纸质的卡牌玩,也可以做成电子产品上的“消消看”。

张冬叔叔给这个新发明起名叫“毛毛虫小记星”。我们都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张冬叔叔把这个故事分解为11幅图文,并把每幅图文做成了孩子巴掌大小的卡片,一式两份,共22张卡牌,背面的图案则一模一样。

怎么玩呢?先按照从第1到第11的顺序,像讲图画书一样,把整个故事和孩子讲一遍,一起熟悉每张卡片的画面。然后将22张卡牌打乱次序,面朝下扣在桌上,摆成方阵、圆阵或其它形状。大人和孩子开始比拼照相记忆,每轮每个人翻开两张卡,如果一样就赢到自己手里,如果不一样就扣着放回原处。最终赢得卡牌多的一方获胜。

猴叔第一次把《小蝌蚪找妈妈》和《两只老鼠胆子大》这两套“毛毛虫小记星”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和猴儿子玩了起来。你猜怎么着?无论是玩哪一套,我都是完败给7岁的儿子。我不服气,又出主意把两套卡牌混在一起,44张一起玩,结果还是惨败。是我的照相记忆能力比儿子差很多吗?和儿子一聊才知道,我原来输在了大人的逻辑思维偏好上。

我在翻卡牌记卡牌的时候,重点关注的是1到11的序号,总是在努力回想几号牌在什么位置。猴儿子则不管序号,他记忆的是卡牌上的图画。数字很容易混淆,玩着玩着就乱了,可孩子对图画的敏感,可以帮助他像照相机一样地准确在头脑中复原出每张卡牌的位置,因此他总能赢得更多的卡牌。

绘本阅读的延伸活动,我们都接触过不少,可以分角色朗读,可以演绘本剧,可以临摹画画,可以做手工等等。张冬叔叔的这个“毛毛虫小记星”的发明,给我们演示了另一种玩转绘本的可能性。还是那句话,创新无处不在,绘本阅读也可能玩出新花样。《毛毛虫小记星》毛毛虫童书馆出品。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讲故事、比眼力、增强专注力、练照相记忆——“绘本”居然可以这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