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爸爸堂开张的第一天起,波儿爸就常和家长朋友们强调在育儿过程中运动的重要性。相关主题的几篇文章,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与肯定。
关注爸爸堂的家长朋友们主观上认同了【健体魄】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还是有些犹豫和疑惑:知道健康重要,可我们该怎么开始呢?
今天就来谈谈如何正确开启亲子健身之路。

亲子健身,天然解决了健身伙伴的问题。但是多一个(几个)小伙伴,这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对很多家长朋友来说,带孩子一起健身,就是排雷练习。常会“自爆”,灰头土脸,无功而返。
带娃运动前,请接受一个现实: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情绪化、脆弱、怕累、怕苦。会的不多,脾气却不小,撒娇耍赖,不讲道理。

面对一个孩子,老父母一定要稳得住!要多用套路、“胡萝卜加大棒”、各种“勾引、哄骗”,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慢慢爱上运动。

亲子运动是波波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
面对一个孩子,老父母一定要管好情绪。时刻牢记,让孩子脑海里留下的是亲子运动的美好时光,运动等于快乐——让孩子学会享受运动。

运动时的认真和休息时的“胡闹”并不矛盾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远大于身体健康,亲子运动在加强孩子体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心理健康),让孩子养成享受运动、快乐运动的好习惯。
提到让孩子锻炼身体,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报兴趣班,但波儿爸并不推荐。孩子们不缺兴趣班,缺的是快乐的亲子时光。
不求助于培训机构和专业教练,一个不擅长运动的普通家庭,怎么才能开始亲子运动?


运动不应有那么多条件,不能等,关键要行动!
要做的就是带着孩子,穿上鞋子,出门跑起!(当然,还有水壶、汗巾、纸巾……)
推荐配备一个便携小音箱,在跑步时小朋友可以听喜欢的故事和音乐。这里还有一个小套路,为了让音箱持续播放音乐,孩子需要紧跟父母啊!

跑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很多运动的基础。只是由于不断的进化和生存条件的改善,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不能跑了。在丛林法则中,跑得不快的幼崽,只有被淘汰一条路。

跑步是孩子们所要应对的最低挑战了
如今,孩子们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奔跑,但这并不妨碍跑步成为最容易开展的亲子运动方式。
跑步,这个看似人人都会的简单运动,实际上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好处和学问。
1.)跑步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强肌耐力。从常理判断,跑步更多的是锻炼下半身的肌群(股四头肌,腘绳肌,臀肌,髋屈肌和小腿后侧肌群),但实际上却能锻炼全身很多的器官与肌肉,比如负责稳定性的核心肌群。跑步是一种有氧运动的一种,对耐力肌纤维能起到很好的锻炼,这对小朋友尤为重要;

2.)跑步可以提升心肺功能。由于空气质量和孩子体质的双降,造成孩子们呼吸道疾病频发。1990年全国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是1.09%,2000年已经上升为1.97%。到了2010年,发病率高达3.02%。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没有统计,但只会更高不会更低。公认跑步是锻炼心肺功能的最佳方法,做父母的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有强大的心肺功能,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3.)跑步可以促进孩子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同时改善形体避免驼背。跑步,看似简单的动作,可却需要眼、脑、手、足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经常跑步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一定很优秀。抬头挺胸,这是跑步的最基本要求。经常跑步,可以让小朋友习惯于这个姿态,这恰好符合读书和写字的要求,岂不是一举两得?

4.)跑步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对4-7岁儿童的观察研究表明,经常跑步可以增加髋骨、手臂骨骼、脊椎骨密度,促进生长。

5.)跑步可以增强智(脑)力,越跑越聪明。研究发现,跑步是一项需要高认知能力的运动。因此跑步,尤其是耐力跑或越野跑,对脑部功能的提高是有益的,特别是复杂的认知能力,比如计划执行,不同任务之前切换,多种任务同时处理。

跑步是运动的基础,为将来的拓展做好准备。从小经常跑步,自然为开展其他运动项目做好准备,未来可以选择拓展出相对专业的运动项目。
这一切看上去都好有道理,可是孩子不愿意跑步,一跑就各种不舒服,怎么办呢?
跑步,的确是简单。但千万不要为了跑步而跑步,毕竟孩子、甚至父母都还没有习惯。为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波儿爸给出了不同的引导方法和具体的目标。
引导技巧: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在跑步的过程中,可以给孩子讲故事、聊天,跑跑停停、说说笑笑、甚至哄着跑都没有问题,但一定要跑到目标距离,400米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由于低龄的孩子,骨骼发育尚未完全,切忌盲目追求强度。

对于还在坐童车出行的小宝宝,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推着童车一起跑步,这是一种可以让孩子把运动和快乐联系起来的美好!

引导技巧: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小朋友已经学会了一些运动技巧,并且建立了一些规则意识。因此家长们在哄着跑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口头鼓励和小的物质激励——多用“胡萝卜大棒”的胡萝卜(),比如跑完步以后吃一个蛋糕做为奖励。这个阶段,父母依然要以鼓励为主,避免批评和负面评价。

狂奔赶机场大巴中,能跑是极好的(小班)
引导技巧:中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因此在跑步的过程中,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与鼓励。比如:小朋友有可能需要带着玩具才同意出门锻炼,这时请尊重孩子的意见,选择一个方便拿的玩具。在陪跑的基础上,适当的让孩子自己挑战独立跑圈(注意:需要是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有助于孩子的专注力、自控力的培养。有了前期的跑步基础,可以教孩子一些跑步的技巧,比如更好的呼吸方法。

户外活动也要跑跑步(中班)
运动目标:实现自觉、独立、专注的跑步完全程,并且能够30-50米冲刺跑
引导技巧:大班的小朋友自我意识和规则意识更加强烈,因此,和大班小朋友一起锻炼,一定要提前商量好规则——做到有什么好处,不做有什么惩罚。在这个阶段,家长朋友们可以适当放手,让小朋友在完成跑步目标后,自己规划运动内容和运动场上的社交。此时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商讨出一套积分赏罚制度,那是极好的!

锻炼前热身跑 标准篮球场20圈(大班)
5.)一年级的小朋友
引导技巧:小学后的学习生活和任务,比幼儿园期间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个阶段非但不能因为学习而减少运动时间,反而应该考虑让孩子积极参加学校里诸如篮球、足球、健美操之类的团体运动。课堂学习给孩子的大脑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觉得累是常态。人类的大脑很难单通过睡觉得到充分的休息,运动却是一个给大脑按摩放松的好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更要坚持每日定时、定量的跑步,这样对孩子的注意力、自主性都是很好的锻炼,对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弊。因此,家长朋友需要给孩子的运动开绿灯,超前的学习类兴趣班可以稍加让路,毕竟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需要长期锻炼积累的。

养成跑步的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提到的几个阶段,波儿爸认为都是有必要的。如果您的孩子还小,那么请按图索骥尽早开始。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大了,但是波儿爸还是建议依然按照前面五步,可以适当的走快一点,但不能因为孩子大了就可以跳过。

之所以选择跑步作为亲子健身的首选项目,一来是因为跑步好处多多,有助于绝大多数孩子的成长。第二是因为跑步不需要特别的场地,小区、公园、学校、广场,只要你想跑就有地方(家长一定要看好孩子,安全第一)。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文章
在波波熊儿童自重健身路线图中,波儿爸仅把跑步归类在基础素质,属于最为基础/重要的亲子健身项目。可是,如何开展其他的亲子项目呢?在后面的文章中,波儿爸会和大家娓娓道来。
希望有缘看到本文的朋友们,早日带着孩子出门,跑起来吧!
如果您第一次遇见爸爸堂,请先查看《》
在孩子养育过程中有困惑和疑问?欢迎和波儿爸交流 (微信:Mrsansheng,注明爸爸堂)。
“爸爸堂”获得波儿爸讲座《幼儿养育的心得与实践》
“非凡四步”获得《波儿爸非凡四步》养娃不易严防自爆
“健身”获得高清版《波波熊儿童自重健身路线图》
“指南”获得《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北体”获得北体大发布的《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
“工作重点”获得工作中应抓牢的五个重点
“工作重点分析”获得工作重点时间管理分析举例
“时间表”获得波波的暑假作息时间范例
“学习风格”获得根据学习风格科学鸡娃的方法
我用心原创,您顺手点赞👍,点亮在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爸爸堂