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受孩子欢迎的大人——《和甘伯伯去游河》
甘伯伯要划船出发了,小朋友、小动物们纷纷要求上船一起游河。甘伯伯对每个乘客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条小船满载着快乐的朋友们,在河上漂流。但大家很快就忘了甘伯伯的提醒,于是小小的船上发生了混乱,船翻了,大家一起游到岸上,在太阳下晒干身体,高高兴兴地去甘伯伯家喝茶了。
书中的小男孩儿和小女孩儿自然是小朋友的形象,其实那些兔子、猫、狗、鸡猪等要求一起游河的小动物,也都像小朋友一样,喜欢玩,喜欢凑热闹,爱淘气,有点儿管不住自己。甘伯伯可以看做一个很有小孩儿缘的大人形象,他非常了解每一个孩子,所以上船时的每句提醒,无不正中要害。小朋友都是答应的痛快,但玩得嗨了,谁还记得这些禁令呢。不过淘淘气又何妨?闯闯祸又何妨?甘伯伯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开开心心地陪他们一起落水,一起走回家,请他们喝茶,并邀请他们下次再一起游河。这样的伯伯,哪个孩子不喜欢呢?要知道,坐船固然是游河的乐趣,淘气、翻船、落水、游上岸、晒太阳、穿过田野走回家,这些也是游河奇妙经历的一部分,这些共同构成了一副欢乐四溢的童年生活画卷。
《和甘伯伯去游河》来自启发,作者是英国人约翰·伯宁罕,翻译林良。本书的画面很有意思,黑白与彩色对应。黑白的部分有点像版画,充满了纵横交错的线条,给画面带来动感和张力。而本书的翻译体现出了很强的再创作特点,一些地方进行了中国化的处理。比如原书的主人公Mr. Gumpy,翻译为“甘伯伯”,多像个乡下大叔的名字。原文中九种动物(包括小孩儿)要求乘船的语言和甘伯伯的回答都不一样,译文也是各有特色,并且使用重复的句式,具有了一些儿童诗的特点,读来很有趣味性,甚至超过原作。
看这本书时,我一直有种感觉,觉得它和那本《我们要去捉狗熊》有点像,情节上都挺猴哈哈的,画面的风格说不出来的有点儿类似。一查作者简介才知道,原来《和甘伯伯去游河》的作者约翰·伯宁罕是《我们要去捉狗熊》的绘者海伦·奥克森伯里的老公,俩人1964年结的婚,生了一子二女,而《和甘伯伯去游河》是伯宁罕在1970出版的。这两口子加起来,可是包揽了不少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猴叔讲绘本
正余弦-最专业的少儿教育资源网 » 做一个受孩子欢迎的大人——《和甘伯伯去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