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乐教育。二、如何才能不偏科
一、关于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这个叫法是从国外引进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来的教育理念。
他的原话是:
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激发孩子的兴趣,培植孩子的积极心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各种知识。
从他的原话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的还是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学习掌握各种知识。但到了国内,人们断章取义,只推崇快乐,忽视教育,虽然也叫快乐教育,但和教育基本上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
现在国内推崇的快乐教育,应该是取自于国外底层阶层的平民教育。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两种教育模式共存的方式:对于特权阶层和富豪阶层,他们的子女大部分都是接受的精英教育;对于中产及以下的阶层,则采用的是平民教育。
精英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模式呢?和国内的重点学校重点班有点类似,在知识的教授上差别不大,但在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花费巨大,有点和国内现在兴起的顶级私校差不多。
在国外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能力和国内的顶级学霸差不多,学习的难度和深度也相差不大,但人家孩子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也是非常深厚的,各种乐器、绘画就不说了,国内虽然也有,但到了高中基本上也都停下来了。人家还有马术、击剑、冲浪、高尔夫等等各种高雅运动。除此之外,人家还有很多传承了几百年的贵族家族,掌管着富可敌国的家族财富。
他们接受的精英教育,不仅是为了继承家族事业财富,更重要的是要担当将来治国理政的重大责任,这个咱们就比不了了。
还是说回平民教育吧。国外的平民教育说的难听点就是愚民教育,统治阶级并不希望广大普通老百姓都学识丰富,啥都懂,而是希望他们具有基本的生活技能,老老实实干活混口饭吃就行了。知道的太多就想法太多,想法多了分配不均就容易出乱子。
所以国外的大部分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基本上就是让大家玩,然后培养大家一些独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除此之外,知识上的教育非常宽松,基本上你只要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完全错误的也一样给你过,让你轻松毕业。
想上名校大学,除了成绩要特别好外,还要学校推荐,过了这关后,还要操心每年好几万美元的学费,普通老百姓家里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去做打工族吧。阶层就是这么被固化下来。
如果你相信了快乐教育,小学初中放任不管,那可以肯定的是高中与你肯定是无缘了,将来稍微好一点的工作就一张文凭就能把你剔除在外。
所以千万别相信什么快乐教育,要么就是你蠢,如果基因不行,那也没办法;要么就是你懒,不愿意在孩子身上花时间精力金钱,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如何才能不偏科
今天有位家长问我孩子偏科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先不说怎么办,我先说一些我娃的一些经历,相信大家看过后,就应该心里有答案了。
前面的文章里我也说过,我娃上的初中是凭奥数一等奖进去的,学校里面牛娃也是一大堆。我娃在入学考试和后面的月考中成绩都一般般,班级二十来名,年级快二百名。
当时班里有一个女孩,跟我娃一块学奥数的,学得非常吃力,后来勉强拿了个三等奖。但人家在学校的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十,班级前三,成绩非常好。
说实话,我们当时是非常不服气的,觉得我娃脑瓜子那么好使,怎么就是考不过她呢?后来才知道,她妈妈没上班,每天都在家里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学习也非常刻苦,所以成绩好是必然的。
反观我娃,每天回家还是延续小学时私立学校的那一套,作业也完成的拖拖拉拉,完全还没进入初中学习的状态。期中考试完了之后,我娃又如期的还是那样,没啥变化。因为我是班里家委会主任,就安排了一次班级的秋游,也算是让家长和老师借此机会好好交流一下。
就在大家吃饱喝足玩得尽兴的时候,孩子们去玩自己的了,家长们把几个老师都围了起来,和老师们沟通自家孩子的情况。看着老师给各位家长点评,我也不想落后,就问数学老师我娃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但评价起各家孩子来那真是不留情面,当着这么多家长的面让别人下不来台。我也一样,被老师当众一通训,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大家待遇都一样。关键是后面一番话,深深地刺痛了我。
我问老师我娃如果努努力能不能考进年级前30名,结果老师说这是不可能的,不要想了。我心里就在想,你这话也太武断了,没学过哲学吗?把话说得这么死,就不怕打脸吗?
从那以后,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我娃给学进年级前30名。后面经过分析,发现我娃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爱记笔记,导致回来做作业很慢
2、数学计算不爱打草稿,喜欢心算,容易出错
3、语文之前一直是泛读,偏重情节,不重视细节,要背诵的课文和古诗词不爱背
4、史地生道法就更不喜欢,只喜欢数学,偏科。
大的方面就这些,还有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都在后面的学习中慢慢发现,慢慢纠正的。
下面我就重点说一些史地生道法这类小科偏科应该怎么办。其实解决办法大家都知道,就是多背多记就完了呗。话虽如此,但孩子如果本身不愿意背记也没用啊。
所以这里面的关键是要先把孩子的观念给纠正过来。孩子不喜欢这类课的几个主要原因是:
1、觉得是小科,不重视
2、觉得这类课枯燥无味,比较难懂,不喜欢
3、觉得老师教的不好,讨厌老师顺带讨厌这门课
4、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为了气老师故意不好好学
针对第一种情况,应该要从今后的高考中的科目来给孩子讲,现在高考都在朝着3+1+2的模式变,将来至少要选1到2门小科参加高考,如果现在不好好学,基础没打好,将来高中学起来会加倍吃力,而高中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多少时间来给你补短板,所以现在就要开始重视小科,不能偏科。
第二种情况可能是大部分孩子学不好小科的原因,这种情况主要是孩子从小接触这类知识太少,完全没有基础。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给孩子买一些关于史地生的课外的趣味性比较强的书给孩子看,让孩子感兴趣,觉得没那么枯燥了,自然抵触情绪就会减轻,再结合课后多背多记多做题,慢慢就会赶起来。
第三种情况,要告诉孩子老师教的好不好只能说明老师的水平,和这门课无关,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只和你自己有关,和老师没有任何关系,不要搞错了对象。有时孩子自己没有意识到,需要家长点醒孩子。
第四种情况,和第三种差不多,不要将这门课卷入个人的好恶中去,这明显就是以为自己的损失可以伤害别人。矛盾主体都没找对。我妹妹当年就是这样,她的小学语文老师特别不喜欢她,她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就不好好学语文,以为这样就能让老师生气,结果吃亏的是自己,语文没学好,高考成绩都因此受影响。
我当时就是这样跟我娃说的,我说你越是不喜欢的课,你就越要学好它,来证明你仅仅是不喜欢而已,不是学不好,你要证明你的实力。结果我娃听进去了,这几门小科他都不喜欢,但他却真的很认真的背记这几门课,结果这几门课很轻松的就得了高分,为他在后面的日子里总分名列前茅立下汗马功劳,让他领略了当学霸的快乐,后面也就不自觉的会认真学习各门小科,认真学进去了,也就慢慢喜欢上了各科。
所以现在我娃他不偏科,也成就了他的学霸之路。
这里是学霸爸爸长不大的公众号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给您的朋友,谢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霸爸爸长不大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一、快乐教育。二、如何才能不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