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害虫、害兽——NO!保护生物多样性——YES!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猴叔讲绘本”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节目,某位汽车届的名人自驾到大草原越野体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并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茂盛植被,而是远看有绿色,近看黄土多,地上遍布着一个又一个的洞口。当地人告诉他这些是鼠兔的洞,还说因为鼠兔的大量繁殖,造成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牛羊没有足够的牧草……这位名人一激动,大声喊道:“我真想组织一大帮人,来这里把这些为害草原的鼠兔统统消灭光。”
鼠兔是什么?它是兔子的近亲,个头小,没有尾巴,生活在草原上,觅食多种多样的植物,最大的特长就是打洞,每年可以生两窝,每窝产三到六个小鼠兔。鼠兔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们和藏羚羊、渡鸦、兔子、狼、狐狸,甚至人工放牧的牛羊,都是相依相存的关系。
别怪这位名人头脑简单,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都接受过“主旋律”式的生态教育,也就是按照人类生产生活的直观感受,把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把野兽分为“益兽”和“害兽”,号召大家保护“益虫”“益兽”,消灭“害虫”“害兽”。这种认识的背后,其实就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自然价值观,以及对于物种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片面理解。
如今我们有了孩子,该给孩子传达什么样的自然和环境观念呢?带着孩子打打屋子里的苍蝇蚊子当然没错,但如果还跟孩子们讲:狼是牛羊的敌人啦,田鼠和鼠兔是草原的破坏者啦,大熊猫濒危全怪竹子开花啦,只要消灭偷猎者野生动物就不会灭绝啦等等,那你就又“OUT”了。好在我们有绘本,特别是由真正的保护生物学家们,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创作的绘本故事。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新认识生态圈,了解野生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乔治·夏勒博士创作的这本《好鼠兔——夏勒博士听鼠兔泽仁讲故事》,就是一本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的,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故事绘本,而且能很好地帮助上述这位汽车界名人纠正他的错误认识。
通过鼠兔泽仁讲的几段小故事,夏勒博士生动而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一些长期以来被草原上的人们忽略或误解的真相,比如:鼠兔的打洞行为,其实对草的生长大有益处;鼠兔的数量失去控制,恰恰是草场退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把打洞的鼠兔消灭光,土地会硬化,结果是水土流失会更加严重;鼠兔洞其实对于草原上的很多物种,比如雪雀、松鸦、蜥蜴等的生存都有帮助;就连那些看似令人讨厌的苍蝇,也对各种草的繁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论是偶尔去草原采风的城里人,还是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很多人都把鼠兔当成了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的罪魁祸首,于是人们用毒药来对付鼠兔,殊不知可怜的鼠兔和我们一样,本是草原的“合法居民”,更是草原生态的维护者与“晴雨表”。人类要保护自然界,就要先认识和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尊重所有的物种,而不是根据我们的喜好,给野生动物分出善恶贤愚。就像夏勒博士在书中说的:
 
“每一个生命都依赖于其他的生命,在生命的轮回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人们应当特别小心,因为在伤害一种生命的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许多生命。”

(左起:潘文石、吕植、乔治·夏勒)
《好鼠兔——夏勒博士听鼠兔泽仁讲故事》,启发2012年5月出版。文字作者是著名的保护生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绘者何南燕,译者吕植、康蔼黎。吕植博士是我国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一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女性学者。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消灭害虫、害兽——NO!保护生物多样性——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