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不仅如此——《非洲动物故事绘本》
《非洲动物故事绘本》很像现代版的《原来如此故事集》,只是将舞台放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绘本的形式下,文字更简洁,情节更集中,画面也呈现出了那种非洲草原所特有的原始、古朴、绚丽和壮美。
近两年陪儿子看了一些儿童剧,其中我和儿子共同评价最高的,要说是《原来如此的故事》了,生动有趣,形式活泼,艺术性强。这部戏改编自英国作家吉卜林的名著《原来如此故事集》。后来,我还特意找到这本书,给儿子讲了几段故事,小家伙听得兴趣盎然。
初读这套《非洲动物故事绘本》,我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原来如此故事集》。同样以动物为主人公,同样充满妙趣和想象力的小故事来解释某种动物的典型习性,连作者也都是英国人。只是《非洲动物故事绘本》将舞台放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绘本的形式下,文字更简洁,情节更集中,画面也呈现出了那种非洲草原所特有的原始、古朴、绚丽和壮美。
作者巧妙地借鉴了吉卜林原著的核心创意,展开了充满想象力的构思,把每位动物主角都刻画得性格鲜明,纤毫毕现,独树一帜,而每段的故事在蹊跷夸张的同时,又入情入理。比如,为什么其他动物都是五颜六色,而斑马却是黑白相间呢?因为当初动物们发现彩色外衣时,贪吃的斑马去得太晚,它的大肚子还把仅剩的黑衣服给撑破了。又如,为什么大象的鼻子和尾巴都是长长的?蟒蛇也是长长的?鸵鸟的脖子和腿也又细又长?原来在危险的大泥塘边,发生过一次惊心动魄的“拔河比赛”。
但《非洲动物故事绘本》可不只是现代绘本版的“原来如此故事”哦。这套书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每个“原来如此”式的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哲理性很强的道理,并且这个道理还是与小朋友的生活、成长息息相关的。比如,我们知道长颈鹿是一种极少鸣叫的动物(因为它们的喉部构造不适合发声),在《吵闹的长颈鹿》中,作者用长颈鹿和小白鹭比试嗓门儿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告诉平时最爱大喊大叫的小读者们一个道理:有理不在声高,语言的威力并不在于声音多大,而是要让该听到的人听到,让听到的人能听懂,让听懂的人能接受。
《机智的乌龟》通过乌龟兄弟戏耍大象的故事,告诉小读者:个子高、力气大、说话凶并不是真正的强大,会用头脑的人,才最有实力。《坏脾气的鳄鱼》,用强横霸道的鳄鱼被骗的经历启发小读者,好吃的、好东西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自私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乱撞的野牛》里面这头野牛,几乎就是很多脾气急躁,爱惹是生非的小男生的生动写照,故事中野牛“NO作NO DIE”的悲惨遭遇,可以给小读者上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找麻烦可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越闹越麻烦。
与此同时,别忘了这是一套动物绘本,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方面,这套书也做得非常有专业精神。在故事中始终贯穿的,是非洲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典型习性。《懒惰的狮子》中,几种大草原上善于筑巢的动物——白蚁、织巢鸟、土豚、蜜獾、鳄鱼,向我们展示了它们精妙高超且各有特色的建筑本领。《吵闹的长颈鹿》里,不仅涉及到了长颈鹿不鸣叫这一特性,还描绘了织巢鸟、太阳鸟、翠鸟、小白鹭和他们各自筑巢、栖息的植物。从这个层面看,这套《非洲动物故事绘本》又是一套有着生动情节的自然科普读物,颇能对对那些喜欢大自然、喜欢动植物的“小小达尔文”们的胃口。
《非洲动物故事绘本》,作者都是英国人,莫温伊·海蒂斯文,艾德里安娜·肯纳韦图,娟子译,天略图书引进,2015年1月出版。
“猴叔讲绘本”每周两期,周一、周四发布。回复“目录”即可看到全部内容目录。回复数字1-33,即可看到往期内容。
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您希望猴叔推荐哪本书,也可以告诉猴叔。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长按图片,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原来如此,不仅如此——《非洲动物故事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