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长说自家孩子上初中了,一直都爱读书,但语文成绩一直不好,除了阅读不行外,作文也不知道怎么写。
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问题主要还是出在阅读上,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阅读上。看过我前面写的文章的家长都知道,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要精读,不能再像小学低年级那样泛读,一篇文章,不管长短,看完呵呵一笑,就算完事,只在乎情节内容是不是精彩,而不会分析文章的内涵。
低年级的孩子字都没认识多少,看书主要是为了提起孩子阅读的兴趣,顺便多认一些字。高年级的孩子如果还是这样,那就算是浪费宝贵时间了。
我自己小时候就有一个比我大几岁的邻居,也是非常爱读书,各种小人书,杂志、报纸……任何有字的纸他都感兴趣,甚至别人写过的作业本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当时很多大人都说这孩子这么爱读书,将来不得了,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可结局大家肯定想不到,这个孩子最后只考上了一个技校,毕业后进了一家工厂当工人,平庸到现在。
这件事说明,读书没找对方法,没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对学习是没有帮助的。
那话说回来,该如何阅读才能对语文的成绩有所提高呢?
答案就在精读上。所谓精读,不是要你逐字逐句的去读书,那样效率太低,你也不容易对文章有整体感。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精读主要就是每天对所读文章(主要是长、中、短篇名著)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对认为写得好的字词句子进行摘抄。
概括的目的是让孩子带着任务读书,这样孩子就会比较专注文章的内容,读完后通过概括总结,就能潜移默化地锻炼孩子阅读理解的能力,就能对所读的部分留有印象,并且这部分印象会记忆到大脑里,将来作为写作文的素材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用。
摘抄好词好句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辨认哪些字词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好,摘抄下来是为了让孩子加深印象,摘抄的多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在需要的时候熟练地蹦出来,为你的作文添彩润色。
但有很多孩子之前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现在上了初中,语文成绩不好是很正常的。那要怎么补救呢?
首先,是能够补救的,但首先不是刷题。为了快速见效,此时的阅读就不能以长篇名著来练习,而是要以短篇小说来练习了。
在这里,我推荐几部。首先,国外的比如欧亨利的、莫泊桑的、毛姆的,这几个加起来也差不多了。其次,国内的我推荐少年文艺30年原创精品文集,这个时间跨度大,对丰富素材很有帮助。
对于初中的孩子,读短篇小说要带着这样几个问题来阅读:概括文章大意,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或什么态度,通过这篇文章我有什么体会。孩子做阅读时家长要参与,孩子读的文章家长要先读,孩子回答这几个问题时不需要有正确答案,关键是要让孩子思考,这是真正的目的,要让孩子养成看文章要思考的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各自看这篇文章的理解。
然后让孩子挑出好词好句,并说明为什么觉得好,不要笼统说觉得好,要说具体的。比如我觉得这句话很传神地描述出了他的某某动作或者这个词很生动地形容出了他的外貌……
每天有条件的话读2-3篇,没时间的话至少要保证读一篇,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对语文的感觉会有很大不同,而且会积累大量的素材和好词好句。这时就可以通过学校老师或课外班学习一些答题模板或答题技巧,这时孩子在做阅读题时套用模板就不会出现只有模板的连接词,而没有内容嵌进去,形成空洞的答案,答不到点子上了。
另外大量的好词好句积累也会为写作文提供大量的素材,文章也不会出现干巴巴,字都凑不够的情况了。
我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朋友的孩子,现在上九年级,女孩,家里是种桃的,爸爸每天忙种树,妈妈要管全家的生活,而且也不会教孩子。但这个孩子从小学时就特别喜欢看小说,各种类型的小说都看。但她有个好习惯,她每次看完小说后,会觉得小说的结局不是很好,她就会自己给小说重新写一个结局。就这样一路写到初中,她的理科成绩一般般,但语文特别好,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哪怕语文一节课都不听,考试照样考高分,阅读理解和作文基本上都不扣分。
所以说,即使在小学错过了阅读的训练,初中还有补救方法,当然如果已经九年级了可能时间上来不及,花在语文上就不划算了,要考虑清楚。但七八年级完全有时间,关键是家长要参与,要坚持,方法步骤要用对,不要着急刷题,等把基础打牢后,题目一刷马上见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霸爸爸长不大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如何进行语文的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