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读懂美术史,也许爱上艺术——《小小艺术家》第二辑

点击上方“猴叔讲绘本”可以订阅哦!


通过调遣那些点、线和颜色,孩子可以把心、眼和手,三者联系起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把一张白纸变成花花绿绿的 “作品”,这就是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和手指,对世界做出的一点小小的改变。
家的猴儿子一直不喜欢画画,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就是不会画画。”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怎样算会画画呢?会用笔画直线、方框儿和圆圈?会简单地画个小人儿、太阳、大树、房子、金鱼?会在描好的框儿里涂上正确的颜色?幼儿园是这样要求的吗?如果这就是画画的标准的话,可能连我也只能自认不会画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让孩子接触绘画这门艺术?

人说,画画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练习他们手部的细小动作,帮他们掌握握笔、运笔、描边、填色这些技术;有人说,画画是用颜色来启发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对形象、颜色、线条的阅读能力,为将来良好的审美打下基础;也有人说,画画其实是形状游戏,用笔来带动头脑,放飞孩子的想象力,安东尼•布朗的书很多都在讲这个道理。

觉得,画画其实还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一种渠道,通过调遣那些点、线和颜色,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心、眼和手,三者联系起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最终把一张白纸变得花花绿绿的,获得了一张只属于自己的“作品”,这就是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和手指,对这个世界做出的一点小小的改变。

此,美术和音乐、舞蹈、文学一样,也是表达自己,改变世界的一种形式。让孩子亲近绘画,喜欢美术,就为他们架起一个向内通往自己心灵深处,向外通向大千世界的桥梁。而要进行美术启蒙,可不是买本填色书让孩子填色,在商场玩填涂游戏,上创意美术亲子班,甚至偶尔带孩子逛逛美术馆、看看画展那么简单。

孩子亲近美术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艺术知识以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小朋友没有不爱听故事的。我曾见过一位国画大师(刘墉)在他的画展上,给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孩子讲述藏在他画里的故事。虽然那些画作孩子们不一定能看懂多少,但他们都听得如痴如醉,缠着画家让他一个接一个地讲故事。

了听故事,孩子们还喜欢看绘本。如果将绘本的形式、故事性的情节,经典的作品和关于艺术的知识,结合到一起,是不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启蒙读物呢?真的有出版社实现了这个想法,而且是一家名叫ARAM的韩国出版公司。他们打造的这套《小小艺术家》深受韩国大小读者的欢迎,得到了韩国教育咨询大奖。

螺旋将这套书引入中国,我看到的是《小小艺术家》的第二辑。这套书包含了10本,我们不妨一天讲一本,从古埃及绘在石壁上的原始艺术,到透视法的产生,从印象派的大师雷诺阿、高更、梵高,到雕塑家罗丹,和孩子一起,到人类美术历史的长河中,做了一次既轻松愉快又厚重感人的“美学散步”。

读时,我们时而扮演一个塔希提岛土著孩子,看着高更变魔术——“白人先生的画笔一接触画布,笔下便流淌出魔法般的神奇色彩”;时而和罗丹一起思考,“英雄”的真正含义——“无论是谁,就算心中充满恐惧,但只要有爱和希望,都可以成为英雄”;时而变身邮递员,去给梵高先生递送他弟弟的来信——“有着这样善良目光的男人,怎么会是怪异的人呢?”;时而去探望病中坚持作画的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她相信自己和另外一个卡罗的故事,能带给其他人巨大的力量”;时而和分离派创始人克里姆特一起在野外向各种金色的东西(白桦叶、向日葵等)寻求灵感——“黄金树生长,有着金色眼睛的鸟儿在空中飞翔,幸福洋溢的人们的模样完成了”……

到这儿,真希望赶紧和我家的猴儿子一起看这套书啊。也许这能转变他对于绘画这件事的态度吧!

小艺术家》第二辑,来自双螺旋,韩国ARAM出版公司创作,王萌、杨竹君等译。2015年4月出版的新书。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一、周四发布。回复“目录”即可看到全部内容目录。回复数字1-53,即可看到往期内容。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您希望猴叔推荐哪本书,也可以告诉猴叔。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长按图片,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10天读懂美术史,也许爱上艺术——《小小艺术家》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