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堂📖
是一本有生命的育儿宝典,持续分享波波熊🐻的成长故事和波儿爸的育儿方法与理论实践。点滴分享都是爱,定不负您的关注与分享。若是初次见面,敬请查看➡️《》
波儿爸🦸♂️
一只阳光、健康、勤奋的小熊–波波熊的爸爸。
会客厅🛋️
这是波儿妈的好主意——用对话的形式来聆听家长的声音,通过思想的交流激发养育的智慧。
❤️
今天来到爸爸堂会客厅第一期做客的是一位两个男孩的妈妈,兄弟俩在同一年国考中取得全国前五名的好成绩,老大的文章还多次被录入中小学课本中。是什么造就了如此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和她一起聊一聊,探寻其中的育儿智慧。
1 家和万事兴 静待爸爸“长大”的妈妈
波儿爸:欢迎来到爸爸堂会客厅,请先和爸爸堂的家长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程妈妈:波儿爸,您好!爸爸堂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姓程,是两个男孩的母亲,27岁生老大,29岁生老二。我从小熟读中国历史,擅长琴棋书画,有一些文学功底。孩子出生后,我就很重视他们的教育,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娃爸一起在家鸡娃。感谢波儿爸的邀请,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鸡娃路上的体会。
波儿爸:谢谢程妈妈!很多妈妈都是在和您相仿的年龄有了孩子,当然二胎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您能分享一下在孩子出生以后,您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吗?
程妈妈:(微笑)我所遇到的难题算不上是挑战,自古以来很多中国的妈妈们都要面对。首先就是家庭关系,第二就是爸爸很少参与育儿。
程妈妈:我和老公都是四川一个小县城的,说实话两家经济实力还满悬殊的。我娘家在当地小有名望家境殷实,婆家比较穷困。我过门后娘家就颇有微词,总挤兑我老公不努力。再加上我老公家四世同堂,老老少少二十几口,刚嫁过去的时候还真是有点不适应。
程妈妈:是的,原生家庭的家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势必会造成一些冲突。可我一直深信“家和万事兴”这句话,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本着求同存异、抓大放小,从来没有和婆婆、老太太红过脸,日子虽然清贫,但也算其乐融融。
波儿爸:的确如此,两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少一些固执己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还蛮重要的。刚才您提到孩子爸爸很少参与育儿,那一定是因为爸爸的工作很忙吧?您是如何处理的?
程妈妈:(尬笑)那也不是,我们家爸爸比较爱玩,游山玩水老不着家,所以育儿的重担就落在我的肩上。
程妈妈:对于我老公的这种状态,我也挺能理解的,表面看他是一个男人,两个孩子的爸爸,可从心理成熟度上看实际上还是个孩子。并不是说娃爹没有责任心,其实是没有激发出来。所以我一没抱怨二没挖苦,只是静待花开!
波儿爸:我很好奇,爸爸不陪娃,还游山玩水不着家,恕我直言,这样的爸爸可不太负责任啊!您还静待花开?
程妈妈:我们不能追求生活的完美,抱怨甚至吵闹并不能够解决问题,甚至会激化矛盾,产生更糟糕的后果。因此,我采取了暗中“鸡”娃爸的方式,通过细小的事情,有方法有套路的激励他,相信他一定会有醒悟的一天。
波儿爸:不抱怨、不着急的心态太赞了!那这“鸡”娃爸的方法效果如何呢?
程妈妈:(自信的微笑)在我们老二出生以后,娃爹就发奋图强,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县城也小有名气了!不仅如此,我们老大十岁以后家里俩娃就全靠爸爸在家鸡了!今天他有个通告,不然他也可以分享不少鸡娃的实操技巧呢😂
波儿爸:谢谢程妈妈前面的分享。接下来,我想请您谈谈在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最好能分享几个相关的生活场景,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程妈妈:好的。其实我关注爸爸堂蛮久的,我的育儿理念和波儿爸《》异曲同工。
波儿爸:从小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这想必就是“养习性”,习惯和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很多孩子,习惯于好几个大人围着转,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把被爱当作理所当然,但却丧失了给予爱的能力。
程妈妈:是的。孩子出生后,我就在思考,如何能够让孩子学会去爱。直到有一天,几个小朋友在院里抓到一只被猫抓伤了的小鸟,他们就吵着要烤了吃。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教育机会,于是阻止了他们,我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人,自然很大,我们很小。学会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生灵,才能让你得到发现大道的慧眼”。
从那以后,因为我们全家上下都非常爱护鸟雀,有很多鸟都到我们的院子里筑巢,两个孩子随时随地就可以观察鸟儿的生活习惯、一举一动。我想这也是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方式吧!
波儿爸:程妈妈这种教育方式真是太好了!爱护小动物、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确是一种培养爱的能力的好办法。去爱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而不只去爱我的猫、我的花草,这是大爱!
程妈妈:说到树木,我还有一个故事分享。记得老大四岁时,和小伙伴在山坡上玩打仗游戏,随手拔了一棵小树苗当剑。知道这事儿后,我好好地教育了他一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把一棵小树苗拔了,就亲手毁了十年后的一片清凉。”

后来我们老大决定要每年都要种树,要种满一万棵。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孩子的玩笑话。可是我却借着这个机会,每年都带着两个小朋友一起去山坡种树。结果他们俩不仅学会了种树、修渠挖井,还得到了接触大自然,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身体也是棒棒哒!

波儿爸:嗯,有的时候,父母的认真会造就孩子的坚持。我很好奇,他们种树的手艺工作后还有用吗?
程妈妈:这是当然,我这两个儿子后来在几个城市做市长、市委书记的时候,植树造林、抗洪抢险都是儿时学来的手艺,杭州还有我儿子种的松树呢!

波儿爸:是吗?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刚才您提到要帮助孩子从小理解财富的意义,这是财商吗?毕竟,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是豪门子弟,需要这么早学习财商吗?
程妈妈:其实我并不是在讲财商,更多的是引导孩子对金钱的态度,让孩子知道”钱财”并非人生唯一的追求。
程妈妈:我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从小就让我遍读经史子集,让我理解并接受了安贫乐道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出嫁以后,我才能够坦然面对婆家的贫穷,并且快乐的生活。
在孩子出生不久后,为了支持老公求学,我卖了嫁妆开了一个纺纱公司,生意还不错,从此走上小康。但对于孩子的养育,我还是秉持三分饥七分寒的理念。这并不是因为没钱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而是我深信着艰苦朴素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波儿爸:的确如此,我记得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英国有一个叫戈顿斯敦的贵族学校,主要就是给达官显贵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吃苦的环境。其实我还挺认同这种做法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经不起风雨的”温室花朵”。
程妈妈:是这道理。我们老大从十岁开始就和老二一起走读,因为学校比较远要带中午饭。班里很多同学都有好几个菜,可我只给俩娃准备了”三白”作为午餐。
波儿爸:啊!这样营养会不够吧?毕竟孩子还在长身体啊!
程妈妈:这倒不会,毕竟早晚饭在家里吃,营养肯定跟得上。不过老师也有您的顾虑,要给我娃添菜,不过被他们婉拒了。老大说:”我娘说,粗食布衣为养性之本,经得住磨砺,方成得了人。”
程妈妈:这俩孩子在学校还是很努力的,在学业、人品、师生关系上都处理的很好。他们的老师同学们到现在一提起他们,就会想到”三白之宴”呢!
波儿爸:有道理,看着一个个挑食、厌食、暴饮暴食的“小皇帝”之后,不禁会问:吃那么好真的好吗?而答案仿佛正藏在“三白之宴”里——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程妈妈:记得我开公司的时候,为了上班和鸡娃两不误,一家人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院子。一天,孩子在院子里挖土玩,没有想到竟然挖到一个藏宝箱,想到家境贫穷,老大就想把箱子里的钱拿出来用。
程妈妈:呵呵!拿了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可不见得是好事啊!我当时和孩子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财,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这是做人的准则。”然后就把箱子埋回原位,又填上土夯实再不去想它。这件事对孩子们触动很大,以至于他们做官后还是如此行事,从不为钱财所动,都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老大还在一首诗中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波儿爸:不贪“金银”的母亲,才能培养出“大器”孩子。佩服、佩服!
波儿爸:程妈妈,刚才您提到从小就熟读经史子集,这真是让我感到惊奇,毕竟现在鸡娃的主流是学英语,对于中国传统经典兴趣不大,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
程妈妈:我们那个小县城是十八线城市,在我“鸡”两个儿子的年代还不太流行英语,所以对此我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我认为,语言是让孩子了解人类文明、学习科学技术的工具之一。语言背后最主要的还是思想,思考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培养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孩子更为重要。
波儿爸:对的,我认为思考是能力,语言是技术,我们鸡娃需要注重能力,而不是过早追求技能。思考的能力是来源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互动,来源于对一个个故事的深入探讨,对于成长过程中一件件小事情的透彻分析。
程妈妈:您的理解是正确的。在鸡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因材施教。比如我家老大生性好动,专注力比较差,因此,我就让他抄《史记》来锻炼他的专注力,顺便也就把字练了。
波儿爸:我很赞同因材施教,家长朋友们要多陪伴孩子,多用耳朵听,多用眼睛看,少用嘴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我还写过两篇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波儿爸:波波从小爱看《漫画史记》,现在也过渡到《少年读史记》了。您能举个例子,来和大家说说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价值所在吗?
程妈妈:当然可以。当年我和俩娃在读《后汉书·范滂传》时,哥俩读到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书生儒士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可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谋杀丧命。

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当他即将被处死时,母亲到监狱与之诀别,范滂对母亲说:“我今天为正义去死一点也不后悔,只是牵挂着母亲!”范母深明大义,说:“你能为正义而死,虽死犹生!”为了不让儿子牵挂,范母就自杀了。
老大问我:“如果我像范滂一样,您会愿意吗?”,我回答他说:“如果你能像范滂一样,我为什么不能像范滂母亲一样呢?”通过这样的讨论,两个孩子慢慢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无论做人还是当官,都能深明大义,成为如范滂那样坚持正义、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君子,再大的困难和委屈也能够面对。
波儿爸:太精彩了!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长做不到。希望孩子成就非凡,先要学会做非凡孩子的家长。鸡娃先要鸡自己啊!
波儿爸:谢谢程夫人来到本期的爸爸堂会客室,感谢您的分享。
程妈妈:很高兴能够和波儿爸,还有爸爸堂的朋友分享我的”过时”的经验,期待收到大家的反馈!
这是爸爸堂会客厅的第一次访谈,可谓跨越千年、返璞归真。通过和程妈妈的对话,波儿爸最直接的感受是:当代子女的教育之路在千年的历史中有迹可循。
世界在变,时间在变,不变的是人性与天下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本期嘉宾到底是谁?这里就留一点神秘色彩,期待大家在留言互动中来猜一猜吧!猜对的前三位朋友会收到来自波儿爸的小礼物。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爸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