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传承——《小熊的小船》

点击上方“猴叔讲绘本”可订阅哦!
这是一本清新美丽的图画书。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只小熊很爱他的小船。后来他长大了,小船盛不下他了。于是他把小船送给了另一只小熊,并且嘱咐他,等他长大以后,也要把小船送给其他能够坐进去的小熊。
 
故事中那橘色的小船是一个很丰富的意象,它可以是一件心爱的旧物,也可以是一段过往的友谊,可以是儿时的梦想,也可以是一段萦绕的情绪……它纯洁美好,和我们亲密无间,被我们珍重爱惜,却注定了只能和我们相伴走一程。时候到了,就必须说再见。当然,大多数人的天性是喜聚不喜散。离别的时刻,总会有一点感伤的情绪。

故事中的小熊,在长成大熊之后,一开始也不愿承认(或者说还没有意识到)小船已经不适合自己。他尝试了,努力了,但是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如果勉强的话,只会两败俱伤。小船和大熊一起倾覆,沉入蓝蓝的湖底。智慧的妈妈及时点醒了小熊:“你长大了,不适合再坐小船。”大熊很难过,但是聪明的他很快想到:小船最好的归宿,莫过于转赠给另一只小熊。努力寻找,他找到了合适的小熊。
 
两只熊交接小船的画面,让我想起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钢七连新兵的入队仪式,有一点神圣庄严的味道。这是一种传承,传承的不光是一艘小船,也是一种精神——在湖面上自由航行是快乐,不合适的时候勇于放弃是舍得,乐于赠予是慷慨……
读这样的故事,心里有莫名的感动。因为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也曾一次次地告别我们的小船,而现在,为人父母的我们,则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次次地告别他们的小船。成长就是一个伴随着不断告别的过程。
 
比如孩子长大了,曾经喜欢的衣物、小床,尺寸不合适了;曾经熟悉的玩具、图书,也不再需要了。怎么办?有人选择扔破烂抛弃,有人选择收藏作纪念,也有人会选择把这些物品转赠给其他家里有更小孩子的亲友邻舍。我们不能评判哪一种做法更好,但是我们都明白最后一种是最合理的。一方面能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让孩子养成乐善好施的品格。
作为家长,如果我们收到亲友赠与的旧物,可以坦然地跟孩子聊聊, “这是xx哥哥的衣服,他可喜欢了,不过现在小了,送给你穿。要爱惜哟。”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不再合适的衣服用品,一起讨论这些物品比较合适转赠给谁。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机构,可以帮助大家把孩子不用的衣物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儿童。也不妨和孩子一起挑一些品相比较新的衣物,带孩子到邮局去邮寄捐赠,让孩子切实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其实,这也是一种传承。物品的传承,爱的传承。
这个故事还让我想起当年我和猴爸亲历的一件事。那会儿我们还在上大学,假期去京郊一个地方游玩。那里交通不便,去的时候我们坐公交转出租,回来的时候没有出租车,只能步行七八公里去镇上坐车。我们背着包走了一公里左右,烈日当空,汗流浃背。就在那时,一辆汽车停在我们身边,车主是一对开车游玩的中年夫妻,他们免费搭载我们到城里的地铁站,省了我们很大的事。我们非常感激,再三道谢,他们却很开朗地说:“不用客气。希望将来你们有车的时候,也愿意搭载其他人。”看到大熊对小熊说“当你变成大熊以后,就要再去找一只能够坐进小船的小熊”,一下子又想起那对中年夫妻对我们说过的话。是的,人们的善良和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心,也是可以传承的。
本书的作者伊夫·邦廷是真正会讲故事的大师,也是绘本史上为数不多的仅靠文字就光芒万丈的作者。她创作的作品超过200部。其中引进到中国的也有很多,比如非常有名的《小鲁的池塘》、《开往远方的列车》、《爷爷的墙》、《最重要的事》等等。她的文字过目难忘。比如这本《小熊和小船》,那种简练、纯净却回味悠长的文字,实在是太美了,让人忍不住想大声念出来。
本书的插画作者南希·卡朋特也是位获奖画家。我们曾经读过的传记绘本《爱看书的男孩——亚伯拉罕·林肯》就是她的手笔。这位年轻的画家几乎就是画画而生的。在一次采访中,她说:“我还没学会说话,就开始画画了。我不太擅长文字,对我而言,绘画就是我沟通交流的方式。”这与只关注文字的伊夫·邦廷还真是很合适的搭配。
这本《小熊的小船》创作于2003年,彼时,伊夫·邦廷已经是75岁的老奶奶,著作等身,誉满天下,与她合作的很多是美国顶级的绘本画家,比如大卫•威斯纳、罗纳德·希姆勒等等。面对这样一位泰斗级的合作者,年轻的画家并没有怯场。她笔下的小熊很可爱,有着熊和小男孩的双重特点,动作和表情都拿捏得很好。纯净的大色块运用,形成一种很清新的画风,与故事本身的气质还是比较吻合的。
 
同时,她也很注意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中,湖水的颜色有很多的变化。这是因为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阳光照射的角度、强弱不同,而形成的。只有仔细观察过的人才能捕捉这微妙的变化。还有河狸那一页,我看到河狸把一颗粗壮的树干咬去一小半,有点惊讶,就去查了一下河狸的属性特点,查到的结果是:“河狸,门齿锋利,咬肌尤为发达,一棵直径40厘米的树只需2小时就能咬断。”如此看来,画家这么处理河狸,还真是符合实际情况呢。
故事的最后,大熊看着躺在小船上做梦的小熊,自己也很快乐。画面中,大熊正在忙碌着做一条大船。旁边放着一张纸板,上面写着“大熊的大船”。这好像“请看下集”预告一样。果不其然,十年之后,伊夫·邦廷85岁高龄之际,再度与南希·卡朋特合作,出版了《小熊的小船》的姊妹篇《大熊的大船》。
 
《小熊的小船》,文[美] 伊夫·邦廷,图[美] 南希·卡朋特,翻译刘清彦,启发2016年6月。姊妹篇《大熊的大船》,猴叔下一期即将介绍。
猴叔讲绘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回复“目录”即可看到全部内容目录。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您希望猴叔推荐哪本书,也可以告诉猴叔。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美丽的传承——《小熊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