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猴叔讲讲亲子阅读的8个常见问题

点击上方“猴叔讲绘本”可订阅哦!


猴叔说
12月10日晚,猴叔作为主讲嘉宾参与了一次线上分享活动,主题当然是亲子阅读啦!活动当中,群友们提出了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猴叔把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收录如下,和“猴叔讲绘本”的读者朋友们共同探讨——
1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破?

群友:
给宝宝讲故事,即使是他最喜欢的,他也会左顾右盼,手里玩别的东西,这样如何引导?

猴叔:
这要区分情况:有时是我们选择亲子阅读的时间不合适,宝宝没有安静和放松下来;有可能是亲子阅读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有时候为了养成阅读习惯,我们要每天坚持、固定下来时间段,大人不能轻易改变,可以有一点仪式感。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确实可以一心二用,你觉得他三心二意时,他不一定没在听。可以阅读中或阅读后和他交流,就书中的内容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在阅读是动脑子,全身心投入。
2
讲绘本可以指读吗?是不是必须按原文来念?

群友:
给孩子讲绘本时,应该按书上文字指读吗?大人可不可以发挥想象力,每次讲不同的语言?

猴叔:
首先,不提倡指读。指读唯一的意义就是引导孩子识字。但绘本阅读的意义和内容远远大于识字这个功利性的目的。读图画书时,孩子的眼睛应该是更多放在图上的,从图中寻找信息,同时听大人读讲文字。

讲书时是否大人可以有所发挥呢?第一,取决于书本身的类型,有些图画书适合发挥,发散式阅读,甚至加入表演;有些作品的艺术性很强,语言很优美,或者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条理,不应轻易发挥。第二,要发挥想象力,首先大人要读懂这本书哦。别以为图画书你一看就懂了,很多情况下大人不动脑子,不用心,只能了解一些皮毛,擅自发挥的话,可能就把一本好书读偏了,读浅显了。
3
孩子总爱提问题。

群友:
读绘本的时候孩子总是爱问这问那,打断进度,歪楼相当厉害,经常是一本书只能读前面两页的内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猴叔:
问这问那说明书的内容触发了孩子的兴趣点,这是好事情。不妨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之后反复读同一本书,慢慢他就会沉浸到书的内容和主题当中。

而且要观察孩子问这问那的方向,这中间包含了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根据他的特点,选择能够满足他好奇心的书。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阅读量还少,孩子还不太明白亲子阅读是怎么回事,对一本书一个故事还没有整体性的概念。慢慢来,坚持形成规律和习惯。
4
奖励是不是好办法?

群友:
在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等好习惯的过程中,用奖励这种形式是否合适?感觉家人、幼儿园等都喜欢这种立竿见影的形式,但一些育儿理念反对这样做。想听听猴叔怎么看?

猴叔:
奖励的方式短期很有用,但长期有副作用,不论是多个孩子之间的比较奖励,还是对一个孩子的积分式奖励。如果孩子亲子阅读开始得晚,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也不排除先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开始接触图画书,并由此对阅读产生兴趣。但真正长期激励孩子的是兴趣,是对阅读、对书籍的喜爱。

阅读以外,不论学数学、英语、音乐、舞蹈、球类、唐诗、汉字等等,对于学龄前儿童都应该是兴趣引导,而不是物质激励或压力。如果孩子没兴趣,那说明我们教的不够好玩,是我们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给儿子和他的几个幼儿园同学开了两门课,“唐诗课”和“奇奇乐乐奥数课”,孩子们都缠着我要求上课,催着我备课,根本不需要奖励。就是因为我的课程设计符合他们的心智特点,抓住了他们的兴趣点。
5
可以请“凯叔“代劳吗?

群友:
现在有很多有声读故事的APP,最著名的就是“凯叔讲故事”,深受很多小朋友喜欢,这种软件是不是可以代替爸妈给孩子读绘本?

猴叔:
“凯叔“挺好,但不能替代爸爸妈妈给孩子读书。首先,绘本是画面和文字共同的艺术,讲书时,你看的是文字,孩子看的是画面,他在读图。凯叔等软件是看不到图的,只有故事。

其次,亲子阅读时现场互动的,孩子可以提问,我们可以引导启发,可以一起讨论,甚至一起分角色朗读,这种互动是软件实现不了的。

第三,亲子阅读是爸妈和孩子共度的快乐时光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向我们学习,我们向孩子学习,我们和孩子一起向书本学习。多年之后,这段亲子共读的时光会成为我们和孩子内心深处美丽、温馨而宝贵的回忆。
6
二宝家庭,如何开展亲子阅读?

群友:
两个孩子有年龄差距,目前亲子共读只能是分开进行,晚上时间有限,可有良策?

猴叔:
其实很多优秀的绘本作品,适应的年龄段是很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作为大人的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读绘本,而不仅仅是陪孩子读。

除非二宝还处在低幼期,可能很难和老大一起阅读。两个孩子年龄稍微大一点之后,完全可以在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另外,爸爸妈妈也是两个人啊!即使分开读,也有两个大人可以利用。
7
亲子阅读、绘本阅读,读到孩子多大?

群友:
孩子多大时就可以从看图画书过渡到看童话、百科、小说等字书了?孩子多大就可以从大人讲书过渡到自己看书了?

猴叔:
孩子的阅读进阶有两个飞跃:一是从亲子阅读飞跃到独立阅读;二是从读图飞为主跃到读文字为主。但请注意,飞跃并不等于抛弃!我认为,绘本阅读是可以伴随孩子成长一路走下去的,并不应该被字书的阅读完全取代。而孩子依偎在我们身边一起读书的时光,那真是越长越好啊!未来的某一天,没时间一起读书的,恐怕会是孩子,而不是我们。

跟大家分享两位绘本大师的话:

安东尼•布朗来北京演讲时说到,他的两个儿子从小就大量阅读图画书,大一点之后开始读童话和小说。但他认为,永远不会有一天,孩子们可以将图画书永远的封存起来,不再问津,就像形状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现在,我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每每有机会拿到一本图画书,从一个大人的角度去读它的时候,还会有种以前未曾体会到的新鲜感。我深信图画书并不仅仅是面向孩子的书,它也是面向大人,阐述深刻的寓意,令其深思的书。
8
主题沉重甚至悲伤的绘本,可以给孩子讲吗?

群友:
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讲一些比较沉重或者悲情的故事,比如死亡,比较合适?如果孩子听了此类的故事,如何引导他平复情绪和面对此类话题?上周不小心讲了《悲惨世界》中小女孩珂赛特的故事,老大听了哭得稀里哗啦,停不下来,之后每天指定要讲一次,每次都会哭,怎么破?

猴叔:
给您看一篇我的贴子——“那些年,让我读到流泪的图画书”(在猴叔讲绘本公号中键入“77“,即可收到这篇贴子)。图画书中有很多涉及死亡、战争、灾难、家庭变故等沉重话题的作品,其中颇多佳作,别说是孩子,很多书我每次看都会眼眶湿润。

人生本身就是七味杂陈的,孩子的一生中会经历各种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不称意者,十常八九。”在还没有真的经历这些生命之重的时候,先在阅读的世界中体验一下,是很好的情感教育。懂得失去的痛苦,才能更加珍惜,懂得生命的有限,才能追求每一天的快乐幸福,人生的丰富多彩。

我们成年人,如果读一本小说,看一个电影,看到流泪,不也会觉得它很好、很感人吗?哭过之后,我们更懂得珍惜,学会勇敢面对,把握当下,珍惜时光,看重感情。

猴叔讲绘本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回复“目录”即可看到全部内容目录。回复1-91之间的数字,即可看到往期内容。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您希望猴叔推荐哪本书,也可以告诉猴叔。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听猴叔讲讲亲子阅读的8个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