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和初中,大部分的娃都不会主动要求学习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是一件很累的事情。玩多舒服啊,看电视多舒服啊,玩平板手机多舒服啊,甚至是啥也不干多舒服啊!其实不仅是低年龄的娃,就连上高中的娃甚至是成年人都更愿意待在舒适区,不愿意出来。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都愿意朝着压力最小的那个方向运动,而尽量避开压力大的那个方向。咱成年人如果不是为了生存的压力,谁愿意天天早起,从天没亮出门,到天黑才回家,都恨不得像一坨鼻涕一样摊在床上、沙发上。
所以,没人会愿意主动给自己加压,因为这是要逆着自己的本能,要压抑天性,大脑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就会要你泄压,不让你难受。正因为如此,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呆在舒适区,不愿主动去给自己找罪受。
也正是因为这样,主动给自己加压的人才是少数,所以,突破了这层枷锁,后面只有极少数人竞争,远好过大家在舒适区一起内卷。
如何突破枷锁给自己加压呢?这就需要自制力了。自制力,说白了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那这种能力又是怎么来的呢?
人能够迫使自己往前走的一定是一个对自己有非常大吸引力的东西,这种诱惑超过了脱离舒适区的难受,让你愿意承受这种难受也要想方设法地想要去得到。
对于学生来说,能让他产生这种脱离舒适区的动力就是来自他内心的一个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心甘情愿地让自己不辞辛苦地在学习上投入巨大的精力和长久的时间。
这种动力就成了他的一种自制力。因为在学习上的刻苦钻研,他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这种战胜困难的成就感让他身心愉悦。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他的一种习惯,只要他想偷懒、想放弃时,就会不自觉地逼着自己坚持下来。因为只有坚持下来,他的目标才能一个个的实现,才能让他的内心得到满足,这种满足产生的愉悦要远远大于脱离舒适区的痛苦。
所以说在外人看来,顶级学霸每天都是自己主动地辛苦学习,不断给自己加压,但他没法体会这种学习的喜悦快感要远远大于身体上的辛苦。彼之毒药,我之蜜糖,可能说的就是这种境况吧。
自制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也是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来养成的。在养成的初期,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单靠娃自己是很难养成的。这时家长就应该陪在娃的身边,帮娃树立小目标,在娃想要退缩、放弃的时候鼓励娃,在娃想要偷懒、耍赖的时候督促娃,和娃一起实现目标,让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包围娃。到了后面,家长只需要帮娃规划好路线,娃自己就会努力去朝着目标奋斗。
执行力反映的是一种意志力,就是一种把我们计划好或知道的某种行动坚持下去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样也是后天养成的。
执行力能执行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合理可行的计划,这个计划是要在娃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但又不是完全不费力就能实现的,是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可以实现的。否则,跳开了这个基础来谈执行力就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在有了一个合适的计划后,该如何来执行呢?可以先打印一张纸质的计划表格,对于学生,不建议用电子文档或手机app,要避开手机和电脑。然后规定自己每天睡觉前打卡,将完成情况详细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做轻微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计划,而不是机械的不变而导致计划执行不下去。
有很多家长知道该怎么鸡娃,但就是计划执行不下去,一种情况是目标计划定得太高,娃完不成,造成执行不下去。一种情况就是家长自己执行力太差,总是忘记去执行,没有计划,知行不合一。
所以要让自己有执行力,就要避开上面所说的两点,否则对家长对娃都是打击,不仅没帮助还起反作用。
所以,要想变成牛娃,就要在自制力和执行力上面下功夫,这是抛开先天性因素外的一个重要方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霸爸爸长不大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论自制力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