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下平日孩子礼仪,让孩子学会主动问好,打招呼。
教会日常礼貌用语:早上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2、物品的摆放、拿取:将幼儿的物品(如水杯、毛巾、床铺等)做好标记,以便幼儿区别记忆。年龄较小的幼儿可用幼儿自己的照片来区别,年龄大点儿的幼儿可用姓名来区别。开学初期,教给幼儿识记物品的标记,防止幼儿在今后使用中乱拿乱放。并且,物品的标记要和物品摆放处标记相同,让孩子养成幼儿哪儿拿哪儿放的习惯。
3、 小椅子的拿放:要求幼儿取放小椅子按顺序,排队取放,必须双手拿取,椅子腿必须向下,临时离开座位时,要将椅子插在桌子下。
用开火车的游戏,(幼儿一个拉一个拉衣角,不要搭肩,幼儿胳膊短,搭肩会容易碰撞)边走边做火车声“咔嚓咔嚓,呜~~”(老师拉第一个幼儿的手,倒走,速度要较慢)——适合小年龄的幼儿
大年龄的幼儿可直接整队带出,出发前,一定要交代好注意事项(如,要慢走,不可推,走路过程中不可讲话,眼睛要看老师,等等)
上下楼梯不要拉手、拉衣服,不能推、挤,靠右走(上楼扶栏杆,下楼扶墙)
最新幼教资讯每日新鲜送,敬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491870101
1、要求幼儿坐直,幼儿小屁股坐小椅子的前一半,幼儿的身体自然就直了。
为了让幼儿不乱动桌子上的物品(如玩具,学具等),可让幼儿把小手放膝盖。
口令: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小手(放膝盖),小脚(并并拢),一二三(静下来),请坐下(我坐下),请起立(我起立),请坐好(我坐好)
2、点读:要求幼儿用右手食指进行。老师一定要检查到每个孩子都到位后,再开始点读。
3、课堂上要求幼儿说话前要举手示意:幼儿经常会出现边举手边说话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出现,可用一些小游戏来进行,如“当小朋友想和我说话的时候,你需要伸出一个小手指,充当你的小门铃,只有我按响了你的门铃,你才能说话,就像我们到别人家做客一样,按响了门铃,才有人说话”,(把举手改成了举一个手指)当幼儿伸出手指,老师用食指点一下幼儿的手指,同时说“叮咚”,之后,幼儿就可以发言了。(老师喜欢举手不说话的小朋友,只有举手不说话的小朋友才能回答问题)。
4、 在大班学前班,如果是孩子自己拿学具,一定要求幼儿所有的物品哪儿拿往哪儿放。且要轻拿轻放。不然笔画宝宝就被吵醒了。
常规培养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你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也会觉得上课觉得很有乐趣。
l 批评一个孩子后,要表扬 一个孩子。让孩子自己意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l 注意轻声教育,避免大声嘶喊。眼睛要关注孩子,保持笑容,表情丰富。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zyuxian.com 正余弦儿童教育
幼儿园教园长教师联盟
-
-
-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