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我们有天使——《压力先生》
点击上方“猴叔”可订阅哦!
在绘本的世界里,我们见过变成鳄鱼的妈妈(《我把妈妈变成了鳄鱼》),变成甲虫的小男孩(《卡夫卡变形记》),变成猪的一家人(《朱家故事》)。在这本《压力先生》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爸爸变成熊的故事。把爸爸变成熊的,是无处不在的魔法师——“压力先生”,而把爸爸重新变回人的,是一位“小天使”——他的女儿安娜。

作者告诉我们,爸爸突然被“压力先生”附身的原因,主要是新工作不顺利。他在家的时候也总是忙着做账,就连上床后还要看一堆财经类的报纸。在爱读书、爱幻想的女儿眼里,爸爸的种种变化表明:他正在从一个人,变成一头棕熊!本书西班牙语原版的题目就叫《爸爸变成了熊》,中文版改为《压力先生》,直接点明了爸爸“变成熊”的罪魁祸首。

棕熊爸爸有哪些特征?一是毛发浓密+口臭,说明爸爸没时间也没心情打理自己,而且常熬夜,火气大;二是暴脾气+大嗓门,爸爸狂躁的咆哮,时常在家里卷起一阵阵语言的“狂风暴雨”;三是冷漠+僵硬,爸爸和家人的情感联结,甚至还不如家里的宠物狗和玩具泰迪熊(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画面里的泰迪熊是活的),他感受不到爱,更失去了给予爱的能力。

通过书中的细节,我们可以推测,爸爸在被“压力先生”变成“熊”之前,其实是个挺可爱的人。他愿意陪女儿上舞蹈课,给她买冰淇淋;他喜欢看冒险和探险电影,幻想自己会变成一个牛仔、宇航员、吸血鬼猎人;他喜欢艺术,把自己的照片挂在丢勒、帕尔米贾尼诺、伦勃朗和梵高的自画像中间;他甚至有一条和女儿的睡衣相同图案的领带……就是这样一个爱生活,有情调的爸爸,却在生活的重压下,“变态”了。

被“压力先生”捕获并压垮,这是爸爸的错吗?还真不好说。对比一下我们自己吧:工资太低,工作难找,关系难处,老板难搞,地铁太挤,房价太高,加班太多,休假太少……如今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有太多的重担压在背上,再加上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己的健康问题等等,很多事情让你想想都会对自己感到失望。

没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是每天带着“压力先生”活着,并且我们也都有在孩子面前“变态”的时候,只是程度不同,频率不同而已。当孩子想让你陪她玩儿,你却自顾自地低头玩儿手机的时候,你在孩子眼里像不像一条冷冰冰的蛇?当孩子在异想世界里遨游,而你却急着出门,一遍一遍催她“快点、快点”时,你像不像一只狂躁的猴子?当孩子“不长记性”,又一次在家里的墙上涂鸦或在客厅里玩踏板车时,你会不会变身愤怒的“喷火龙”?

有一次给小读者们讲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想鱼一样快……”,没想到孩子们纷纷接起了下茬儿:“我爸爸总是玩手机”,“我爸爸一点都不好玩”,“我爸爸骂人的时候像熊一样可怕”……

在我儿子两岁左右刚会说整句话时,那段时间我也因为工作的原因被“压力先生”附身。有一次儿子犯了点儿小错,被他妈妈批评了,我不解气,又把他叫过来训了几句。儿子突然问我:“爸爸,我又有什么事惹你生气了?”他连问了两次,一下就把我问懵了。对呀,其实他的那点儿错误已经被妈妈教育过了,他并没有惹到我,只是被我当成了发泄情绪的“出气筒”。

从那以后,我每次批评儿子之前,都要在心里问自己三个问题:他真的错了吗?他的错误需要接受批评吗?他应该在此时此地接受批评吗?三个自问之后,很多批评,变成了无声的示范,很多咆哮,变成了和风细雨地讲道理。我想教训儿子,结果却被两岁的儿子深深地教育并治愈了。我真地非常感谢他那句话,虽然我不明白他怎么能说出那么犀利的一句话。

本书最打动人的部分,就是小女孩安娜想方设法捕捉“压力先生”的段落。洒面粉寻找脚印,布设笼子、陷阱和罗网,深夜出来搜寻每个角落……我们看到安娜精心放置在笼子里的诱饵,有爸爸每天不离手的算草纸、打字机和报纸,有爸爸的皮鞋和照片,甚至还有安娜自己的泰迪熊。怕黑的小女孩儿半夜打着手电钻进旮旯寻找,却被小狗的影子吓了一跳。为了帮助爸爸,安娜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勇气啊。在洒面粉、设陷阱、不睡觉,这些古怪而“淘气”的行为背后,藏着一颗充满爱的童心。这也提示我们,当孩子“闯祸”的时候,别急着训斥责骂,先耐心地了解一下她这么做的原因,也许她的动机纯真善良得让我们感动。

孩子身上有很多“天使”般的优点。孩子不记仇,上一分钟还被我们训得战战兢兢,下一分钟就又亲热地贴过来了;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让我们高兴,他们会努力去达到我们的各种要求,不论是“快一点……”,还是“要记住……”,只是他们柔弱的身体和幼稚的心灵真的力所不及;孩子永远爱我们,不论我们是好还是坏,是人还是“熊”。

人们都说“家是避风港”,其实家也是我们成年人的“情绪垃圾场”,我们经常把在社会上打拼积累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里来,向家人倾诉或宣泄。而孩子,真的就像一个充电器、一首治愈系歌曲、一瓶功能饮料,让被社会和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沮丧懈怠的我们,经过和她在一起的欢乐畅快、无拘无束亲子时光后,充满正能量地“脉动”回来。

所以,当你有压力无法排解的时候,为什么不求助于家里的这个“小天使”呢?只要你带着心、带着眼睛、耳朵和脑子,和孩子平等、平和地交流,不管是“压力先生”,还是“烦恼小姐”、“急躁爷爷”、“忧郁奶奶”,孩子都能和你一起,捉住他们,再把他们赶得远远的!
《压力先生》,文[墨]塞西莉·厄达,图[西]雅各芭·穆尼斯,翻译陈秀玉,梦溪今典2016年11月出版。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还好,我们有天使——《压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