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编辑麻麻教你,如何应对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

点击上方“猴叔讲绘本”可以订阅哦

山山两岁半,进入了第一个叛逆期。爸爸说这叫“恐怖的两岁半”,西方人说这是“terrible two”


他喜欢跟大人唱反调,你让他说hello,他偏要说byebye;爸爸教他唱“道拉基”,他偏要唱“道拉不基”;奶奶要他穿鞋,他偏要光着脚满屋子跑;高兴或者不高兴的时候,他都哗啦一下把桌上的玩具挥到地上,把沙发上的所有东西扔到地上;你叫他很多声,他都假装没听见;一天问一千多个为什么;在金宝贝上课的时候啊啊叫着四处奔跑……


奶奶爷爷很抓狂。奶奶的咆哮声一天到晚在家里回荡。爷爷总是摇头叹气说,这孩子怎么长成这样?


其实,这是孩子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每个孩子都有这个阶段。不必大惊小怪。两岁的孩子有了独立的意识,好奇心空前旺盛,行动能力比以前强(所以破坏能力也更强)。他在探索、观察周围的世界,也在不断地试探成人的底线。这是亲子关系的关键期,在这个时候需要谨慎地对待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既要立规矩、立界线,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独立意识。

我家山山是现在进行时。我也在探索和学习中,凭知识和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原则,比如:


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感受,弄清楚他叛逆背后的原因。大人习惯性地把孩子的叛逆行为解释为“撒泼”“耍赖”“犯浑”等等,进而企图用大人的“强权”来压制他。这是不对的。孩子现在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而不是完全的懵懂无知。大人用“强权”来压制他,只会引起他更强烈的反弹。

有一次,山山不停地用嘴咬他的长颈鹿玩具,奶奶多次制止他,他都不听。奶奶生气了,说“你再咬,我把它给你扔到垃圾箱里去。”山山立刻说,“奶奶,你把它扔到垃圾箱去吧。”奶奶不扔,他还穷追不舍。奶奶气得说:“好好的玩具,为什么要扔到垃圾箱里?”这已经是急得口不择言、完全没有逻辑了。


还有一次,山山把玩具挥到地上,我要求他自己捡起来,放到玩具盒子里。爸爸走过来说,“快点捡,再不捡,我把你塞到沙发底下。”他话一出口,我就暗自叫苦:“这分明是帮倒忙。”果然,山山立刻趴到地上,说:“爸爸,你把我塞到沙发底下吧。”


惩罚不是有效的手段,不能轻易说出口,更不要说那些根本不能兑现的惩罚。说到了,就要做到,要不然适得其反。孩子就是在与家长的“斗智斗勇”中变得越来越难搞。可是这是谁造成的?


第二,大人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能双重标准,要求孩子的自己做不到。比如大人希望孩子不撒谎,那么大人自己也不要对孩子撒谎。我最近吃中药,山奶奶怕我嘴苦,给我买了一大罐口香糖放在那儿,让我吃完药吃。山山看见那个花花绿绿的罐子,自然很好奇很眼馋,就想要吃。奶奶哄他说“那是药。”我并不知道奶奶骗他的事。第二天,山山问我:“那是什么?”我实话实说,“是口香糖。”奶奶在旁边一个劲儿地提醒我“那是药”。可是已经晚了。小人儿什么都没说,却是一副很了然的样子。我知道他在观察、在思考。从此,他知道了,大人有时候会撒谎,大人并不完全可靠。

后来,山山也管我要口香糖。我说:“小宝宝不能吃口香糖,因为口香糖是胶,不能消化,小宝宝一不小心吞到肚子里就麻烦了。不过,妈妈可以给你两根山楂条。好吗?”山山欣然接受。以后,我把口香糖放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吃的时候也尽量不当着他的面。偶尔被他发现,山山还会自己解释一下:“小宝宝不能吃口香糖。”


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自以为是“善意的”“无伤大雅的“小谎言。人们说这些谎言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可是我要说,所有的谎言都是有害无益的。它只会让孩子过早地发现成人世界的虚伪和不可靠。要尊重孩子,要有耐心,不能糊弄他。要尊重他的理解力——很多时候,大人不愿意费口舌跟孩子解释,是因为觉得“说了他也听不懂”;可事实证明,孩子的理解力超乎大人的想像,他能听懂、也能讲道理;还有的时候,大人忙、没有时间、没有耐心跟孩子好好解释,随口编个理由糊弄一下。可实际上,花在孩子身上的这些时候是最不白花的。你想孩子长大不“坑爹”,就不要吝啬在孩子身上花的这点时间。

第三,对孩子的叛逆,要淡定,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小题大做。抓大放小,不用处处约束他。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坚持,温柔地坚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大可随他去。


山山奶奶是个特别爱干净的人。我曾经暗自统计过,奶奶一天要对山山说上百个“不要干这个”“不要干那个”,要说50个以上“脏”。我跟奶奶说,“随他去好了。只要不危险,不影响其他人。随他去好了。”嫌他把饭吃到衣服上脏,一定要喂他、不让他自己吃,他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自己吃饭呢?到了幼儿园还不会自己吃饭、饿肚子,大人不是又要干着急了吗?可是,那怨谁呢?

山山特别喜欢一本叫《大卫,不可以》的书,我也喜欢给他讲那本书。书里的大卫是个精力旺盛的小男孩,花样翻新地调皮捣蛋,大卫的妈妈总是追在后面喊:“大卫,不可以。”每次看到大卫的调皮捣蛋,山山都嘎嘎乐;每次看到大卫的妈妈追在后面喊“大卫,不可以。”我都暗自下决心少对山山说几个“不”字。这本书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的结尾,大卫调皮了一天,到了晚上的时候,妈妈依然温柔地把他抱在怀里,亲吻他,告诉他“妈妈爱你”。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不是圣人,再说两岁半的孩子是有让圣人也抓狂的时候。我们尽量保持理性、保持温柔和耐心,但还是有失控的时候。所以,批评完了,咆哮完了,千万别忘了说一句“我爱你”。

第四,尽量使用正面的语言,少用消极的、负面的语言。比如,说“别光着脚到处跑“就不如说”穿上鞋再去玩“;说”不许玩水“就不如说“洗完手来客厅玩吧”;孩子爬到鞋柜上,你看到吓了一下跳,大声喊“摔!摔!”你的原意是怕他摔下来,可是这么说就不太对了。碰到类似的情况,家长应该先冷静,用尽量温和的语气告诉他”先慢慢地下来“,而不是自己先乱了方寸冲他大喊大叫。孩子本来不会摔,受了惊吓反倒加大摔的可能。

孩子成长不易,每天都在被误解和呵斥。大人累,孩子也累。其实,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放任不管,孩子也未见得差到哪儿去。管得多,也未见得好到哪儿去。不如淡定点,再淡定点。


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拥着你,又给你充分的自由“。仅以此诗自勉,并送给天下两岁半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发布。回复“目录”即可看到全部内容目录。回复数字1-64,即可看到往期内容。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您希望猴叔推荐哪本书,也可以告诉猴叔。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童书编辑麻麻教你,如何应对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