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鼻子变变变》

小猪和大象是好朋友,小猪的鼻子短,大象的鼻子长。大象觉得自己的长鼻子不好,因为捉迷藏的时候很容易暴露自己;小猪觉得自己的短鼻子不好,因为不能像大象那样用鼻子搭桥。于是,他们决定换鼻子。可是,换完之后,大象不能像从前那样用鼻子玩水了,小猪拖着个长鼻子走路净摔跤。最后他们发现还是做自己最好。

这个简单的故事让小朋友明白了一个并不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还是做自己最好。同时,这个简单的绘本也能给身为父母的我们一些并不简单的启示。

启示一: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大象羡慕小猪的短鼻子,小猪向往大象的长鼻子。他们只看到对方的优点,却忽视了自己的长处。这也是我们人类常犯的错误。尤其是在育儿的过程中,因为对宝宝过度的关注或者追求完美的心理,很多家长会习惯性地放大自己宝宝的“缺点”或者“短处”,同时,却又很容易发现别人家宝宝的长处——婴儿时期,我们羡慕别人家宝宝吃得多、睡得好,说话、走路比我们早;然后,我们羡慕别人家宝宝会唱歌、跳舞,会背唐诗、会说歌谣。再瞅瞅自己的孩子,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顿生紧迫感。于是,自己心态不平衡了,对宝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宝宝累,大人也累。

其实,这真的没必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他/她擅长或者不擅长的领域,有他/她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东西。宝宝从智力到体质先天就有差异,后天的环境更是千差万别,有的宝宝识字早,有的节奏感好,有的宝宝协调性好,也有的宝宝比较能说会道。何必因我们的宝宝某方面不如别人而烦恼懊悔?更不要让宝宝因与别人不同而自卑,他的价值在于他就是他,不是其他任何人,没有任何人和他一样。没必要和别的孩子比,更没必要拔苗助长、让孩子超前发展。

《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故事讲的是大将军桓温问名士殷浩:“卿何如我?”殷浩淡然回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初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热泪盈眶。那句“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像箭一样击中了我,因为,这种渗透在骨子里的骄傲和自信、这种对自己完全地接纳,正是我缺少的。回想我们小时候,有的小朋友因个子矮而自卑,也有的因太高而不合群,有的因超重而苦闷,也有的因太瘦而常被欺负。还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样,是伴随着爹妈那句:“你看人家那谁家的那谁……”长大的?如此长大的我们,性格里难免会有对自己的不确定和不信任。现在轮到我们为人父母了,该跳出这个误区了吧。

我们要勇敢地接纳自己。我就是我,我不会因为我是我而狂傲,也不会因为我是我而自卑。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完全地接纳自己的孩子。我们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坦然告诉他/她:你因独一无二而美好,世界因每个人的各式各样而绚丽多彩。我爱你,因为你就是你。做最好的你自己就够了。

启示二:给宝宝尝试的机会

大象不喜欢自己的鼻子,仅仅是因为长长的鼻子在玩捉迷藏时“暴露了目标”,小猪羡慕大象的长鼻子,仅仅是因为过小河时能给大家搭个“便桥”。于是,他们就要换鼻子。

交换鼻子,对于“聪明”的大人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坏主意”,有点太小题大做和异想天开了。可孩子有时候就会有类似“换鼻子”这种大人看来很不现实的想法,并且常常会遭到大人不假思索的制止。

2岁之后,随着独立行动和探索意识的增加,小宝宝看似“荒唐”的想法与行动会层出不穷,比如收集小石子当宝贝,拿水彩笔在自己身上“人体彩绘”,看似无意义地反复开门关门、开灯关灯或者用各种物体两两相碰听声音,把各种东西扔进水里看会不会沉,在土地上挖个坑儿又埋上等等。

对于宝宝这种看似无意义的探索,我想说的是,请“聪明”的大人们先不要给出否定的结论,甚至不妨扮演书里的小熊、狐狸等好朋友,帮大象和小猪完成他们的实验。在安全的范围内不要简单制止,要忍住“越俎代庖”的冲动,静静观察,适时指导。宝宝玩水,体会一下落汤鸡的感觉又如何?宝宝玩沙土,变个小泥猴儿怕什么?为什么不让他先试试看?

我家宝宝3岁左右时,一次雄心壮志地提出要自己洗衣服,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给他系上防水的小围裙,介绍了一下洗衣服的步骤和要点就离开了。虽然还是不能避免浑身湿透、满地水流的局面,但最后他还真把衣服洗得挺干净。我帮助他把衣服拧干、挂上晾衣架,然后要求他帮助我收拾他洗衣服的“战场”。这样的实践让宝宝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也认识到水的作用和特性,虽然可能比自己洗衣服还要麻烦,但是还是值得的。

过去,我们的父母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我这样要求你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可是不走走桥,怎么知道桥比路难走;不尝尝盐,怎么知道盐比米咸;走走不伤大雅的小弯路,又何妨?小猪和大象不正是通过“换鼻子”这个“坏主意”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做最好的自己就足够了。

一句话,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让宝宝在实践中成长,给他尝试的机会,甚至给他犯傻冒泡的机会,允许他自己选择,即使有时候这选择在“聪明”的大人看来,明显是错误的。

《鼻子变变变》是一本明快可爱的绘本。它的故事非常简单,但是又很符合这个阶段小朋友的生活和想象。它的色彩明丽,形象可爱,十分符合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审美需求和安全需求。设计方面也很有匠心,随着故事的进展出现了长短不同的错落页,这与故事中捉迷藏的情节是一致的。树干旁边大象的长鼻子,让小朋友和小猪一起,一下子就找到了躲在树后面的大象。变鼻子的时候又出现了对开的折页。打开折页,哇,像变戏法一样,小猪的鼻子变得好长好长,占据了3个页面的长鼻子一定能给小朋友带来视觉的冲击和游戏的愉悦。故事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在亲子共读的时候,父母注意一下象声词的运用和语气的变化,一定是一场欢快的阅读体验。

《鼻子变变变》来自启发, 2014年出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做最好的自己——《鼻子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