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给大家讲了该怎么鸡娃,以及不同时间段的鸡娃内容。很多家长通过网上获得的各种信息,然后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就给娃屯了一大堆书,报了一堆网课,仿佛大把的银子撒出去了,老母亲的焦虑就消失了。
没错,焦虑是消失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焦虑了。焦虑啥?妈妈们发现,计划很完美,课程安排也很合理,怎么到了执行这块才发现,时间怎么不够用呢?明明计划好的1个小时完成课内作业,结果3个小时了还没完成。妈妈牌作业成了摆设,老母亲焦虑症瞬间爆发。
那么该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这里就要引入一个“时间管理”的概念了。把时间管理好,才能让娃的学袭有效率。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家长要先学会做减法,先把屯的一大堆书和网课清理一下,想想哪些是现在必须要用的,哪些是可以推后一些的。要学会放弃,不要什么都想学,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你自己每天学一大堆新东西,你能记住掌握多少?
在这里,还是要老生常谈一下,小学低年级不要额外学数学,把课内的知识熟练掌握就足够了,把课外时间主要花在语文和英语的阅读上,当然,其他科学类的阅读也可以穿插其中。
至于学的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也是要遵循娃的大脑发育过程,遵循娃的认知发展规律。
其次,家长做规划时还要分清主次,学会抓大放小。家长要清楚将来娃是想通过高考来进入最好的学校,还是觉得娃将来要有一两门技艺傍身。
如果家里有矿的,可以忽略这些,将来可以去贵族学校,再大一点可以出国读高中大学,和普通家庭不在一个赛道,那可以琴棋书画马术冰球英语一块上,其他文化类课程就随娃的兴趣想上就上,不必考虑太多。
如果决定将来走高考这条路,那语数英理化生史地这些科目的课外学袭是肯定要在规划中了,将来的音乐美术体育如果加入中考,也是要在规划中了。除此之外,编程、机器人等一些课程也在考虑之中。
这么多门课,如果全部都安排进每天的时间表里,肯定是不睡觉也完不成的。
所以在做时间管理时就要清楚自家娃要主攻哪几科,其他的科目就穿插着弄,这样主次分明,时间上安排就会比较充裕。
第三,时间规划上也要从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娃下午4点多就放学了,但家长下班到家可能都六七点了,这段时间如果不能利用好,等着家长到家再来陪读,那肯定是时间不够用的,所以家长就要想办法把前面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可以先培养娃的自主做作业的能力或者是找靠谱的托管班等等。
前面说了时间规划表,这块主要是家长完成的,下面就来说说具体的执行层面的话题了。
一份好的时间规划表出来后,如何能够完美地执行才是最需要家长考虑的事情了,否则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中看不中用。
在学前,时间规划表可以不用严格要求,大致能按着这个方向走就行了。但从上小学开始,就必须要对娃严格要求了。因为娃如果在这时不能养成好的学袭袭惯,别说初中了,就是到小学高年级都会很吃力的。
首先,回家先完成课内作业的习惯,然后再玩。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懂。
其次,养成每天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袭惯,这样娃就能自主地去完成一些规定项目,可以减轻一些家长陪娃时间少的压力。
第三,养成每天阅读的袭惯,这个袭惯如果能坚持下来,到了初中高中会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除了这些,家长也要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娃来尽快养成这些袭惯。比如说娃做作业拖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娃太小,对时间观念完全没有概念,他既不知道10分钟是多久,也不知道1个小时是多长,只对天有点概念。这时就需要上神器—-计时器,注意要选用有液晶屏的计时器,因为娃对指针表示的时间更没感觉,对数字相对敏感。在做每一项作业时,要先告诉娃完成的时间,然后定时,提前完成盖个章,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换奖品,这样不仅能让娃有时间观念,而且可以激励娃尽快完成作业。
家长在每天的时间规划中,一定要留出至少30分钟到1个小时的空白时间,如果娃每天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这部分时间就是给娃自由支配的奖励时间,不要每天都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也不要把空白时间拿来另外布置新的作业,这样娃才有动力快点写完作业、完成任务,好自己安排这段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那娃就没有动力快点做作业,因为娃想反正总有作业,我慢点做还可以少做点。
除此之外,家长在娃的书桌上尽量不要放其他与学袭无关的物品,娃写作业觉得无聊时,任何物品都可以拿来玩上好一会,所以这块要注意。
最后,简单说一下,时间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学袭效率的方法,每天节省出半个小时,几年下来,累积效应巨大。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就要赶紧行动起来,早一天执行,早一天受益。


铁杆粉丝想进微信群的扫码加微信铁粉群,请注明:铁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霸爸爸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