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美术启蒙课,就是和孩子一起看安东尼·布朗的书——《威利的画》

安东尼·布朗是在全世界人气超高的绘本作家,他创作的威利系列也俘获了众多大小读者的心。但很多家长当读到这本《威力的画》时,就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比《形状游戏》刻板,比《威利的奇遇》单调,没故事,没情节,这本书怎么给孩子讲呢?


要理解这本《威利的画》,我们还真得回顾一下我们以往看过的这些安东尼·布朗的作品。纵观他的书,我觉得可以从主题上分分类,有讲家庭关系的,如《我爸爸》、《我妈妈》、《我哥哥》、《隧道》、《小凯的家不一样了》等;有讲社会关系的,如《公园里的声音》、《猜猜我有什么》等;有启发想象力的,比如小熊系列;有回忆童年和励志的,如《大猩猩》、《魔术师威利》、《大英雄威利》等;有给小朋友们进行文学和艺术启蒙的,如《形状游戏》、《威利的奇遇》、《梦想家威利》等,而这本《威利的画》无疑应归入最后一类。

布朗在《威利的画》中,模仿和戏拟了20多幅世界名画(整体或局部),将他最擅长的“形状游戏”的高招使了个遍,这可不是他在堆砌素材和炫耀技巧。我认为,安东尼·布朗通过这本书在努力地拉近自己和小读者的距离,他在这本书中做了两件事:一是给工作状态的自己画了一套自画像,让小读者们看到一个插画家是如何作画的;二是邀请家长们一起,给小读者们上了一堂西方美术经典作品欣赏课,在课上他谈了自己的想法,也邀请家长和小朋友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件事,在这本书里,布朗明确地告诉我们——威利其实就是我。扉页上的头像介绍,威利的上面分明写着“我”;第一页是威利坐在桌前对着一副名画,勾勒他的第一幅画作,这就是布朗创作本书的真实状态的快照;最后一页,桌上留下了威利的面具,椅背上搭着威利的毛背心,而布朗自己则夹着画夹子出门去了,这是布朗在说:当我进入创作状态时,就好比戴上了面具穿上了毛背心,我就是“威利”,而完成创作后,我又变回了安东尼·布朗。再回到封面,威利正在画一幅肖像,而肖像里的人就是安东尼·布朗,作者明白地告诉我们——这本书就是画我自己的,是反映我创作过程的一套动态自画像。


第二件事,这本《威利的画》几乎是一门西方美术经典作品欣赏课程的完整教案。这门课程的主讲是安东尼·布朗,听众是小读者,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助教角色,就是各位家长。安东尼·布朗曾在画廊工作,时常会给参观的小朋友和成年人讲解画作。他发现多数成人观众都缺乏欣赏美术作品的心境,“可能他们(参观者)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看一幅画,我们的教育里也没有真的去告诉大家要怎样去做。我寄希望于人们可以时刻被感染着,因为一张图画或者别的什么,但是每个人都那么忙,好像站在那里看一张画也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但小观众往往不一样,布朗听到过很多小朋友欣赏画作时的反馈,也深谙如何让小朋友对美术作品感兴趣的窍门。《威利的画》中,每幅画下面的文字都有着一语双关的意味,一方面代表了小朋友欣赏这些名画时可能冒出来的天真又古怪的奇思妙想,一方面暗示了画中潜藏的故事和情节,以此引起小读者深入画中去探索一番的强烈兴趣。布朗在书后慷慨地给出了全部线索,这就像教参后面的参考答案一样,但如何解释从原作到威利画作的变形过程,如何挖掘画面和文字背后的情节与故事,这就是布朗教授留给我们这些助教的任务啦,当然,这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哦!


“每幅画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句话是本书的题眼所在。这也是一语双关,一方面他告诉我们,要让小朋友对美术作品感兴趣,就必须给他们讲出每幅画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这句话也是对布朗所从事的插画创作(illustration)本质的描述,插画(illustration)就是用画面来讲故事的艺术。

《威利的画》,作者安东尼·布朗,国内版来自蒲蒲兰绘本馆,徐萃翻译,201310月出版。



“猴叔讲绘本”每两期,周一、周四发布。您和孩子如果任何问题要问猴叔,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中回复信息与猴叔联系。业内人士交流,可直接与猴叔本人微信联系“WJ-SSP”。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长按图片,关注“猴叔讲绘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最好的美术启蒙课,就是和孩子一起看安东尼·布朗的书——《威利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