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走进一位大人物的童年,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了。我们曾在绘本中感受过小亚伯拉罕·林肯的执着与专注(《爱看书的男孩》),结识了古怪而孤独的小爱因斯坦(《怪男孩》),羡慕那勇敢而痴迷飞行的小阿姆斯特朗(《伟大的一步》),目睹小迈克尔·乔丹如何战胜比自己高大强壮的对手(《鞋子里的盐》),也见证了小威利·班特利平凡的童年被一个灵光乍现的想法所照亮(《雪花人》)。
20世纪1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春田市费尔菲尔德街上住着的一个小男孩——特德·苏斯·盖泽尔。小特德喜欢看书,喜欢动物,喜欢四处游逛。要说他有什么与众不同,那就是特别爱涂涂画画。他画在爸爸的动物园里看到的动物,画各种想象出来的动物,画一切从他的脑子里蹦出来的东西。
中学时,特德被美术老师判定“永远也当不上画家”,因为他不按“规则”来画画,他看世界的角度与众不同。虽然特德是同学们公认最风趣、最爱画画的人,可这些东西,好像并不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该有的优点。
到了大学,特德继续发挥他的搞笑天才,他参加了很多社团,特别是给幽默杂志供稿。当时的特德,被老师同学们公认是“最不可能成功的人”。虽然有些才华,但很不幸,他的才华都表现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
某一天,他和9个朋友违法规定在宿舍里喝杜松子酒,结果学校被处罚退出所有社团活动,包括幽默杂志。他灵机一动,在写稿时换了一个笔名——“苏斯”。
是的,这个“不务正业”的男孩儿特德,就是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苏斯博士。他一生所创作的48种绘本,是西方家喻户晓的儿童读物,全球总销量超过2.5亿册。他的作品三次获得美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大奖,还获得过普利策特殊贡献奖、奥斯卡金像奖和艾美奖。美国教育协会将苏斯博士的生日,即3月2日,定为全美诵读日,也称苏斯诵读日。
相比小特德的另类“才华”,更加触动我的,是他童年时代开明通达的父母和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爸爸经营着当地的动物园和公园,特德可以经常去观察各种动物,妈妈常给他讲故事,找书给他读,也没有禁止他在自家墙上“涂鸦”,虽然更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盖泽尔医生”,但她还是给了小特德四处闲逛和乱涂乱画的自由。
想想看,如果不是妈妈经常给特德读书,还会在睡前给他随口编有趣的打油诗,像“苹果派、肉馅派、柠檬派、蓝莓派、椰子派……”,后来苏斯博士的书中,大概就不会有他最擅长的那种夸张而瑰丽想象,以及大段大段酣畅、读来淋漓的铺排句式了。他惊人的语言创造力,最初就是在妈妈的怀抱里种下的慧根。
再想想,如果父母没有包容特德涂涂画画的爱好,或是错误地引导他像美术课本那样规规矩矩地画画,苏斯博士伟大的创作道路,也许在儿时就“GAME OVER”了,那么绘本世界中无数深受孩子们喜爱、稀奇古怪又妙趣无比的“异形生物”也就无从诞生了。比如报时鱼、飘飘兽、啪啪虫、生日快乐鸟、名叫“哎呦妈呀快跑”的海底巨无霸、腿超高的鹭鸶(下出来的蛋都会坠落摔碎)、尾巴超长的吱呀吱呀兽(他用咬自己尾巴尖一口八个小时后感到疼的方法当闹钟)……这些奇思妙想的雏形,就涂抹在费尔菲尔德街七十四号的墙壁上。
书中特德成长历程的每个场景,都会搭配上一副苏斯博士作品中的画面,这也许是作者给我们的暗示——快乐自由、充满想象力的童年,正是艺术家泉涌般的灵感来源。
说到这,让我们来做个假想:你说有没有可能,下一个苏斯博士,或爱因斯坦、阿姆斯特朗、迈克尔·乔丹、威利·班特利……现在正在你家里,扮演着那个“不务正业”的小特德呢!难道这不可能吗?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勤奋用工、对知识充满兴趣,最好还能在某些方面有点小天才。可更多的时候,孩子的天才和专注,并没有表现在我们所看重的领域。他也许对英语、奥数、钢琴没兴趣,却喜欢成天拿着罐子去外面挖蚯蚓捉知了,蹲在街角看大爷们下象棋,踢球到天黑变成小泥猴儿。再大点了,兴许和一帮小子玩电音组乐队,整宿不睡看武侠小说,拿着喷罐半夜去立交桥下涂鸦……
如果是这样,你是不是也会像特德高中时的美术老师和大学时的同学们那样,失望地认定,他也是一个“最不可能会成功的人”?你是否能抛掉所有功利世俗的眼光,去窥探一下孩子真正的梦想?
苏斯博士说过:“一个人如果有耐心,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麦格池塘幻想曲》)。孩子真正的未来,也许在某个我们想都没想过,听都没听过的地方等着他呢,我们怎能忍心剪掉他的翅膀,不让他向着梦想、振翅高飞呢?
下一个话题: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小时候,其实也在某些方面也是个“小特德”?但为什么我们没能蜕变成长为那个领域的“Dr. Seuss”呢?我们从小到大,随波逐流、中规中矩地走到如今,从来没有真正把儿时的梦想当作方向,来勇敢地上路,哪怕是迈出小小的一步。我们一直努力做好别人希望我们做的事,却不敢凭自己的兴趣和才华去打拼。
还好,人生总有机会,未来不可预知。只要还有梦,一切都来得及,不是吗?就像苏斯博士在他最后一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
“今天就是你的大日子,你就要去往美妙的地方!你的高山正在发出召唤,所以——赶快出发!”(《你要去往多少美妙的地方》)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凯瑟琳·克鲁尔,她生于1952年,年轻时从事童书编辑工作,80年代开始专注于创作人文科普和传记绘本。她为牛顿、居里夫人、忽必烈、富兰克林·罗斯福、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的作者)、维多利亚·伍德豪尔(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先驱)、凯萨·查韦斯(美国社会活动家)等名人创作过传记绘本,2004年,在苏斯博士诞辰100周年时,她创作了这本《喜欢涂鸦的男孩:苏斯博士的童年故事》。
《喜欢涂鸦的男孩:苏斯博士的童年故事》,[美] 凯瑟琳·克鲁尔文,[美]史帝夫·强森 卢·芬乔,翻译谢维玲,启发2015年9月出版。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回复“目录”即可看到全部内容目录。回复1-106中的一个数字,即可看到相应的往期内容。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您希望猴叔推荐哪本书,也可以告诉猴叔。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让每个童年都快乐自由,让每个梦想都闪闪发光——《喜欢涂鸦的男孩:苏斯博士的童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