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脚并并拢,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这是什么?这是幼儿园开学第一天,老师教孩子们唱的第一首歌谣。没错,中心思想就是遵守秩序。很多小学生开学的第一课,也是类似的内容,学习课堂纪律,遵守学校的规矩,养成良好习惯。很多孩子(特别是活泼好动的男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校里最大的困难也恰恰就是遵守纪律。
遵守纪律,理解规矩,这本身并没有错,不这样幼儿园和学校也没法组织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像士兵们出操“一二一”,交响乐队演奏“哆来咪”,孩子们上课听讲也应该是坐得安安静静,整齐划一。这很符合我们正常的思维逻辑,但你发现没有,这背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悖论?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头脑中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自由和秩序两者在他们的内心会不会形成冲突和斗争?
这本有意思的绘本《老虎先生来撒野》,很像是对我们说的这个“悖论”的一个形象化比喻。城镇上住着一群野兽居民,无论大象、猴子、犀牛、羚羊、野猪还是狐狸,都衣冠楚楚,言行得体,男的是绅士,女的是淑女,小孩子们被大人要求——“请不要表现得像野兽一样。”是的,他们一切都很好,唯独不像他们自己——野兽本来的样子。
当大家都闭着眼睛,拿腔作调地扮演着庄重典雅的角色时,有一个人受不了了,那就是老虎。他觉得很不自在,这不是自己本来的样子。要追求自由自在,就要打破规矩,忍受别人的排斥和白眼,还有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但是当老虎再次回到城镇时,他和朋友们都明白了,其实在秩序与自由的两极之间,是有一条彼此都感觉舒服的“中庸之道”的。
《老虎先生来撒野》这本书,又一次引起了我对于当今中国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的担忧。说心里话,我觉得大城市的孩子们被管束得太严了,学习压力太重了,自由玩耍的时间太少了,老师和家长们的要求太高了……但每次我想说这些的时候,都是理不直气不壮的。很多家长其实和我一样,明知道如此,也不能让孩子脱离体制,当一只“野化的老虎”啊!而更多的家长,还主动要给孩子加压、报班、吃小灶呢。
一个小学生,应该像小猫,还是像老虎?或者当老虎的时间多一些,还是当小猫的时间多一些?猴叔不想引发更多的争论,只是有时看到孩子们想玩儿却没有时间玩儿,觉得好遗憾。我忽然想到了中国最早的老师——孔子的一个小故事——
(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说:我的理想就是每年春天时,带着五六个大学生,六七个中小学生,一起到沂水里游游泳,到高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家。孔子说:我的理想和曾皙是一样一样的啊!
多美好的场景啊!多希望如今的老师们和家长们,多创造点机会,带孩子们去操场上踢踢球,去公园里放放风筝,在草地上做游戏,到大自然中接触各种动植物,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数外的同时,多一点自由自在的玩耍。要知道,玩耍,也是孩子们重要的人生课堂。
《老虎先生来撒野》,文图[美]彼得·布朗,翻译彭懿、杨玲玲,接力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乖巧的小猫or撒野的老虎——孩子更像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